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我为什么逼你”

"

每一步,与世界同步

在BBC纪录片《生命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片段:

白颊黑雁的雏鸟

三只刚出生的小鸟,还未享受到宠爱和呵护,还没好好看过世界,就被迫经历生死考验——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跳下200米高的悬崖!

幼雏跳”下悬崖

而逼迫它们这么做的,正是它们的妈妈。

鸟宝宝们在坚硬的岩壁见摔打、翻滚,着实令人心疼,但鸟妈妈毫不心软,还在后面不断地催促。

鸟宝宝在岩壁摔打滚落,鸟妈妈在催促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会忍不住指责鸟妈妈太过冷血、狠心,虎毒还不食子呢,它怎么能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往绝路上逼啊。

但是,如果你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就会了解鸟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原来,这种鸟的学名叫白颊黑雁,为了躲过天敌的追击,只能把窝安在悬崖上。

这样一来,它们只有拥有飞下悬崖的本领,才能觅食,不至于被困在悬崖上活活饿死。

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刚刚看到的那一幕:

雏鸟刚出生三天,鸟妈妈就狠心”地把它们赶下悬崖。

雏鸟被抛下悬崖

不是它天生绝情,而是生存环境迫使它这么做,与其让孩子活活饿死,还不如逼它们一把,闯出一条活路。

因此,哪怕再心疼,它都必须狠下心来,这是出于做妈妈的责任,也是一份最最深沉的母爱。

其实,我们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跌跌撞撞的幼鸟和忍痛含泪的妈妈,多么熟悉,正是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和父母们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要想让孩子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让他们学习更多技能,拥有独立生活的资本和能力。

宝宝刚刚学会蹒跚学步

所以,即使再心疼、再不舍,父母们还是要忍痛把孩子推出舒适区,让他们自己去经受风雨。

优秀孩子的父母都有点狠心”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张口就半个盛唐的董卿惊才绝艳,人们纷纷感慨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知道董卿的优秀,却不知道她也有一个狠心”的父亲。

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 ,后来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稍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

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从床上提了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

董卿讲述父亲的魔鬼式”训练

站在成人角度看董卿父亲,他的狠心”做法只是为了能够丰满董卿的羽翼,让她能够独立于社会。也正是因为董卿父亲在董卿生活、学习、健康方面的狠心”,才成就了如今自信强大的央视一姐。

右为钢琴家朗朗

钢琴家郎朗的父亲郎国任在《我和朗朗30年》中讲述了儿子练琴的艰辛。看到郎朗从2岁开始学琴,每天练习至少8个小时,自己很是心疼,但是他依旧狠下心坚持让郎朗学下去。如果没有父母的狠心,郎朗有可能达不到现在的成就。

狠心”的父母,才能养出有胆识的孩子

美国有个温情广告,讲述了父亲帮助孩子追梦的故事。

一天孩子在房间偷偷看踢踏舞的视频,父亲发现了这件事情后,第二天早上就给孩子递上了一个盒子。

男孩本以为这会是他想要的踢踏舞鞋,没想到却是套跆拳道服装。

于是他每天一大早就被父亲拎出来训练,即使受了点小伤,还是要继续练习。

最后在男孩获得跆拳道比赛奖牌后,父亲又送了他一个盒子,但这次是作为他努力后的奖赏。

礼盒打开后,正是一双踢踏舞鞋。孩子喜出望外,对自己通过奋斗得来的礼物异常珍惜。

父亲帮孩子追梦的温情广告

结尾词说:爸爸对你严格,事实上是为了让你更强。他没有帮你完成梦想,他只是让你有办法更接近梦想,一步步实现。”

股神巴菲特曾经对孩子说:吃苦,会让人一生受益。

所以,他教育儿子从小自食其力,步行上学,没有豪车接送,离开大学后也不给他零花钱,儿子创业,爸爸也不肯出钱。

股神的儿子悲惨到要去银行借钱,一度成为坊间流传的笑谈。

股神巴菲特

但巴菲特的想法却很有远见:你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别把孩子当成一件玻璃艺术品来看护,他们其实更像一块容易掰断的生铁,只有反复捶打,才能变得更加坚韧。

