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为人父母者,大多喜欢责备小孩。
也许你以为我会说:别责备孩子!”
不是,我要说的是,在责备孩子之前,请你读一篇有名的文章:《父亲备忘录》。
父亲备忘录
听着,孩子,我有一些话要说。虽然你睡得正熟,一只小手掌压在脸颊下,你的额头微湿,蜷曲的金发黏贴在上面。我偷偷溜进你的房间,因为刚才在书房看报的时候,内心不断受到苛责,终于带着愧疚的心情来到你床前。
我想了许多事,孩子,我常常对你发脾气。早上你穿好衣服准备上学,胡乱用毛巾在脸上碰一下,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责备你;看到你把东西乱扔,我更生气地对你吼叫。
早餐的时候也一样。我常骂你打翻东西,吃饭不细嚼慢咽,把两肘放在桌上,奶油涂得太厚等等。等到你离开餐桌去玩,我也准备出门,你转转过身,挥着小手喊:再见,爸爸!我仍皱着眉头回答:肩膀挺直!”
到了傍晚,情况还是一样。我走在路上,偷偷观察你。看见你跪在地上玩玻璃弹珠,脚上的长袜都磨破了。我不顾你的颜面,当着别的孩子面前叫你回家,并对你吼说长袜子是很贵的,你要穿就得爱惜一点!想想看,孩子,这话居然出自为人父的口里!
记得吗?就是刚才,我在书房里看报,你怯怯地走过来,眼里带着惊惶的神色,站在门口踟蹰不前。我从报端上望过去,不耐烦地叫道:你要什么?”
你不说一句话,只是快步跑过来,双手揽住我的脖子亲吻。你小手臂的力量显示出一份情爱,那是上帝种在你心田里的,任何漠视都不能使它凋萎。你吻过我就走了,叭嗒叭嗒地跑上楼。
孩子,就是那时候,报纸从我手中滑落,我突然觉得害怕。我养成了怎么一个坏习惯啊!挑错、呵斥的习惯——这就是我对待一个小男孩的方法!孩子,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对你期望过高,不自觉地用自己年龄的标准去衡量你了。
其实,你的本性里有许多真善美。你小小的心灵就像刚从山头升起的阳光一样无限,这可以从你天真自然、不顾一切跑过来亲吻、道晚安的动作看出来。孩子,今晚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在黑暗中跪到你床边,深觉愧疚!
这是一种无力的赎罪。我知道你未必懂得我所说的一切。但是,从明天起,我会认真做一个真正的父亲,要和你结为好朋友。你痛苦的时候同你一起痛苦,欢乐的时候同你一起欢笑。如果说出不耐烦的话,一定会咬到舌。我会每天告诉自己:他只不过是个男孩——一个小男孩!”
我实在不该把你当成大人,孩子,像我现在看到的你,疲倦地蜷缩在床上,完全还是婴儿的模样。记得昨天你还躺在妈妈怀里,头靠在妈妈肩上,我要求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让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法吧!
让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和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了解就是宽恕!
来源:弘德新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