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童年是一段旅程,不是一次竞赛!送孩子上幼儿园,你要知道这3点

"

现在的父母都比较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现在竞争很激烈,所以父母们会担心,如果孩子不提早送孩子去上幼儿园的话,以后会跟不上别人,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说每个天真的小孩子背后,都有一群焦虑的家长!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很多父母开始担心一个新的问题:孩子到时候不想去上幼儿园怎么办?于是新手爸妈们开始上网搜索各种育儿大神们写的七招十式”,例如:孩子不上幼儿园?那是你没做好这4件事!”、用这11招,让你的孩子乖乖上幼儿园。”等等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些攻略写得不好,没有用!孩子这在这个阶段处在 秩序敏感期”环境的改变,肯定会出现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的情况,但是我觉得,大家在急着怎么让孩子乖乖去上幼儿园时,还应该要清楚一件事情:幼儿园并不是越早上越好!

幼儿园并不是越早上越好

我们知道有一些爸妈,会急着想让小孩子在幼儿园学拼音、学注音、学算术、学写字,可是这种做法不仅仅是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对越小的孩子其实危害越大!

国外的心理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测试者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一个景象,然后两组孩子,根据听到的内容作画,结果他们发现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基本每一次画出来的画都是相同的,但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画的作品基本每一次都完全不同,所以他们得到一个结论,越早让孩子进入教室学习知识,把而让他们想象力跟创造力越早受到限制!德国甚至在宪法中明文禁止,过早对孩子开发智力,避免他们过早受到思维定式,限制他们未来的想象力!

所以,家长不要急着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害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每个人的起跑的时间和最后的方向可能都不一样,我们违背规律去强迫孩子学习,到最后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跑得快或跑得慢的问题,而是更严重的跑偏或跑错方向的问题!

每个孩子的起跑时间和最后方向都不同

而且教育孩子的形式也并不是只有送进幼儿园一种!在上海,就有一对夫妻,他们没让两个孩子上幼儿园,而是在旅行的路途中陪孩子成长!

不上幼儿园,在旅行的路途上陪孩子成长!

在上海,有一个家庭,一家四口!他们没有急着送孩子去幼儿园,而是不顾亲戚朋友的反对,带着孩子进行为期400天的环游之行!在旅途中,陪孩子成长!他们说:这趟行程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

刚开始,孩子的妈妈也并不支持爸爸,她还是想让孩子去上幼儿园这样才更稳妥,但爸爸和她说:在6岁前,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是可塑的,等到上学之后就是一个机器人,学习机器人!”这番话说服了妈妈,于是他们带着两个孩子,踏上了为期400天的旅程!

他们旅途中,告诉了孩子在上海以外还有很多城市,他们的风俗不一样、习惯不一样,饮食也不一样;他们在旅途中,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气候,温暖、酷烈、寒人;他们行驶到在广西东兴时,带孩子看越南人,对着地图告诉孩子,现在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叫做中国!他们告诉孩子什么是世界!世界就像一栋大楼,而中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大格子!

妈妈这样说:带孩子出来,就是为了增加孩子的成长和见识,成长和见识将让他们孩子带来远超同龄人的格局!这些,在学校是不可能有的,所以她认为,长途旅行是孩子爸爸的梦想,但更是为了孩子!”

最后,当他们被问到:孩子们在旅行的过程中有没有得到成长时。”爸爸分享了孩子的变化,他说姐弟俩(龙凤胎)都很害羞,他们在孩子刚过2岁生日时,第一次带孩子去短途旅行,去了比较近青岛湖,当时姐姐娇娇连下车都不敢,还要妈妈抱!后来等到了3岁,带他们去西藏时,两个孩子已经会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且过程中他们会自己上厕所、自己收拾被子、自己铺床、自己吃东西,独立性非常的强!这也印证了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只选择去幼儿园,相信这对上海夫妻带出来的两个孩子,未来也一定不比那些去上幼儿园的学生差!

孩子去幼儿园真正要学什么?

当然,我们大部分的人没有办法向这对上海夫妻一样,开着房车,带着孩子进行400天的游学。更多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送孩子去上幼儿园,我也只是希望通过前面的内容和故事提醒各位家长,我们送孩子去上幼儿园,不应该只关注孩子认识了几个新字、会了什么拼音,我们更应该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习惯、生存能力、学习兴趣!

|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第一个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因为一个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所以我觉得好习惯养成,是爸爸妈妈跟学校最主要的核心任务!

曾经有一名诺贝尔奖的得主,记者访问的时候问他说:你一生中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在什么时候”他回答记者说:是在幼儿园”,他说在幼儿园时老师并没有让他读书认字,而是教会他把自己的东西跟别人分享;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诚实不撒谎,做错事情要改正;教会他欣赏大自然很美,带他们仔细的观察它,老师帮助他养成了正确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

可以看到习惯对于孩子成长和未来成就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家长和学校早期应该重点去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样他后面的学习和生活自然就很简单了,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大之后再去要求他们,因为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培养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 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第二点是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你知道在德国3~6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嘛?他们会去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局,学习如何灭火跟躲避火灾;参观邮局,去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寄出去的;他们会坐捷运跟公车,然后熟记每一条回家路线;他们会参观图书馆,学习借书、还书这些事情;他们还会跟老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

可以看到在德国的幼儿园,他们重视的是孩子的生存能力,所以3年过去,德国的小朋友会学会自己修理自己的玩具、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自己搭配衣服、制订计划、整理东西,甚至 还会自己找警察!

而在我们这,孩子恰恰欠缺了这些能力,因为我们家长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所有干扰我们都帮助他解决掉了,这导致了很多孩子直到上了高中甚至出了社会,还会乱丢东西,不好管理时间,缺乏了基本的生活能力!

培养孩子生存能力

|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最后一个就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是对学习本身,他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我觉得在孩子成长阶段,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跟求知欲,是非常有益处的。

我曾经看过一个作家说:如果你要孩子去接受什么,就想办法去诱惑他,如果你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所以如果我们想孩子热爱学习,我们就用乐趣去诱导他们,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用学习的枯燥去强迫他们,只有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对于获得丰富的知识,他有一种内在持续追求的渴望,你的孩子才真的有可能学好!而且持续保持一个优秀的成绩!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结语:

童年是一段旅程,不是一次竞赛,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请多陪孩子走一段路,多看一处的风景,因为这一些才是滋养他们生命成长最强大的力量!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玩耍比学习重要、体验比思考重要、户外比室内重要、听故事比阅读更重要、示范比说教重要、家庭比学校重要!

作者|@水Mu育儿声明|文章为原创,版权归本人欢所有,迎人个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