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家政策,晚婚晚育,我结婚时二十九岁,有宝宝已经三十一岁了,算是大龄宝妈了。
我是剖腹产,产前无数次摸着自己光滑柔软的小腹,想到以后会在那里挨上一刀,并且带着那道伤疤一辈子,心里就会有说不清的失落和无奈,但是想想即将出生的宝宝顿时觉得这点牺牲算不了什么,挨得值。
胎头上浮最终确定的手术同意书,我想每个宝妈在起初几乎都是想顺应自然规律,顺应自有人类以来的繁衍历史,自然生产,剖腹产能避则避,临产前夕,我跑了两家医院,均被告知不能顺产,只能剖。理由是胎头上浮,无论医生怎么在我的肚子上按压宝宝的头依然紧紧的贴着肚皮丝毫不见一点体位的转换。
我不想生了。我曾经抱着枕头假想那是我的宝宝,他是怎样的弱小怎样的轻柔怎样的可爱,我要如何的疼她爱她。无论我做过多少美好的想象,在手术真正到来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觉自己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艘小船,孤立无援,随时都会被一个浪头打翻。签手术同意书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颤抖的。
孩子出生了。她不丑,虽然皱巴巴的,眼睛也没有睁开,头发浓密乌黑,最神奇的是她刚出生就会吮吸,到处找奶头,我还没有开奶,她饿了三天,最后不得已给她冲了奶粉,护士很负责任,虽然我一直认为我对必须要做的剖腹产所持有的异议对她们充满了不信任。护士让宝宝紧贴在我胸前,她把一根吸管伸到宝宝嘴里,宝宝含着奶头,给她造成一种吮吸母乳的错觉,饿了三天的小宝宝终于吃饱了,我现在清楚记得她吃饱后打的那一声饱嗝,终于不再昼夜啼哭,她安静的睡着了。
终于有奶水了,这个过程相当痛苦,每次在想要放弃的时候,护士和医生都会适时的提醒,必须多让宝宝吸,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奶水的。再想到市场上关于各种奶粉的负面报道和即将背负的经济压力,只能忍受,以至于到后来每次抱起宝宝让她吸奶我都是浑身一哆嗦,奶头破了,碰一碰都疼。后来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到两岁。
宝宝的辅食添加,到六个月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米粥,蛋黄,果泥,蔬菜泥……我不会做饭,至少在婚前不会,迄今记得,蒸馒头和面,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再加面,本来是一小碗的面,最后一盆,一大盆……终于揉成馒头了,虽然疙疙瘩瘩的一点不光滑,总算有个馒头的样子了,没想到最后蒸出来一锅的石头,没有发好,成了死面。后来又尝试包水饺,结果擀出来的水饺皮中间都有个窟窿眼………到了宝宝两岁的时候,无论是包水饺还是蒸馒头,烤蛋糕还是做面包,还有诸如各种饼干溶豆小零食,都开始做的得心应手。
这是我给宝宝烤的面包,红豆馅是自己炒的,液体部分是椰浆,有时候纯奶或者酸奶,很少用水。
鸡蛋和面擀的水饺皮,韭菜木耳鸡蛋馅的水饺
宝宝生病了。担心的害怕的终究是来了,对于一个新手妈妈,这应该是育儿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了。上午本来还笑着闹着配合妈妈拍照的宝宝到了下午突然烦躁不安不停的哭闹,仅仅是上午的时候带她去超市买了一顶帽子,在回来的路上她睡着了,结果一阵风把帽子给吹跑了,我捡回来帽子给她戴的时候才摸到她一头的汗。宝宝发烧了,心急火燎的去医院,医生很淡定的开了一些退烧药,烧退了,开始咳嗽,咳得很厉害,又去医院,确诊上呼吸道感染,再严重就是肺炎,她才四个月,办了入园手续,开始没完没了的输液做雾化,打头皮针,这样简单的穿刺,因为是实习护士来做,结果因为宝宝小,针推进去几次也找不到血管,宝宝撕心裂肺的哭,我一遍遍的自责为什么一定要带她出去买帽子,如果不去,她就不会遭这样的罪了,在医院里住了九天,没好利落,出院后第三天又开始咳嗽,我再也忍受不了再把宝宝送去医院,就去看了中医,几副药下去,宝宝竟然好了。这里面的煎熬和挣扎更是难以祥述,中药太苦,宝宝不喝,怎么哄也不张嘴,只好硬灌,我至今依然感激上天的眷顾,没有让宝宝出现任何意料之外后果。
我也曾是个女孩。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逛街看电影,喜欢女孩所喜欢的一切,自从有了宝宝,我不再是个女孩,我不再逛街也不再买衣服,把之前所有的喜好全部丢弃了,我趿着脱鞋,素面朝天,任孩子满是泥巴的小脚丫蹭了我一身又一身的泥和土,我整天忙活于厨房和买菜的路上,在她睡觉的间隙,做出一盘又一盘的食物,她健康的成长,开心的喊着妈妈扑进我的怀抱,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