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的对吗
好多家长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某个坏小孩”玩耍,担心自己的孩子变坏,而家长口中所谓的坏”无非就是学习成绩差,喜欢玩闹,撒谎,可能会有一些小偷小摸之类的事情。我们这边有一句话小时偷针,长大偷银”。可是那些干坏事的成年人小时候就一定干过坏事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许能说明一部分现象,但小编认为,这句话在孩子的世界中,并不适用。
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可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句话叫人性本善”。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本身就是相互否定的,单个拎出来每一个都感觉很有道理,当把两个事物放在一起时,就会相悖,并不是理论错误,只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套用罢了。
小时候看《家有儿女》
有一集是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去刘星家做客,在没去之前,大家都知道那个孩子特别聪明,学习特别好,是个神童,可当那个小孩带着她的家长来的时候,大家发现了一件事情,所谓的神童出来学习一无是处,连系鞋带这种小事也要妈妈代劳。这个小孩学习好,但是生活习惯却十分的差劲,他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
在孩子的世界里,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并不是说孩子做的事情都是对的,而是孩子还没到能明辨是非的年龄,他们认为的好与坏几乎都是老师和家长单方面的输入,他们还没有最基本的思考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我在看一部古装剧,我七岁的妹妹指着电视上的男生问我
这个人是男生还是女生”,我告诉她是男生,她又问男生为什么留长头发”,我想她并不是分辨不出男女,只是不知道从哪里被输入了长发是女生特权”的观点。确实,以妹妹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来说,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可是这是事实吗?
哪有什么好孩子与坏孩子
只是孩子的认知不全面暂时分不清好与坏罢了。不要再给孩子贴什么好孩子”坏孩子”的标签了,与其担心自己的孩子从别的坏孩子”身上学到不好的东西而禁止他与坏孩子”玩耍,不如告知他们什么是什么是非,即使他们可能不懂,但最起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