狠心”的父母,才能养出敢承担的孩子

在2019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获得冠军的是美籍华裔少年——19岁的陈巍。

美籍华人陈巍获得2019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冠军

陈巍被誉为四周跳之王”,在此次世锦赛上,也是以4个滴水不漏的高难度四周跳锁定冠军。

作为首位在单一节目做出六个四周跳、改写史上最高技术分记录的选手,在陈巍惊人天资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倾全家之力的付出。

陈巍获得金牌

3岁,陈巍开始学习花样滑冰,除此之外,他在芭蕾、体操、钢琴等学习上也达到了专业级的水准。

从7岁起,他就开始接受每周6堂课的芭蕾课程,8岁时,已经可以旋转两圈。

他的钢琴成绩也十分亮眼,赢得过犹他州古典钢琴比赛冠军。

他还连续7年参加了高级体操赛事。

陈巍从小刻苦训练

如此高密度的学习来自陈巍父母的安排。

陈巍的父母皆是精英知识分子,在刚移民到美国时,生活艰难,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打拼。

他们也一直想让孩子明白,成功的背后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

而在他们的严格培养下,五个子女分别在科技、金融、医药、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

陈巍的母亲在场外观看儿子比赛

陈巍的母亲在场外观看儿子比赛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有多难?何况是五个。

这里不光有大量心血的倾注,还有父母的狠心”。

就如陈巍坦言,自己从来没有睡够过。

此时,父母看似不近人情的督促,其实是护送孩子继续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狠心”的父母,才能养出坚持的孩子

有一位6岁的孩子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我不感谢妈妈》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罚我站墙角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逼我写练习册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给我上语文课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给我出卷纸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每天让我写生字

我不感谢妈妈

是她教我每天背古诗

没有妈妈

就没有现在的我

我不感谢她

我还能感谢谁呢

看,父母的狠心”,孩子未必不懂。

这里面包含的最深沉的爱,孩子终将用终生参透。

面对悠长的寒暑假,家长不敢浪费机会又不知道该怎么平衡时间,总是免不了一场心理战斗”,爸妈们共同考虑到一个点上——兴趣班。要不报个兴趣班提前学习升学的知识?要不报个兴趣班培养孩子一项技能?......

可是孩子,天性简单、单纯,喜欢玩儿,自然在面对爸妈额外报名的课外班时是抗拒的,作为父母,我们听了太多的抱怨,以要求孩子学编程为例来说,为什么我周末不能好好睡一觉,还得去学编程呐”、我以后不想当程序员,编程和我以后没什么关系啊”等等.......相信很多家长或多或少听到这些心里也会犹豫、会心疼、会不忍心在孩子们有很多主科补习班的情况下再给孩子增加压力,最终以孩子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的方式结束。

这个结束看似是孩子童年时埋怨的结束,实则是他走向成功梦想的破灭!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一项在同龄人竞争中最强大那一项优势!

请父母们不要忘记在AI时代来临的社会,不会编程就相当于失去了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难道忍心看孩子被社会所淘汰吗?

有远见的父母,多少都有点心狠,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

养育子女,从来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这么简单,孩子未来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他们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在坦途中茁壮成长,在逆境时也不轻易放弃。

即便有强大的兴趣支持,孩子终归是孩子,一定有懈怠、贪玩的时候,也有差一点就撑不住的时候。如果没有父母的引导和监督,孩子就成不了材,而只有逆风而上,敢于坚持,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想要让孩子坚持下去,方法有很多。但其实说白了,都是要有一定强制的。

这是家长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就像有人说的:「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那还要家长做什么?」

我们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就要尽早舍得让孩子去受苦,去拼搏。

孩子学到的所有技能,都是他们未来生活的筹码。

总有一天,他们会感激父母曾经的「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