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婴儿哭闹是独特的信号,父母仔细观察,教你学会“婴语”

"

上个月嫂子生了个大胖小子”,用她自己的话说,初为人母,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坐月子需要调养,所以照顾宝宝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她老公。宝爸担心自己照顾不周,每次宝宝哭他就第一时间抱起来。

嫂子的妈妈却不太赞成这位女婿的做法,他觉得这养会惯坏孩子。慢慢的孩子会越来越难带。并且以过来人的身份讲了自己的经历。

嫂子听过后觉得妈妈说的很对,可是孩子哭闹应该是有原因的,她担心,如果总是对孩子的需求采取延迟满足”的对待方法,会不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她跟老公商量着要试试其他方法。既能让宝宝停止哭闹,也不会惯坏”孩子。

01.分享育儿经验,讲述熬过来的日子

当初我的儿子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每天都要抱好久。我跟老公有一段时间接近崩溃。婆婆也根说了类似的话,告诉老公孩子不要一直抱着,这样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以后分房睡都成问题。

我也尝试着网上的方式,先让他哭一分钟再抱。可是我发现越是不理宝宝,他就哭的越厉害。到最后不得不妥协,我在想当母亲必定要付出一些辛苦的,当看到孩子的笑脸多抱抱她其实也是种享受。

起初几天因为抱孩子累的想哭,慢慢的那个暴躁”的小孩变得安静下来,他开始会用眼神和肢体语言来表达需求,不再每天哭闹了。后来孩子长大了,并没有想象中的特别粘着我。反而很独立。

02.哭闹是婴儿的语言

孩子不停地哭闹,是因为他有需求,只是太小不知道怎么表达。

1、室内温度让他感到不舒服。

不同于在妈妈的子宫里,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宝宝肯定是不适应的。冷热都会不舒服。

2、想吃奶、或者喝水

新生儿食物的来源只有母乳或者奶粉,有些宝宝会饿的比较快,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哺乳,孩子就会用哭声来表达他的需求。

3、有便意

有的宝宝超级爱干净,她虽然穿着尿不湿,但是有一点闷热,或潮湿的感觉,都会让他感到不舒服,这个时候哭,就是在提醒妈妈该换纸尿裤了。

4、衣服太紧。或太硬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材质过硬的衣服会伤害到宝宝的皮肤,妈妈要为他仔细挑选衣服的材质和尺码。

5、身边没有人感到害怕

有时候发现宝宝睡得正香。想起身去做家务,刚进厨房,就听到哭声了。这是因为他感觉不到你在身边,没有安全感。想叫你快点回来。

6、身体不舒服

如果发现孩子一直哄不好,而且哭闹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可能是身体不适。最好是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父母需要多注意孩子的健康情况。

03.别让宝宝总是等待

陈忻老师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曾说道:既然是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那就没有必要事事推迟,也没有必要总是故意不满足孩子的需求,总是让他等待。

不及时哄哭闹的孩子实际上是错误的方法。孩子因为没有表达能力,他只能用哭声来提醒深身边人,如果总是冷漠的对待,让他自己停止哭闹会产生几大隐患。

对健康产生影响

哭了几分钟自己停止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哭累了,而不是他知道哭也没人抱的道理。长时间的哭闹会加重小儿疝气,危害健康。

会产生分离焦虑症

十月怀胎生下宝宝,不仅妈妈们爱孩子,孩子同样对母亲也有很深的感情,如果他认为最亲的人在他需要时候却对他不理不睬,会让宝宝产生恐惧心理,变得没有安全感。

产生补偿心里”

补偿心里简单地说就是,越不让孩子干什么,他就越想尝试。等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就会慢慢体现了。

会使孩子情绪低下

当孩子总是被忽视,慢慢的也就会放弃与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虽然变得乖巧听话了,

同时也会变得冷漠、焦虑,并且不再需要母亲的怀抱了。

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出于安全的需求,婴儿能够知晓某个特定的照料者最能够提供安全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与该照料者(母亲)的特殊的情感联结。与照料者(母亲)的互动是婴儿早年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经历,这是他们最初的人际关系模板

04.刻意的锻炼婴儿的独立性对他是最大的伤害

孩子的需求在得到及时的回应时,他会变得更有安全感。当每次得到积极地回应反而会减少了哭闹行为。

马伊琍在大女儿爱马出生的时候,就是用了哭声免疫法”的错误方式。后来他觉得爱马长大后和自己不够亲密,她想起来当初他的做法,或许是在小的时候打破了那种孩子对妈妈天生的依赖感。

所以在她生二胎之后。孩子哭了她就会及时抱起来,并且经常跟宝宝说话,再也不相信让孩子哭一哭就好了这种错误的方式。

所谓的独立睡觉能力

是在给他安全感的前提下慢慢敢于自己去睡。婴儿也会做梦,有时也会做噩梦”这时他们就会惊醒,并且大哭,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时候没有人去哄她,反而把他放在一边,只会让他越来越害怕。

但是当婴儿从梦中惊醒,身边的人第一时间给与安抚,并温柔地告诉他爸爸妈妈在,不要害怕,当婴儿渐渐知道自己处于一个特别安全,充满了爱意的环境时,再当她醒来,即使身边没有大人在他也就自的不会感到害怕了。

05.婴儿的需求其实很简单

婴儿时期,面对陌生的环境是需要极大的安全感。他们希望被注意、被喜欢、被呵护,当他感到害怕,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却得不到回应,长期让弱小的婴儿承受这种心理压力,带来的伤害可想而知。

当妈妈及时接收到宝宝用哭闹发出的信号时,宝宝会感到非常的愉快,这是新生儿与妈妈建立初步感情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被忽略,会哭的更大声,加上肢体语言来表示自己不满”

长期的刻意的用这种方式去训练她,会让婴儿渐渐失去信任感,当他在有需求时会压抑自己的感情,表面上不哭不闹。甚至于妈妈产生敌对心理。

06.婴儿的心理发展与妈妈有很大的关系

妈妈一定要用自己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对待这些天使宝宝。《婴儿与母亲》这本书中表是达的就是:母亲是婴儿最亲密的人,在婴儿时期的心理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人之后的心理健康。

母婴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关系。他们希望自己被温柔的对待。在他还没有被这个复杂的世界困扰时,希望父母们给他最单纯,最无私的爱。保护弱小的她。

仔细想想,婴儿赖在妈妈怀里的时间最多也不过3年吧,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房间,有他的朋友,自己的生活。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甚至会拒绝你的拥抱。

现在如果有刚刚成为父母的朋友来问我:宝宝哭了到底要不要马上抱?我还是会坚定地告诉他要抱,婴儿时期与孩子最亲密的几年了,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

很多年以后,我们也许会怀念那个小小的他,经常哭着要你抱着,说爱你的天真样子,所以趁他们还小,还抱得到他们,就满足宝宝小小的需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