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神经科学证明:好奇心能让孩子更优秀!这两个阶段不能错过

"

最近,兜妈在网上发现了一个萌娃,才7岁的他,就有一个梦想,将来要登上月球!

今年4月,广州7岁的小男孩皮卡开始在家中录制简短的科学实验视频,他的母亲将这些视频上传到网上。

在短时间内,皮卡就圈粉23万,成了一个小网红。

到现在为止,皮卡已经做了近100项科学实验,包括如何制作电风扇,一根棉棒挂铁灯等等。在每个视频中,皮卡都会详细说明其中的科学原理。

很多成年人看了皮卡的视频,都觉得非常有趣,因此送他一个外号——小谢耳朵”,这是美剧中的天才儿童,长大后也是一名优秀的学者。

看过皮卡的视频,不少人都惊叹:同样是义务教育,为什么你这么优秀?

皮卡的父母是如何将他培养成一个小科学家”的?

他的妈妈说:

皮卡从小就对事情很好奇,我对他很宽容。
例如,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用刀,很多父母都觉得很危险,但我尽可能正确地引导他该怎么用,结果他3岁时,切了一盘西红柿给我吃。
我们让他做实验以保持他对科学的兴趣。

皮卡的好奇心从他还是个小孩儿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他对世界的探索并没有受到父母的阻碍,所以他有继续了解科学知识和探索世界的热情。

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他就会爱上探索世界的过程。

不同年龄的孩子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1. 婴儿期

这时,孩子的眼睛会追逐着人脸、声音和新鲜物体骨碌碌地转动,他们会咬手指,啃脚丫,指着玩具瞎叫唤,这都是好奇心的表现。

2. 说话后

这时,孩子们开始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随着心智的进一步发育,孩子还会想知道事物运行的规律,不但会问家长为什么,还要见什么拆什么。

面对好奇宝宝们无穷无尽的问题,以及拆解一切的热情,不少家长都只能举手投降”,表示顶不住”。

孩子问得多了,父母也就疲了。

孩子蹲在地上发现了蚂蚁窝,兴奋地去拉爸爸的裤脚:看!这里有好多蚂蚁!”

而爸爸盯着手机,头也不转一下:嗯,好多。”

孩子问妈妈:天为什么是蓝色的呢?海为什么也是蓝的呢?”

妈妈:问你爸去。”

正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被忽视了,泼冷水,父母没有给他很好的支持,所以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有些家长更是担心孩子会受伤,于是就像随身携带灭火器”一样,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险情”,就往他的身上乱喷。

孩子趴到地上,准备抓一只小虫,马上就被妈妈给拉起来:你这孩子,多脏啊!”

孩子想拿着刀去切菜切肉,马上就被爸爸给夺下:小孩子别动刀!多危险啊!”

孩子一系列的探索行为都被父母给制止,好奇心就自然而然地被泯灭了。


好奇心能让孩子更优秀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爱学习,成绩优秀,但他们却不知道,爱学习与好奇心其实息息相关。

神经科学上有一个实验,科学家们先让参与者感到好奇,然后用磁共振成像仪器扫描参与者的大脑。

结果发现,参与者大脑中有两块区域被激活了,一块是与学习新东西相关,另一块与对奖励的期待相关。

在一个人产生好奇心的时候,他就更容易、更专注地去思考、探索新东西,并获得满足感。

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能给孩子学习的动力,让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爱上学习。

古生物学家邢立达,才37岁就发表了200篇SCI论文,并且因为发现了霸王龙的足迹,而上了新闻联播。

而他认为,正是好奇心才让他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邢立达小时候和大多数男孩一样,对庞大的恐龙很是痴迷,整天缠着他的父母问关于恐龙的各种问题。

邢立达的父母并没有厌烦,还给他买了很多科普书籍,书中关于恐龙考古的故事更是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邢立达高中的时候,他有了科普恐龙知识的想法,父母也很支持他,帮他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关于恐龙科普的网站。

之后,博士毕业的邢立达走上了挖掘恐龙化石的道路,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童年时的一份好奇心,最后居然成了一生的事业。


如何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这是他们的天性,父母要做的应该是正确引导,引导孩子深入探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该如何引导呢?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文迪·奥斯托洛夫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配方”:

鼓励+反问+示范

1. 鼓励

当孩子异想天开的时候,不嘲笑孩子;

当孩子因为好奇搞破坏”时,不指责孩子;

当孩子分享他的发现时,不敷衍孩子。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点鼓励,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他们才能保持一颗好奇之心。

2. 反问

当孩子提出一个问什么”的时候,有时家长不必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可以用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白天没有月亮?”

家长可以反问孩子:

你觉得月亮会发光吗?”
你知道太阳和月亮是怎么运动的吗?”
你觉得在哪里可以了解这些知识呢?”

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家长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找到探索的方向。

3. 示范

一味地看书不能完全掌握知识,有时候也需要亲身实践才能了解。

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去观察,提出问题,猜测答案,并进行验证。

比如孩子好奇影子是从哪里来的?”

光说可能很难解释清楚,父母就可以给孩子示范一下各种有趣的手影,在光影之间,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同时,父母给出示范,也能帮孩子远离各种不规范操作的风险,如刀锋、火焰等等。

面对孩子的为什么,父母也很难答出全部的答案,但父母能做的是,带领孩子一起去寻找。

孩子的好奇心就像一颗火种,如果父母用心保护和引导,火种就能变成火炬,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