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还在为幼小衔接焦虑?听我的,点开这份指南

"

孩子识字不多,加减法不会算,一年级跟不跟得上课程进度?”小学课堂一节课40分钟,孩子坐不坐得住?”面对即将到来的开学季,不少家长陷入了幼小衔接的焦虑中,担心自家孩子的知识储备够不够、适应能力强不强、人际交往好不好等问题。本文分享开学准备小妙招”,让孩子的小学入学问题不再令人发愁。

幼小衔接的六个断层

幼小衔接,特指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成长过程,也是儿童成长发育中尤为重要的一段经历。

德国的哈克教授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六个断层关系:

主要关系人的断层

孩子升入小学后,会离开第二个母亲”——幼儿园教师,去接受要求更为严格、学习期望更高的小学教育。这让孩子在心理上失去了熟悉的依靠,产生不适应感。

学习方式的断层

小学的常规课堂学习方式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随着课堂时间的延长、知识程度的加深和游戏化程度的下降,孩子需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和学习状态。

行为规范的断层

不同于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孩子进入小学后,要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章程,经历全然不同的学习体验。

社会结构的断层

孩子进入小学后会进入一个新的人际圈,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的朋友,寻找自己在新团体中的位置。

期望水平的断层

进入小学后,家长和教师在学业上对孩子会有更高的期望,孩子的游戏时间、娱乐时间也会有所减少,会给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增加一定程度的压力。

学习环境的断层

从幼儿园自由、松散的学习环境转变为要求严格的校园氛围,不仅有多种学科分类,还有不同的课外作业任务,对孩子来说会是个巨大的挑战。

哈克教授的六个断层关系”总结了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后孩子所面临的多重关系改变,也为家长的指导工作提供了依据。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从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指导。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让孩子顺利完成幼升小的心理软着陆”。

别的孩子在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这样提前抢跑效果会好吗?

其实与学习知识相比,一年级的老师更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参与活动的情况如何、课后能否做到及时复习等。

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对孩子适应小学生活不仅没有帮助,甚至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当家长对孩子过早地提出超越孩子年龄能力的诉求时,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和额外的压力。

各地都在提倡零起点入学”,什么都不准备真的OK吗?

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零起点”指的是通过鼓励孩子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而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行为。零起点入学”是希望孩子能保持最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此外,大数据显示零起点学生和非零起点学生的小学生活适应情况并无明显差异,而提前学习则可能会抑制孩子的记忆发展和学习兴趣。

幼小衔接,家长该怎么做 ?

孩子入学,家长具体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第一步:做好心理准备

让孩子对上学产生期待。家长需要为孩子的入学做好心理建设,帮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积极的期待和向往。

家长可以这样做:

铺垫介绍:向孩子描述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生活。榜样激励:请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讲述学校里的趣味故事。亲身体验:陪同孩子到心仪的小学参观。积极鼓励: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第二步:习惯准备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议在幼升小这个阶段,重点培养孩子五种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定时入睡,早睡早起,坚持午休。好好吃饭:独立吃饭,少吃零食和不健康食品。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活自理:独立穿衣、整理内务。

第三步:能力准备

培养孩子的阅读力和专注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1. 阅读力

坚持定期带孩子到图书馆看书或到书店买书;坚持每晚半小时亲子共读;坚持读书,给孩子做好示范;坚持为孩子寻找阅读伙伴并搭建分享平台;坚持无压力阅读,在阅读的早期,只和孩子聊书,而非检查孩子的阅读成果。

2. 专注力

远离手机;关掉电视;延迟满足;创设环境。幼小衔接,重点关注什么?

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简称 NEGP)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内容主要包含儿童在身体健康与运动领域、学习方式领域、社会性发展领域、言语发展领域和认知发展领域等五个方面。

家长可以从这五大领域出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基础学习能力。在身体健康与运动领域,家长可以帮助幼儿通过运动、家务、手工、画画、弹奏等方式,提高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增强手部力量,以适应入学后的写字学习;在社会性发展领域,可以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玩耍、结交朋友,以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待人礼貌、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等;在学习方式领域,通过陪伴游戏、场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在言语发展领域,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当孩子口头表达不清晰时,要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引导他们完整表达;在认知发展领域,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学习日常生活里的行为准则,让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

△ 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入学成熟水平”概念

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教授等提出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概念,包含学习品质、情绪与社会性、数学准备、言语与语言能力、身体与运动能力、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和知觉转换能力等八大维度。成熟水平越高,则入学准备条件越充分。家长可以借鉴此概念,从不同维度出发,观察孩子是否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并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着重培养孩子相对较弱方面的能力,以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在入学准备期请家长不要吝啬鼓励和赞赏。但凡孩子取得进步,都要告诉他你太棒了!我真为你骄傲”。孩子越有信心,越愿意努力去尝试。趁暑期最后一段时间,爸妈们赶紧行动起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入学前的衔接准备吧~

- END -

文章 |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 | 王教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