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40年改革开放收获了巨大成就,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生活中,经常会经历这样一些时刻,孩子们会问家长一些关于财务的问题。比如:妈妈,我们家有钱吗?”爸爸,为什么花花家的房子比我们家大?”妈妈,我们为什么不买这架更漂亮的钢琴?”如果你想模糊处理,说出例如妈妈没有钱”这样的话,孩子可能还是会疑惑地提醒你:妈妈,你用手机买点钱不就行了?”
孩子那天真的眼神、可爱的话语,不禁让人莞尔。但笑一笑,这对话就结束了吗?显然不应如此。明智的父母们,正是应该抓住如此宝贵的机会,为孩子答疑解惑,向孩子普及一些诸如钱从哪儿来”用钱能做什么”怎么才能拥有财富”等的小知识,少儿财商教育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开始了。
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
现如今,羞于与孩子聊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如何在当今社会创造财富、运用财富已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必不可少的话题。
从目前已有的一些数据来看,我们对钱的认知程度远远没赶上我们发展的速度。2011年,中国平安公司发起了一项有关国人财商状况的调查,该调查报告表明,中国人财商指数是60.1。在该调查中,财商指数由财富知识、财富行为、财富态度和财富性格四个因素组成,其中得分最低的是财富知识,仅为45.9分。同期的另一项调查发现,90%以上的大学生对潮流、明星、各种国际品牌都非常熟悉,但却几乎没有理财、财商的概念。
2017年芝麻街工作室联合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了面向全国的家庭财商教育调查,此项《中国家庭财商培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家庭财商教育起步很晚。
即使在大众对于财富的话题越来越关注的今天,我国父母和家庭仍普遍对儿童的财商教育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且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方面是财富知识的缺失,一方面是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去面对,孩子对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成为了他们在未来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财商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家长,我们同样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对于财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培养起相关的能力。
少儿财商是什么?
什么是财商?现如今,各国都很重视儿童早期的财商教育,财商被研究者定义为认知、获取和运用财富的能力”。事实上,少儿财商不仅仅指培养孩子的挣钱和花钱的能力,还包含了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财商是一种价值观
从宏观上来说,财商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它涉及我们如何看待钱。钱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认可从何处挣钱?我们决定将钱花到何处去?而追本溯源,这其实是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背后深层次探讨的话题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会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才能实现幸福人生?
一个人的价值观、财富观决定了他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他的成就能够到达怎样的高度,他会在多大程度上做利他的事情。别人为了感谢我的父母,给我的红包我可不可以接受?我是用压岁钱买一个芭比娃娃还是去做慈善?钱是不是越多越好?这些问题不一定有标准答案,但我们需要从小就和孩子探讨。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命题。
●财商不仅仅是存钱”
大多数人听到财商后,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大概就是理财”。而普通人最熟悉的理财方式就是在银行存钱。财商就是存钱的能力吗?其实并不全是。存钱只是财商中的一小部分。财商既包含了对财富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了如何获得它以及运用它。
从2015年开始,芝麻街工作室携手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在中国开展了家庭财商培养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我们向孩子们传递了丰富的财商内容,包括认识工作的价值、负责任且有效地使用金钱和资源、自信地做出明智的财务选择、自我调控以达到目标,等等。从效果上来看,财商培养不仅仅能帮助儿童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并且对儿童未来的成长与成就也有重要帮助。
培养少儿财商,先学会区别”
懂得了少儿财商的概念,知晓了培养少儿财商的必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财商呢?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和实践总结,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明晰以下几种区别”。
●区别需要”和想要”
关键词:懂得取舍
财商是一种能力,当我们想提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的时候,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帮助孩子构建心中的梦想,帮助孩子树立目标。每个人都需要树立努力的方向,当我们有梦想的时候,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儿童的梦想非常珍贵,同时又具备很大的不确定性。孩子们经常变换想法,或者会定一个非常遥远的目标。这个时候正好是我们引导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时机。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将遥远的目标具体化,化解成一个一个小的阶段性目标。也就是一起确定一个小目标,由此,来帮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学会为自己制定可行性目标。
对于孩子来说,学会放弃和坚持都是不容易的。而财商教育中,我们可以设计或者直面很多涉及取舍的场景。帮助孩子区别需要”和想要”。比如,在带孩子去超市之前,先和孩子一起做好采购计划,等到了超市,就可以尽量避免冲动消费。这不仅仅是节约了开支的问题,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有些东西是我们必需的,而有些东西虽然是我们非常想要的,但可能近期并不是必须要占为己有的。
在这些和财商相关的场景中,孩子们懂得了取舍,能逐步建立起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区别即时满足”和未来更大的收获”
关键词:自我控制,延迟满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会昌教授曾经非常形象地打过比方,一个孩子如果要发展得好,需要我们好好引导孩子内心那两颗珍贵的种子:一颗是自主性的种子,一颗就是自控力的种子。
当孩子确立了可行的目标以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又涉及很多能力。其中就包括了计划是否有可实施性、是否能坚持、是否能抵制诱惑等。著名的心理学棉花糖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那些可以用各种策略实现延迟满足的孩子们,在将来获得了更大的成就。
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不仅是自然成熟的一种表现,也与孩子当下熟练运用的抗干扰策略相关,这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帮助孩子的部分,我们可以给孩子展示更多未来的可能性,让他们看到未来更大的收获,从而舍得放弃眼前的小收益。
●区别个人能力”和资源管理”
关键词:问题解决
财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包含了你如何看待个人能力,以及资源管理的能力。我们知道,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那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是埋头苦干,还是抬起头找一找有没有可以帮助我们的资源?
