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态度越幽默,孩子越快乐

"

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疾言厉色、心平气和、风趣幽默三种。家庭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二字,无论父母采取哪种态度,都离不开生活理念的灌输,不同的灌输形式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疾言厉色的态度可以威慑孩子,但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心平气和式的态度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与父母在人格上的平等,但由于语言平淡,不痛不痒,无法产生持久的效果。而风趣幽默的态度触动的则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因此更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迹,使他们时刻以此警示自己。

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幽默和笑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能经常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说话态度,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着,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逆反心理会加重,家长说话时幽默风趣,既保护其自尊心,又达到教育效果,自然易于被孩子接受。

15岁的刘金晚上喜欢独自在房间里听听音乐。一天晚上,时钟已经敲了11下,刘金仍然沉醉在美妙的歌声之中。 妈妈喊了几次,见刘金仍无反应,气得她欲起身冲到儿子房间里去斥骂一通,但被爸爸劝阻住了。爸爸起身到刘全房间门口,和颜悦色地对儿子说:你能把音响借给我们用一下吗?”你们也想听流行歌曲?”刘金问道。不,我们想睡觉!爸爸回答。刘全听后笑了起来,立刻意识到自己深夜听音乐影响了父母休息,他面带愧色地关上音响,上床睡觉了。

试想父母如果采用责骂的方式阻止,可能会产生一场冲突,但是爸爸幽默的话语避免了冲突,刘金又从中受到很好的教育。家庭教育中,幽默这个润滑剂”真是不可少啊!

幽默地说话远远胜过呆板无味地说教,能使父母的教育导向化为无形,更有力地传递给孩子。

若兰在寄宿学校就读,离校回家时带了一大包脏衣服。爸爸见状说:今天家里的‘永久牌’洗衣机出了点小故璋,需要休息。若兰听了一怔,旋即领会了爸爸的意图,就自己动手洗衣服,减轻妈妈的负担,后来她基本上都是自己洗衣服了。

懂得幽默的父母一定可以巧妙地化解很多亲子间的冲突和僵局。

在客厅踩到乐高玩具的父亲,痛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他固然有生气的理由,因为他已经不止一次叫孩子把玩具收好,偏偏他屡教不改。此时,父亲若能转换一下口气:我相信宝宝今天一定有乐高的作品,能否让我欣赏一下?可惜的是有一些掉在地上了,害得我脚底差点流血。”孩子一听父亲的话一定会很不好意思地道歉,并答应下次要收好。

只可惜很少有父母能以幽默的态度去看孩子的错误行为。

幽默会带来快乐,使人从痛苦的情绪和经验中挣脱出来。幽默能使人把沮丧变欢笑,若能笑谈那些看来似乎是很严重的事情,那么就可以将幽默的力量发展到极致。在孩子成功之前,必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如果父母能以轻松幽默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必定会被你的诚意所感动。幽默更是亲子沟通的润滑剂,在幽默中搭起的亲情桥梁是温馨而持久的。

父母还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幽默变成挖苦或讽刺。幽默并非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来反讽孩子,而是诚心诚意地给对方机会,用笑话来化解尴尬,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渺小、自尊受到伤害,尤其对有些敏感的孩子,要防止弄巧成拙。有幽默感的父母不会钻牛角尖,凡事都会预留空间,也不会显得神经兮兮、凡事大惊小怪的。有幽默感的父母,能使孩子看清事情的正确与否,并且有改过自新的勇气,因为孩子知道父母会给自己机会。

本期内容先分享到这里啦,,更多亲子内容请关注思航趣陪伴后续更新,下期再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