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好孩子都是这样教出来的

"

经常听到很多宝妈说:我要放下所有,陪伴我的孩子成长,不能让孩子缺少爱 !

首先请宝妈回答下面这四个问题:

第一、不与社会、不与人接触的母亲,怎么给孩子人生观?

第二、没见过世界的母亲,怎么给孩子世界观?

第三、不持续挣钱的母亲怎么给孩子价值观?

第四,不注重身材和皮肤的母亲,怎么能给孩子正确的审美观?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教育,是深入灵魂的事,是精神上的扎根和熏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底色,而父母恰恰是底色最重要的绘制者。

通俗的说,家庭教育是画底色,学校教育是画图案。底色不好,再好的图案也会大打折扣;底色很好,就会为好的图案增添色彩。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父母必须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理解陪伴的含义。

什么是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陪伴首先要求父母树立家庭的目标,做出详细的家庭计划,同时做父母的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建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世观);建立平等沟通、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并通过树立榜样、言传身教,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处,促使孩子们真正地走向优秀。

首先要求父母树立家庭的目标,做出详细的家庭计划,同时做父母的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建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世观)

如果父母没有树立家庭的目标,要明确去哪里?达到什么具体的结果,仅仅只是要求好,这就偏颇了。

什么是好?有人说天天有肉吃就好了。有人说孩子都能去月球就是好,这样好的含义就很糊涂。

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且在自身家庭的能力下,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这样的目标才正确。

针对目标,树立一个可行的措施,能够明确:什么时候?做什么?该怎样做?做成什么结果?出了意外怎样处理?

同时做父母的也要与时俱进,不停地学习,增加知识面,建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世观)。

做好了以上的工作,那就基本具备了家庭教育的资格。家庭教育,是一项职业,不是随随便便都能上岗,都能胜任的。

当然,只要有决心去做好家庭教育,也可以边学边教,现炒现卖。学习的方式方法很多,做父母的选择合适的方式就行了。

首先要建立平等沟通、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

好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好的家庭,父母善于与孩子沟通,时常注意孩子的状态,遇到问题也不会只是批评责骂,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的家庭氛围,所有人都会很舒服,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坏家庭:消极的对话,沟通不顺畅。坏的家庭,时常是缺乏沟通、负能量爆棚的。三句话不到就出语言暴力,甚至拒绝沟通,不听孩子的解释与想法、粗暴的打骂。

好家庭:感到安全和舒适。好的家庭让人感到自在温暖,无论在哪里,只要想到家,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斗志。

坏家庭:感到紧张和害怕。坏家庭让人畏惧和不安,是那个就算心里再苦,也不愿回去的伤心地。好家庭会疗伤,坏家庭雪上加霜。

好家庭:很多赞美表扬。好家庭能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和特质,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嘉奖,每一次回馈都让孩子信心大增。

坏家庭:多批评和指责。坏家庭喜欢吹毛求疵,对一个地方不满意,就全盘否定孩子,削弱孩子自信心,越发让他感到前途迷茫,孤立无援。

好家庭:经常表达爱。好的家庭随时随地向孩子诉说爸爸妈妈有多爱他,让他感到他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被人珍视的,即使孩子犯错了,也不会觉得因此会被父母抛弃,从小就建立起了安全感,培养出了爱的能力。

坏家庭:把爱藏起来。坏的家庭,会把爱隐藏起来,甚至缺乏爱。父母很少对孩子表达爱意,冷漠、粗暴。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就会有很多创伤,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疏远。

然后是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好家庭: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好家庭会把身教放在突出地位,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主动做出积极的榜样示范,供他观察和学习,不会过度要求孩子去做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不会只说不做;

坏家庭:用大呼小叫的粗暴方式管教孩子。坏家庭充满了教条和控制,父母把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是打骂相加。父母通常霸道强势,说一不二,把孩子逼进死胡同,从不思考自己的问题。

好家庭:父母倾注时间,给孩子高质量陪伴。好的家庭,非常重视对孩子全心全意的陪伴,父母时刻关注着孩子,但又不过度干涉,把亲子时光过得丰富多彩有意义;

坏家庭:很少互动与陪伴。坏的家庭常常牺牲亲子时间换自己的自由时间,家庭成员之间除了吃饭,几乎处在零交流状态,尤其是爸爸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缺席孩子的童年成长。

好家庭:公开谈论自己的感受。一个好的家庭,是开放的,父母愿意聆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让孩子自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并给孩子更多的建议和指导;

坏家庭:感受和想法不能表达。坏的家庭气氛阴沉,孩子必须唯父母是从,不准质疑和提问,孩子内心过得压抑,语言表达能力也受到极大限制。

好家庭:鼓励为主。好的家庭会在孩子失意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一步步克服困难,闯过难关;

坏家庭:惩罚为主。坏家庭崇尚武力,对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惩罚,孩子的内心慢慢被恐惧占据。

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以上8个案例,为我们清晰揭示了好家庭是怎样造就优秀孩子,坏家庭是如何毁掉孩子的问题。

之前在陕西某小区,电梯总有尿味,发现是一个 10 岁的男孩子恶作剧。妈妈知道后,严厉批评孩子,还带着孩子在业主群里道歉,并要求孩子每日清洗电梯,由爸爸监督,时间一个月。

孩子的行为不对,但家长的做法及时给孩子适当地惩处,让孩子知道,遵规守纪也是一种美德,正向引导孩子走向优秀。

好孩子都是这么教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