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今天的事把他做完就好了,不要带着那么多的责任感

"

如婴儿之未孩”,这是古字,那个孩是骸,骨骼,你不要把他当孩子,如婴儿之未孩,婴儿是不是很柔软,又没心机,就是说他的骨骼还没长成,还没有我执、我见的时候他是最柔软的。我们的心能不能这样柔软?你一有我执,一有意识形态,那你就很难沟通。

我们当中有很多年轻朋友你注意看看,你要是有你的见解,爸爸妈妈跟你讲,你会怎么样,眼睛瞪一下,我知道了。是不是这种情况,因为你有我执,你有意识形态存在,我要怎么样,有我的想法。那有你的想法你就难过了,你到哪里都难过。你有你的想法你就很容易接受外面的意见,你注意看看,你很难接受家里的意见。因为外面的意见会迎合你,家里的意见会制止你,那当然你要人家迎合,是不是这样,所以你看看,买衣服最多了,你不管到哪个专柜去,他的衣服都适合你穿,没有一件不适合你穿的,但是你要带爸爸妈妈去就遭殃了,没有一件你适合的。

但是婴儿不是,他没有意见,没有心机,没有智巧。你看小孩子,四、五岁以下的叫他拜佛都没有问题,大概七、八岁以后要他拜佛那就注意了,他的我执就起来了,他要不拜,要拜不拜有他自己的主张。那么小孩子到十三、四岁又有一个抗性,要出社会时候又有一个抗性。这个抗性他会一直带着,那必须要到他成熟以后他才没有抗性。什么时候叫做成熟,把心安在道上才会成熟。心不安在道上,你在外面物质界里面你会一再的去尝试,你要尝试什么你都不知道,因为新境界很多,新境界对你都有诱惑。可是你心一安在道上之后你会用道去衡量,去衡量外面的标准,那这个时候道可以取代你父母。但是你假如没有这种认知的话,那你会一直冲突、一直冲突,甚至于到最后父母的遗嘱你也会想说,这老人家的东西把他留着就好了,以后我自己做了,对不对?你还是有你自己的想法,连最后父母的遗志你都不愿意照着把他做好,就是因为我执存在。但是你要是能够安于道上,那就不会了,因为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是不是?

我们再往下看: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这个乘乘兮”是泛泛的意思,我们就是渺渺茫茫的那种状况。乘乘兮,若无所归,我好像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没有特别的目标。众人皆有余”,众人都有很坚定的意志,他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所以叫做若有余。我们现在大概都有那种情况,每天要睡觉,都有一堆东西要准备到公事包里面去,那是还没做完的事,明天要办的嘛,永远有一堆明天要办的。所以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而我没有啊。想想看我们每天都有一堆压力留着明天要做,我告诉你,你有一天你会有哪些东西是没办法去完成的,有没有你想想看,那个一天可能三十年后发生,可能三天以后会发生。你有没有想过?你假如想到,哦,三天以后我那个事情没办法做的话,我看你还是乘乘兮,若无所归”。今天的事把他做完就好了,不要带着那么多的责任感,要不然的话你这日子,每天都有一堆包袱留着,要一直留下去,留到什么时候你不知道,那就是你的负担,而这个负担会很重,会越来越重。

老子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古代的人就有这种状况。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要有五分的福报,做三分事,你就可以说乘乘兮,若无所归”,要有五分福报要做五分以上的事,那我看你到最后还是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因为你没有办法回光返照,你始终会有好多事做不完在等着你,何苦呢。站在人生的立场来看,不要看事业了,不要想说人生什么才有意义了,要在历史上留什么名,你不要以为你是某一号人物了。你是哪一号都一样,反正到最后你就知道。

撷自《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