如果能整合身边的资源,那么就可以更大程度地产生良好的效益。这就是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资源,不单纯是指钱,也包括了我们身边所有的支持系统。善于调动帮助我们的力量,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想事情。这也是财商的具体表现。
厘清误区,少走弯路
少儿财商教育在国内尚处于起步期,还没有特别普及,在实际操作上有可能会遇见一些常见的误区。为了让孩子们都能接受到更好的财商教育,我们迫切需要厘清这些误区,少走一点弯路。
●误区一:财商教育=理财教育
财商教育的内涵很丰富,而理财教育比较单一。对于孩子来说,对财富的认识、增长财富的手段、管理财富的渠道都是需要学习的内容。而理财只是相对具体的其中一环,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较遥远的一个概念。有过理财经验的成年人相信都会有所体会,理财其实需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知识。而对于孩子来说,他的背景知识还没有那么丰富,此时跟他谈理财,他可能完全无法理解,甚至就此对于其他相关内容也都丧失了兴趣。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小问题上来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比如,学习认识钱币、妥善处理自己的旧玩具、列举外出旅游需要的物品清单等。
●误区二:给钱干活”也是财商培养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回报”的意识,付出相应的劳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确实是财商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很多家长的困惑在于,如果让孩子干家务是不是也得给钱?什么时候该为孩子的干活买单?孩子洗碗我付了钱是不是才叫财商培养?
事实上,让孩子了解付出才有收获,这是对的,但是在家务活上,绝对不是按劳取酬的地方。在家里,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付出劳动,如果在家里洗个碗都要付钱,那这笔账真的可以和孩子好好算一算了。家长有抚养的义务,孩子也有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义务,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做出贡献,而这份亲情是不能简单地用小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来衡量的。
●误区三:财商培养会带来富裕病”
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言论,叫做富养女儿,穷养儿子”。似乎我们得从小培养小公主,让女孩儿穿漂亮的衣服,从小出国旅游,对钱不要有什么概念,这样长大以后才不会被金钱诱惑,这样的富养才是好的财商教育。然而,在这样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很多孩子都患上了一种时髦的富裕病”,表现就是他们会认为我已经什么都有了,我为什么还要努力?”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深的迷茫的无意义感。
孩子们在欲望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失去了对生活意义的追寻。我们不是要教孩子计较钱,而是要让孩子看到财富的价值,以及我们如何努力才能获取财富。这种努力是有意义的,是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这是我们要进行正确的财商教育的地方。
●误区四:用谈大道理”教孩子理财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他们特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所以当我们与小朋友打交道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去和他们进行沟通。在教学当中,也需要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用过于宏观的大道理去教孩子,无论是财商教育,还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其实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可以试着在教学中多运用一点心理学,比如我们在给学龄前的孩子讲取舍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一起去进行丛林冒险,让孩子们从我们准备好的选项里选择他要带去冒险的物品。然后,我们会有目的地告诉孩子们:可是因为物资有限,我们只能带6件东西,请去掉多余的物品,告诉我你们的选择吧。”这个时候,孩子们就要进行艰难地抉择了。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会去衡量必需的和次要的,懂得有舍才有得。
这就是儿童化财商教育发挥作用的高光时刻。
●误区五:哭穷”教育限制孩子花钱
当孩子一定要你给他买限量版篮球鞋,或者要和同学出国旅行的时候,你觉得有困难,一时不能满足孩子的心愿,你会如何和孩子说?会告诉他家里没钱”吗?有的时候,直接告诉孩子经费不够是一件很真诚的事情,但是不能总用哭穷”的方式来敷衍孩子。
当我们决定诚恳地和孩子谈论经费不足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其实还可以再多想一步。我们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你为什么想买这双篮球鞋?如果现在我们没法买,我们是不是可以设置一个购买计划,这样,过段时间就可以买到了。要不要再比较一下其他品牌?等等。
限制孩子花钱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消费观。钱是流动的,宜疏不宜堵,只是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将钱花到合适的地方。
总而言之,目前少儿财商教育已经是全球都很重视的一门综合教育。它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攒钱、如何花钱,更在人生规划、获得幸福感这样的重要话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提升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
(作者为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秘书长,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