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点笼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多大?哪个方面不听话?不听什么样的话?怎么个不听话?
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方法。两三岁的孩子和五六岁的就不同,头十岁的和十四五岁的也不能用一样的教育方法。
哪个方面不听话?学习方面还是劳动方面?礼貌方面还是生活方面?不同的方面,当然用不同的方法。
不听什么话?不听谁的话?这又是一个问题,有些话他是可以不听的,有些人的话他也是可以不听的,决不能一概而论。
怎么个不听话?有些孩子起初不听话,用了一些办法,他就听了。有些孩子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他死活不听。对不同的孩子,当然方法又不一样。
不管哪一种孩子,针对目前社会上教育孩子普遍现状,我讲两点。
第一,惩罚。惩罚本来是我们的老祖宗最常用的方法,可是现在基本不用了。为什么?一是现在孩子少,太宝贵,舍不得;二是受有些育儿观念的影响,认为惩罚孩子就是不对的。其实油盐出好菜,棍棒出好人,老祖宗几千年的祖训,错不了。
只是,我要强调,这是最后的选项,最坏的选项。就像战争,正义的战争,非得打的时候,不要怕打。打是为了不打,不挨打。打之前,先把其它选项都用上,都不行,该出手时才出手。
棍棒和戒尺是古人教育的法宝。但是古人用得太简单粗暴了,过重过频了,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到了现在呢,又是基本不用了,这同样是不对的。该惩罚时不惩罚,就是放任,对孩子性格的矫正,好习惯的养成,正确观念的树立都是极其不利的,甚至可以说是犯罪。
我们既不能像古人那样对不听话的孩子频繁过重的惩罚,也不要像现在很多人那样不惩罚怕惩罚。对孩子适当的惩罚是很必要的。
第二,要听孩子的话。这个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宽容他们的某些可以宽容的想法。二是孩子的话有道理的时候,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主意,去理解、支持、鼓励孩子的想法、做法,听孩子的话。绝对不要固执己见,不达目的不罢休。
可惜的是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不问青红皂白,甚至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都放不下面子,要求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这是非常不对的。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你不听他的话。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听孩子的话!
###孩子不听话,认真和孩子交流,首先不能说这些话:
1.这像是你这么大的孩子做的事儿吗!”
当一个5岁的孩子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或者一个4岁的孩子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做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做的事儿。
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更加地成熟、懂事、得体,父母会十分满意和高兴,但当你要求他合理”时,你实际上是在没有弄清楚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不合理”的行为的原因之前,就说出了这样带有责备性质的话。
这时,你真正关心的,其实是孩子带给你的影响(让你尴尬或者难堪)。真正地去关心他的感受,理解他并给他以足够的体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为觉得呆在这里很烦闷?或者他饿了?
2.你真是个没用的孩子!”
和孩子开玩笑,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开发他幽默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诸如你又忘记了拧紧瓶盖,你是不是没脑子啊!”这样的玩笑”,却很可能让孩子感到受伤或者气馁。
尽管有些父母想,这样嘲笑一下孩子,也许会对他将来承受更多人际关系的复杂会有帮助——他会因为有过这样的训练”而变得坚强”!这是错误的。
作为孩子的父母,你的任务是爱他、支持他、帮助他、教导他,而不是应该把这种装腔作势的挫折训练”隐藏在玩笑”里。
如果心里并不是真心觉得他很蠢很没用,那就请你不要那么说。
3.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家孩子一样啊!”
这种把孩子与别人比较的方式,最直接能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孩子自己觉得像个二等公民,同时加剧他与其他人的对立情绪。
也许父母是想通过这种比较让孩子能更听话或者更努力地学习,但它除了会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了。
你越是说他不行,他就会越觉得自己不行。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同时也要正视孩子的弱点。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发扬或改进,才是正确之道。
4.别跑!你会摔跟头的!”
