育儿指南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跟父母无法沟通的孩子,究竟有多绝望

"

很多父母会发现,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孩子遇到事情宁愿对朋友说,都不愿意对爸妈开口。

在家庭里,亲子沟通不好,不仅仅是代沟那么简单,还能引发孩子的很多教育问题。今天,升学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亲子沟通的那些事——

孩子成了最亲近的陌生人?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网上曾经有人总结过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的几大原因:

喜欢讲大道理,不在乎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大人的事儿才最重要;

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到;

和我说话时,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

……

之前,相关部门发布过一份《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这份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存在着很大的沟通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两成多家庭几乎没有亲子沟通,还有很多家长在亲子沟通中,不讲究方式方法,对孩子缺乏起码的尊重。

八年级学生亲子沟通状况

孩子在生命之初,一定是无条件信任和爱着父母的,他们急切地渴望与父母沟通,然而随着一天天长大,对父母也一天天失望。

沟通是双向的,当我们责问孩子有心里话为什么不跟我说 ”的时候,或许更需要思考一下,他们曾经愿意开口时,我们是如何回答的?

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后面,大多都有一对有问题的家长。”孩子不愿沟通,该反思的还有家长。

很多父母,都不曾真正地听孩子说

有人说,中国式亲子关系:缺乏沟通,不善表达,羞于说爱,在亲子沟通这门课上不少父母不谈优秀,甚至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

我们来看这些家庭中最常见的对话:

孩子:爸,你看我考了90分!”

爸爸:别嘚瑟,我看你也就是运气好!”

孩子:妈,你看我的新笔记本好看吗?”

妈妈:你哪来的钱?钱多没地方花是不是?”

孩子:爸,妈......"

父母: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好好学习才是正事。”

孩子信任着父母,渴望着父母的理解,但往往一开口,得到的却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和贴标签。

在孩子的内心时间当中,父母似乎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内心感受,孩子甚至不敢奢求父母的理解。威胁、批评、嘲讽、否定、拒绝、比较......这些负面的态度和行为一点点地成为扎在孩子心里的刺。

于是孩子不再相信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帮助,不再觉得父母是关注和尊重自己的,遇到相同的情况自然不会再主动说出口。

失望多了,就不愿意再对你开口了。

和父母沟通不畅的孩子会怎么样?

沟通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适当的方式。

在孩子小时候,父母不懂得接纳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就会关闭自己的情感,回避和父母交流,直到成年,都很难恢复。

不久前一档热门的节目《不好说特想听》引发了大家讨论。

一位时尚男公关邀请妈妈了解自己的工作,但事实是他想借这个节目,告诉妈妈他藏在心里多年的心结。

而在短短30分钟的对谈中,母子两人,有3次因沟通不了而愤然离席。

儿子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妈妈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至少不要再事事责备他,时时监控他,要求他白手起家买房买车,让他一个北京人,在北京活得像个无家可归的人。

而妈妈那些坚定的回应,却不是儿子想要的。

▼他跟妈妈谈感受;妈妈跟他谈挫折教育。

儿子:我就是靠这极少的童年美好回忆撑着活到现在的,好累。

妈妈:要从小让你有跌撞感、挫败感,你才能长大,我知道你会恨我,我认了!

▼他跟妈妈谈阴影;妈妈劝他豁达一点。

儿子:我没有自己的门锁;我在洗澡你可能就进来了;小时候日记,一定要看;我的手机砸了好几台;我去谈工作,你跟踪我……

妈妈:可以翻篇吗?人要往前看。豁达一些。大了,成人了。

▼他跟妈妈谈真实的自己;妈妈叫他面对现实。

儿子:妈你知道吗?我每天活得像傀儡一样。

妈妈:你能面对现实一点吗?

交谈到最后儿子受不了了:

我要的是一个妈,你懂吗?

说罢,他摇了摇头,无奈地下了个决定:

算了……

随后起身离场,再也没有回到对话桌上。

作为观众,看得揪心的点在于,儿子在外面已经很难了,回到家他还得带着面具做妈妈想要的儿子。当儿子勇敢卸下面具,妈妈却一眼都不愿意看。

他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被理解,妈妈却接收不到、也不认可;她回应给儿子的永远是硬邦邦的事情和道理,留儿子一人在原地疼痛、绝望。

在一篇相关文章的评论区,一位读者愤怒地留言道:

你们又开始给父母加责任!谁又理解过父母自己的成长环境呢?

但同时,另一条留言是这样的:

最该看这篇文章的是我爸妈,但我知道他们永远不会看懂!

显而易见,第一条来自父母,而第二条留言者,是子女。这两个留言,巧妙地解释了一个现象:

父母在等孩子道谢,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但遗憾的是,他们通常都等不到。

就如节目里的母子,儿子希望妈妈改变,妈妈却只觉得儿子不够成熟。最后两人相互看不见对方,不欢而散。

亲子关系,需要父母用心经营

事实上,教育孩子,关系要远远大于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根本。

有了高质量的亲子沟通,父母才能同孩子建立起最基础的情感链接,孩子也会更愿意信任家长,这时候不需要你多费口舌,孩子自然会乐意跟你合作。

孩子所期望的父母,与物质无关,而是一位能够倾听、懂得理解的伙伴。

当父母能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就更容易敞开心扉,教育也会事半功倍。

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是需要父母用心经营的。这句话说起来太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太多的克制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