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阳 编辑 | 金雀儿
来源 | 布谷学习
布谷老师:
当下中国特别缺少运动教育”,在教育焦虑”与中产焦虑”的大背景下,运动教育的重要性早已大大削弱。
许多孩子被圈禁在课堂里,或者沉迷于游戏中,他们不爱与人沟通,缺乏对新生事物的向往。
性格变得越来越自闭,身体变得越来越瘦弱,而这一切,正是运动教育的失位所导致的不良结果。
很多时候,家长并不能真正领会到运动给孩子带来的真正作用。怕时间都耽误”在运动上,影响学习成绩。
因此在中国,运动和锻炼往往成为了成绩之外的调剂品”,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中,似乎只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
所以,孩子该用功”学习,还是用力”运动?下文这位职场宝爸带你了解运动教育”的真相。
一、家长对运动教育”的误解,严重拖了孩子的后腿
柏拉图说: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近年来,孩子体质越来越差已经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事实,青少年体弱、肥胖现象也越来越多。
生活条件虽日渐提高,但是好日子养不出壮孩子”的现状也出现在各个家庭中。
儿子今年8岁,身边的很多同学就已早早地戴上了近视眼镜。更可怕的是,其实当下很多孩子唯一的运动”就是玩手机”。
另外调查显示,四年级男生肥胖比例为8.5%、女生为5.1%。近视眼、肥胖、玩手机,成了在孩子们身上常见的标签。
事实上,造成这种现状,根源上还是来自家长对运动的误解:
怕耽误孩子取得好成绩,不让锻炼;害怕发生安全事故,不敢锻炼;家长本身就不爱运动,不想锻炼。我不止一次听家长说:孩子上学压力太大,等考上大学再锻炼吧!”
我发现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迷思,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其实,运动跟智慧有直接关系。
实验研究:
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500名学生运动和学业成绩的关系,专家发现,每天上1个小时体育课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上比较好。大学生参加运动计划后,学业成绩也上升了。
连50岁的中年人在参加四个月的走路计划后,心智的表现也比四个月前的提升了10%。另一个实验对象是65岁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所以说,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和比赛,不仅不会影响成绩,还会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
家长必须理性认识运动和锻炼在身体之外给孩子人生带来的巨大益处,不要因为我们对运动的误解而拖了孩子的后腿。
二、只有真正的亲子陪伴,才会让孩子爱上运动
有人说,运动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不是最好的教育我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运动教育的重要性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大。
当别人推着孩子去鸡血”那些长大后根本用不着的课程时,我更愿意送儿子去玩”运动。
尽管我知道,儿子将来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但是重要的是,他从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够他受用一生。
我热衷于带孩子玩”各种各样的运动,马术、足球、田径、网球、游泳……不过,他现在上小学二年级了,的确没时间能涉及到这么多项运动了, 我们父子俩达成协议,最终保留了每周必修的马术运动。
两个原因:一是他真的热爱马术运动;二是马术运动的确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帮助。这也是我打心底里最支持他的一项运动。
其实任何一项休闲体育运动,首先是孩子要喜欢,喜欢以后才会是他的选择。
马术运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尤其在欧美国家,一直被人认为是贵族的运动,有很多王室成员挚爱马术,而且会骑马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英国王室对马的喜爱已经是一个传统,在位时间最长的伊丽莎白二世4岁起就开始拥有自己的小矮种马,8岁已经骑得有模有样;乔布斯最疼爱的小女儿伊芙,很小年纪就开始学习骑马,18岁在纽约马术比赛取得青少年组第一名,2017年障碍赛获选为3月骑手王”;暑假带儿子去澳洲度假,那里的学生,穿着、谈吐、眼界和我们的孩子完全不一样。我有一次和一位中学生聊天,我问他喜欢什么运动,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的周末一般是去马场上马术课度过的。
西方人注重对孩子的精神培养大于物质培养,更多强调的是精神贵族。
而马术运动以谦卑、荣誉、诚实、英勇、牺牲、怜悯、虔诚、公正为核心的骑士精神”,这种由内而外透露着的坚定信念,其实正是当下孩子缺乏且需要重点培养的。
马术运动能很好地促进智商、情商、体商全面发展,有助于孩子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通过手、眼、心及全身协调运动与马匹的配合,还能充分促进孩子小脑的发育。
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儿子第一次骑在马背上,依靠自己的专注与勇气,在教练的配合下,独自驾驭马匹,从那一刻,他开始改变了:
开始变得更加开放;开始与父母有了更多地兴趣话题;开始变得更加自信与勇敢……从一开始害怕马,到后来驾驭马,到后来喜欢和马儿交流和互动,他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他的爱心全然得到了释放,他变得更加快乐。
作者的儿子小宝
他开始懂得去用心感受世界,去换位来思考问题,甚至还会来指导”我如何去驾驭马匹,我觉得这也许就是马术运动带给他的一种精神享受。
不仅如此,虽然每周我们拿出一些上课外班的时间去练习马术,惊喜的是,他的成绩并没有受到影响。
所以家长真的不用担心运动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只有全身心都得到放松,在学习的时候才更能事半功倍。
著名教育大家张伯苓先生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让我真心体会到:只有真正的亲子陪伴,才会让孩子真正爱上运动,而爱运动的孩子,成绩一定不会太差。
另外,无论什么运动,父母的坚持陪伴也极其重要。
三、为什么热爱运动的孩子更有竞争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童年还是青春期,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很多孩子上了无数堂体育课,结果却发现自己没有一项擅长的运动,甚至连一项喜欢的运动都没有,这不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吗?