也许父母自己认为自己的关心和提醒简直是无微不至了,可你的这种警示其实在告诉他我已经预见了你会摔跟头的”——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沮丧,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越会遭遇失败(跑了就会摔跟头”)。
其实你可以叮嘱他把鞋带系好了再出去玩儿”,这时你谈论的是他的鞋子,是装备的准备,而不是孩子的无能”。
而且,你越想警告不要发生什么事情,孩子往往越会忽视你的提醒,因 为他觉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这个问题太过宏观,把这个问题拆开了看涉及三个因素孩子,家长和话
不听话的话涉及到内容和沟通技巧两个关键
和孩子沟通技巧很关键,简单点说家长要在和孩子沟通时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可以表达出孩子的情绪,其次支出问题,说出家长的感受,最后一起寻找答案。
其次.孩子的年龄段也很关键,孩子成长期7岁和16岁这个年龄段个人意识很强,不喜欢被命令和支配,家长说话方式不能过于直接和死板,最好通过其他形式沟通,如便条、家信等
最后孩子不听话,需要家长做好自我反思,孩子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小时候家长的支配欲与控制欲那么强,什么都为孩子做主了,长大后又觉得孩子没担当没主见,家庭教育中平等最重要,除了少有的规则外,孩子自己的事最好让孩子做主,试错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主要方式
###要是我有个不听话的孩子,我得先自省,看看随谁。不听话得区分情况,毕竟是孩子,哪能硬来。如果是孩子倔,有脾气,偏不爱服从吩咐指挥,说明他有他的行事办法,以此宣示自尊,那么我觉得他做的事情多是有内容,有道理的,不属于耍赖和胡搅蛮缠,自然用不着动气伤神,倒该好心提个醒,当当参谋什么的。如果是无理取闹型的,置之不理不对,训斥甚至打骂更不可取,还是要看具体情况。而且也不是绝对都不予满足,但有前提,一是不能惯坏毛病,二是有对价,目的是引导孩子从不分场合混不讲理,耍性子,无视大人的状态转向做好一件事需要的正常情绪中来, 不当场闹僵,让孩子意识到和大人的关系。实际中什么情况都会有,孩子没样,大人得有样,总会有办法的。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教育,也是孩子一生的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在性格上有缺陷,父母就要反思自己的管教方式,是不是存在着什么问题。孩子不听话,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和引导呢?而父母和孩子的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倾听,只有方法适宜,孩子才会愿意向父母倾诉,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谢邀,专注于解决0-18岁孩子的问题,无论孩子的问题如何产生,都能帮您解决!
孩子不听话,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问题。而无论孩子是怎么样不听话,首先家长应该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那就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本来就会有自己的思想。因此,教育不是让孩子听家长的,而是家长通过引导,让孩子可以自己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而要做到合理科学的引导,需要先做到让孩子感受到爱以及懂孩子,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学习如何让会让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如有疑问,可私信:方案。获得免费咨询。
###不是很清楚你对孩子听话的定义。我觉得大人应该倾听孩子的各种表达方式。当你理解孩子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时,你不会觉得孩子是否听话,而是他在想什么,他的想法是多么的奇特。不要用大人的思想和习惯来强制约束孩子。我的孩子三岁。他奶奶就会觉得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是不听话。我和爸爸就会仔细观察孩子的做法,理解孩子。在行为不当时教育一下。其他的时候任由他自己处理。对孩子至少有的是他能感受到的爱的方式和尊重。
###孩子不听话,该反思的,首先是大人。大人有没有做好示范,有没有言行一致。我认为,逆反本身并不是坏事情,只是意味着孩子不愿意用我们的生活方式度过他们的一生。他们有更强烈的自主性,一点都不逆反的孩子很难说将来怎么样,因为冲不破大人的牢笼。在一定程度上要相信孩子,没有几个天生主动要走下坡路的。十几年前,我们那一茬人刚到单位,很多人看不惯,今天我们是中坚。十年前,我还经常没收学生的小说,像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一大摞,我觉得这类小说没啥意思,挺低级。现在,这些东西都变成了经典,还搬上了屏幕,我还追过剧。孩子们的现在就是社会的未来,不要跟未来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