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家训《示宪儿》的开头写道: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
大概意思就是:孩子们,你们要记住我的这些话,要勤奋读书,要尊重和友爱兄长。他把读书放到家训首位,足可见对读书的重视程度。
读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项教育。而能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书籍的选择至关重要。
特别是孩子的入门书籍,一定要选择轻松,向上,充满趣味和吸引力,读起来非常愉悦的书籍,才不会让孩子因为枯燥乏味对书籍望而生畏。
最近在读的《渐渐消失的牡丹镇》这本书,就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入门读物。
这本书由8个独立的小故事,彩色的页面和可爱的插画组成。作者是天才级女作家”段立欣,从9岁就开始发表文章,已经出版了80多部童话和儿童小说。
段立欣为儿童写作,为儿童教育写作,为儿童心声写作,她的文章既热闹又温情,充满童真又富有个性。知心姐姐”卢勤也曾经称赞她,说她的小说会带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
《芥末日》讲的是空气中飘满了芥末,出门要不停打喷嚏的一天。但是这一天,孩子们却非常高兴,因为只要他们在刮着芥末风,下着芥末雨的天气里,成功到织梦巷里找丑巨人,买到一卷梦锦,他们就能实现一个梦想。
小主人公和朋友米团,已经是第四年来挑战芥末日了。有一年是因为累得走不动放弃了;有一年是因为被芥末辣得睁不开眼睛失败了;还有一年是因为朋友米团太胖了,身体不适只能原路返回。
这一年,小主人公和米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米团减肥成功,小主人公也克服掉了胆怯,没耐心的坏习惯,变得坚韧而勇敢。但是,芥末日的天气却异常的好,空气中芥末含量甚至为零。
小主人公他们能不能成功找到织梦巷?能不能忍受得了吸入呛人芥末味的灼热感和疼痛?他们最终能从丑巨人手中买到梦锦吗?
不管有没有买到梦锦,他们为了挑战芥末日作出的努力和改变,都让他们的愿望不知不觉实现了。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他们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不放弃,还收获了友谊,这和梦想的实现一样重要。
《芥末日》是一个关于勇气、挑战和成长的故事。说一百句你要勇敢”很难被孩子记在心上,但在故事中,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勇敢,了解了勇敢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明白了不勇敢就不能实现梦想,孩子们就更愿意让自己变得勇敢起来。
好的书籍,鼓励孩子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绿猫》是从书本里跳出的一只猫,它以帮助孩子清理掉固定的思维模式为己任。
怎样清理?就是拉着孩子一头扎进书里,进入到一个无常识的世界。
看到绿色的潭,尽管没有人告诉你这个潭叫什么,你脑海中也会自己蹦出一个准确的名字。冰箱里不仅可以存放冰淇淋和蛋糕,还可以让嫌热的太阳进来乘凉。天上下的雨,可能是薯条和糖果,还可能是毛绒玩具。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要敢想,敢尝试。在这个世界里,想象力可以在海底畅游,可以在天空翱翔,可以开出五颜六色的鲜花。那是孩子身上最宝贵的财富。
但是很多时候,这份财富却被我们忽视了。我们把条条框框的范文塞进孩子们的脑海里,严格要求孩子按照某种轮廓画画,我们教会了孩子怎样做,怎样想,却没有教会他们发现规律,开动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可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鼓励孩子保持想象力,不因为学到的知识而局限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的书籍,提醒孩子感受和发现身边的美好。牡丹镇上开满的牡丹花,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一起消失了的,还有一排排的牡丹花路灯,一个个的牡丹花果皮箱,一栋栋的牡丹花小屋和一辆辆的牡丹花汽车。
这是《渐渐消失的牡丹镇》中的故事,牡丹镇上的人们都因为牡丹花的消失而心慌意乱,忧心忡忡,连太空援救特警也赶来找牡丹花。
这个时候,只有在小镇上住了一辈子的盲阿伯还能感受到牡丹花的存在。当镇长决定签署协议用牡丹镇换新的小镇时,盲阿伯闯进来怒气冲冲地阻止:不能卖掉牡丹镇,牡丹花到处都在呢。
阿伯说,用脚踩就能感觉到牡丹花瓣的柔软,用心闻就能闻到牡丹花的香味。在他的极力劝说下,大家光着脚踩了踩地面,捧起空气放在鼻子边上闻了闻,果然感觉到了牡丹花的存在。
原来,这是其他星球想要收购牡丹镇而想出来的坏主意,他们用定向隐形水把牡丹花隐形了,大家因此看不到牡丹花的存在。
但是,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牡丹花并没有消失。就像我们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时时刻刻存在的美。
当今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的诱惑,他们看电视,玩电脑,却很少能走进大自然,也很少能体会到一群好友一起玩耍的乐趣。提醒孩子们注意身边的人,身边的景,身边的事,长大以后他们才不会满是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