我们都知道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塑造形体,更会在思维、情商方面获得提升。
那具体来讲,运动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呢?
1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运动更利于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是少年儿童成长中必需的生活技能。”
这一项能力,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集体。
例如,在马术运动过程中,孩子首先要学会良好地沟通交流能力,与教练的语言沟通,与马儿的肢体沟通,与小朋友之间的相互鼓励和交流。
其次,他需要充分的信任教练和他的座骑,相信他的亲人和小伙伴。最后,他会在与教练、队员地交流中,在家人、朋友地鼓励下,体验到爱”与被爱”的过程。这正是融入团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运动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一方面,运动相关的共同爱好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了解,成为打开人与人交流的一个通道;另一方面,许多集体性质的运动还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和协作。2塑造孩子的心理素质和性格
据体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体育项目能够对人的心理和性格起着巨大的塑造作用。
如果孩子缺少某种心理适应调节和适应能力,是可以通过选择一些针对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达到心理和性格的矫正目的。
还是用马术运动举例,在学习骑马和控马的过程中,孩子学会去克服困难,利用肢体和语言表达,用自己的意识去完成对马儿的驾驭,从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与突破。
同时,在骑马的过程中,孩子们扮演领导者”的角色,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巧妙地让马服从自己的指令,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这也是管理学中的一门重点课程。越是有亲和力的领导,越能高效地领导团队,去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对于那些容易紧张的孩子来说,也可以选择某些竞技性强的运动来增强抗压性,类似篮球、足球、排球等;
对于那些冲动急躁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更加考验耐性和耐力的项目来变得更加沉稳,类似瑜伽、打太极等静态运动。
3教会孩子正确的输赢观
是什么让孩子获得幸福感和取得成功?科学研究,排在前列的是失败”和同理心”。
这里的失败可不是考试的时候没考好那么简单,而是真正的失败——运动场上的输赢。
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竞争式的教育,是让你拼命去赢的教育,却从来没有教过孩子怎么去输。
就像作家龙应台说的那样,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
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而运动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在体育比赛中,输赢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孩子们会经历失败的痛苦,也会享受胜利的喜悦。他们开始对输赢”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不再只会一味地眼里只有赢”。
至少,他们学会了,这一次输不要紧,他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合作与竞争,公平和责任,对输赢的态度,这些东西甚至不用你说教,孩子在体育运动中自己就都学到了。
四、替孩子铺好路,不如帮孩子引对路”
我儿子原本性格相对内向,平时与我们沟通得比较少,也很难有共同的话题。
但通过马术训练之后,我觉得他开始放开了,也更加热爱运动了,我们和他之间有了话题,开始更多地交流了,也开始以马为题,有了更多的话题。
这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他的优缺点,发现他的潜质与天赋,更好地为他成长之路铺平道路。
其实我们作为家长,在事业上努力打拼,除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多地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除了正确认识运动的益处,家长还需要注意一些运动教育的相关技巧,做到因时而育”和因势而动”。
就比如骑马这件事,有的孩子一开始见到马时,很开心,但是他却不敢去碰,恐惧和害怕,这时,家长出于一种本能保护,希望只是喂喂马,拍拍照就可以了,但如果就此放弃,也许就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如果你害怕,就不要去挑战了。”
这也许是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溺爱观点,他们总希望保护孩子,不敢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让孩子远离所谓的危险与失败,在自己的保护下建立自信。
可事实上,孩子需要学会挑战,接受一切已知或未知的结果。
他必将成长,必将知道这个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是美好的,自己也不是最好的。
只有在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中努力前行,才能变得更加优秀与完美。
布谷老师说:
用力”运动是用功”学习的充分必要条件。
岁月不会对任何人格外开恩,但是,运动的人,会得到额外的惠泽。看得见的,是保持身形和健康;看不见的,是塑造性格和韧性。
无论哪一种,都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备素养,因为伴随着社会发展,精神健康的重要程度日益凸显。
停止忽视运动教育,学习与运动是终身的追求,这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关注的事情。
当然了,还是要提醒大家,在运动的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
杨阳
职场宝爸,8岁男孩的父亲,布谷学习的忠实粉丝,《追梦人》项目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