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好爸爸”如何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1)尊重。

  时刻保持平等相处的心态; 不要以家长自居二高高在上; 多鼓励、适当奖励;多表扬,多引导;多身教,少言教。

  (2)榜样、表率。

  孩子模仿能力强,以身作则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3)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

  不要觉得小孩子的游戏无聊、小孩子的想法幼稚、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不去参与其中很难做到内心的交流。

  (4)父爱如山。

  坚强、勇敢、负责,让孩子感到安全、可信赖。意识到父亲是家庭的靠山,心生敬畏。


朋友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的,当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他才能向父母敞开心扉,把他的心里话跟父母说,父母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和他外在行为的内在原因。

在现在的家庭里,有的爸爸总是喜欢以一种严肃的形象出现,他们经常板着面孔对孩子进行说教,希望孩子怕自己,这样自己才有权威。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调查显示,孩子们心目中好爸爸的标准是爸爸不管多忙都陪自己,最关键的是爸爸和自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成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铁哥们。

  老公的家教观念就是不牵引更不牵绊孩子,让他自己看世界,和孩子成为铁哥们。想和孩子成为铁哥们,就要获得孩子的认同感,年龄不是问题,关键的是心态,如果你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童真的心,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就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当然,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建议而不是教训,让孩子看到你慈爱的一面。

 首先:不断学习,了解孩子

  爸爸们也经历过童年,但是时代不同,孩子们所思所想、所说的和所玩的都与以前不一样了。所以,爸爸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找到孩子经常谈论的话题,了解孩子爱玩的游戏,这样才能提升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有条件与孩子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或者说有共同语言。

  其次:和孩子一起疯”

  爸爸和孩子整天嘻嘻哈哈、打打 闹闹、没上没下、没大没小地玩。他们之间没有一点距离感,孩子会觉得爸爸很有亲近感。在没有玩伴的时候,孩子就会找爸爸玩……

  享受过童年快乐时光的你应该明白,哥们就是交情很深的伙伴,经常在一起玩,在一起疯,在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虽然你是孩子的爸爸,但是你依然可以怀有一颗童心,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样会使孩子觉得你和他没有距离感,会觉得你很有亲和力,同时你也会活得更年轻,活得无忧无虑。想要和孩子成为哥们,就要和孩子无话不谈,高兴的事情,或者令人烦恼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你们交谈的内容。如果你能和孩子做到顺畅地交流,那么孩子也会主动把他遇到的开心的或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你,这样就方便了你了解孩子的心理,便于你及时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引导和教育。

  最后:积极帮助孩子释疑解惑

  父亲要学会帮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绪,使孩子有事想对您诉说,寻求帮助或精神支持。在学习和生活上,如果孩子遇到了一些困惑,父亲一定要给孩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尽量帮助孩子释疑解惑,取得孩子的信任。

总之,对待孩子要像对待知心朋友一样,认真倾听,平等交流。这会使你和孩子彼此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使你们之间的感情超出父子之情,因为你们是朋友,是铁哥们。

  


这个话题很大,我试着介绍一些信息供参考。

个人觉得知心朋友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有了信任你们就能够拥有畅通的信息互通渠道,并且会有稳固的沟通机制。例如当你感觉孩子今天心情很高涨,根据你们多年的信息沟通机制,孩子可能会主动跟你滔滔不绝的说明他今天碰到了多么开心的事,而且您也根据这个机制不会急着去问他,故意”等着他跟你说,因为你知道他肯定会跟你讲。


如何建立信任那就是长期接触的自然结果了,这点很难说,只是给您提个醒,避免作出让孩子认为你不值得信任的事。比如你的说到做到,不毁约;你帮孩子一起面对学校的事,必需的情况下,你曾经帮助他解决过难题,例如帮他出谋划策跟小女友”告白(此处开个小玩笑)

只要你经常陪伴他,共同经历一些事情,你们会逐渐达成信任的

###

既然是知心朋友,那么我么就从知心说起吧。

第一、知其所想。孩子想什么,都是从孩子的感性角度去想,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爸爸不要太理性,要回归童年,用孩子的角度去想、去看、去听、去说。孩子都是非常直接的,想什么说什么,对于细心的爸爸来说,想要知道孩子想什么没想象中那么难。当然,如果你是马大哈,又不花时间观察小孩,那问题就变得很难了。

第二、说其所说。孩子经常重复大人的话,也会经常重复自己的话,所以爸爸也可以重复小孩的话。在同样的语境、语调、语速下,孩子会把你当成好朋友。孩子说话比较慢,缺乏条理,跟大人对话基本处于下风,所以经常被逗###

每个父母都期盼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知音人。父母除了要树立自己不仅是孩子的父母亲,更是孩子的好朋友”的观念和要有与孩子平等宽松相处”的态度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孩子的生活。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了解孩子各种情绪反映情况,生活喜好等,这样教育起来便可做到有的放矢。

2、多方面获取的信息。有了准确的孩子信息,可以避免对孩子认识上的主观偏见性,有助于发现孩子身上被自已忽视的问题。孩子最信赖的人是老师,最亲密的人是伙伴。从他们那里获得的信息是父母最佳的选择。

3、争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作为父母在茶余饭后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缩短两代人之间心理距离,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孩子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等。不必处处以长辈的身份自居,否则孩子会对你关闭心灵之门,让你一无所知。

4、及时适度的表扬。以发展的眼光对孩子的昨天和今天进行比较,当父母亲捕捉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时,千万不要吝啬,一定要及时和适度地给予表扬、鼓励及你的搂抱,这是教育孩子的突破口,使他有获得成功的更大信心。

5、亲切、友善地沟通。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那就需要父母抽出更多的时间,在与孩子耐心、亲热地交谈,细致地回答孩子提问及互相沟通,这样孩子有事情、有心里话才会对你说,你才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能使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 要记住,与孩子说话是一种交流和沟通,时间、气氛、态度,都是沟通的必要条件。父母通过与孩子交谈,及时了解与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及对周围发生的事物的反应,同时也把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传达给孩子,从而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价值观,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崇高的理想与追求等。

###

忘掉自己是爸爸,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好爸爸应孩子害怕时,父亲能给孩子带来力量;

孩子孤独时,父亲能陪伴身边带来快乐;

孩子寒冷时,父亲能付出爱,给孩子带来温暖;

孩子遇到困难时,父亲能懂得沟通,成为孩子成长的明灯;

孩子犯错时,父亲能告诉他谁都会犯错,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才是人生的智慧;

……

###

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交流,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强加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