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可怕的2岁”,孩子在2岁到3岁时,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我家宝宝进入2岁后,开始到厨房里拿出锅碗瓢盆、卫生间开关水龙头玩水、扯卫生纸,把沙发垫斜推到地上当滑滑梯或者往下蹦,搬凳子爬高去拿他想拿到的一切。
那个可爱听话的小天使怎么变成了令人抓狂的不听话的小恶魔,口头禅是不!不!不!脾气大,得不到或不合意就哭闹、扔东西。父母越讲,他越对着干,让无数父母都是抓狂不已,费心又费力,简直分分钟气得吐血!
其实这都是宝宝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代表宝宝长大啦!喜欢探索、触摸、研究一切他们能够触及到的一切,可他各个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对父母说的有些话也是似懂非懂或者根本听不懂。他既想独立去尝试一切,又有点害怕,需要获得一定的安全感而依赖父母。宝宝这时既需要自主,又需要对父母的健康依赖。父母该如何做呢?
一、自主探索≠放任不管,设立一定的规则。营造与宝宝能力相适应的安全探索环境是关键。
宝宝因为好奇心,模仿父母大人们做一些事情,从而得到父母的肯定,宝宝会更加自信。比如,门要自己关,碗要自己端,电梯要自己按,饭要自己吃,袜子要自己脱。然而父母却觉得宝宝还小,不懂也不会干,或因为有可能的危险而拒绝了宝宝,宝宝当然不愿意就闹脾气。
其实,自主探索让宝宝发现自身的能力,给宝宝信心,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父母允许宝宝探索他所处的环境要适应宝宝能力发展的需要,做好适当的安全防护:比如收起家里的有毒物品及工具(锤子、剪刀等),门窗需安装防护栏,塞住电源插座或者用柜遮挡,贵重或者易碎物品放到孩子无法够到的地方或者收拾到上锁的柜子里,厨房无人进入可上锁。多给宝宝讲安全知识,不要认为宝宝听不懂,父母就不用教,不期望宝宝理解,但相信他终会理解。
父母要设立一定的规则,规则不易多,主要是对于宝宝的安全、健康有威胁的,以及宝宝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不允许宝宝做的,不能给宝宝的。父母要和善而坚定的拒绝。使得宝宝意识到行为的边界感,更利于培养宝宝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多告诉宝宝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比如,不要爬到地上。”不如说你站起来,地上凉会生病。”如果遇到危险或者宝宝能力无法完成的事情,可宝宝就是要做,有些事情,父母可将其分解步骤,让宝宝参与进来独立做一些初级力所能及的步骤,从而培养宝宝的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养劳动技能,有利于培养宝宝的责任感。让宝宝自我能力的发挥得到满足,增加自信。
二、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打≠教,不打≠骄纵,不要给宝宝贴负面的标签。坚守底线,态度坚定但语气温和。
打手、打屁股,或给宝宝贴坏孩子””之类的标签,这些惩罚都不会教给宝宝正确的行为方式,本来宝宝想探索的被不允许,已经很有挫败感了,父母再加上惩罚,他们只能体验到自我能力的怀疑和羞愧。
有些父母说:不能打,说了根本不听,不能骄纵他去做吧,不是气到不行,谁忍心打呀?”可宝宝的成长肯定需要去探索,而宝宝缺乏对冲动的控制,俗话说是记吃不记打,打”他一顿根本不是有效地教孩子的方法。
不如接纳宝宝发脾气的情绪表达,心气平和地告诉宝宝,你是理解他的,多一些耐心跟他沟通,但不行的的肯定不行,即使哭闹也不行。但你会陪在他身边,直到他情绪可以平和下来。
三、教宝宝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对于2岁的宝宝来说,他不懂情绪的表达方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候,父母要帮助宝宝了解情绪,并教他如何发泄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可以给孩子讲解情绪管理方面的绘本、玩情绪管理游戏、以故事的方式给孩子讲述他的事情,引导他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四、父母给宝宝多做单选,适时转移注意力。
父母避免跟宝宝僵持,不如给宝宝有限的选择,宝宝很乐意参与到选择做决定中,这样他会更有自主感,比如该睡觉了,你可以问宝宝:你睡觉前是想看小猪佩奇?还是托马斯绘本呢?”适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他平时喜欢玩的玩具或者新鲜令他高兴的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当面对宝宝叛逆期时,父母更应该多关注宝宝,了解宝宝的内心诉求,接纳孩子发脾气的情绪表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适当的给予满足。同时,给宝宝适当的设定规则,父母要和善而坚定的坚持原则,使得宝宝意识到行为的边界感,更利于培养宝宝好的行为习惯。
你在面对宝宝的叛逆期时是如何应对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谢谢你打开小编的文章阅读,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