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性别,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已经决定了,虽然惊喜总是留在妈妈被推出产房的那一刻,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在孩子出生前就预知了孩子的性别,可能最终的结果不如人意,但是作为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都少不了爸妈的疼爱。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父母其实早已经接受了孩子的性别,但是有些孩子却对自己的性别产生了疑问,我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就分辨自己的性别了,但是往往有少数的孩子不能分辨自己的性别,甚至不敢直面自己的性别,觉得自己应该是另一种性别。
这类孩子出现的症状称为性身份识别障碍”,就是对自己的性别不满甚至产生厌恶,除去一些先天性因素以外,孩子后天出现这种问题多半跟父母的不正当教育有关,有时父母的一个小心思引出孩子大问题。
女孩当男孩,男孩当女孩
如今重男轻女的思想虽然不断改善,但是还是有些父母思想老旧固执,觉得自己就应该有一个男孩(女孩),然后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想象中的性别来培养,女孩当男孩养,男孩当女孩养,殊不知自己一点小心思却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当孩子真正能分辨出自己的性别时,却因为长时间的行为习惯不能改变,然后产生排斥自己性别的想法。
家庭环境因素
自国家允许生二胎后,很多妈妈也相继怀上了二胎,无非也是想儿女双全,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是家庭环境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二宝落地,二宝的日常开支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怎么办?一切从节约出发,能用大宝的就用大宝的吧,什么衣服、玩具,只要是能用的,都给二宝留着。
不得不说,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做的,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妥,但是因为大宝和二宝性别不同,二宝长期穿大宝的衣服、玩大宝的玩具,多多少少会让二宝的性格产生一些变化,比如本身二宝是个男孩,却经常玩一些毛绒玩具,会让二宝变得像大多数女孩一样安静,经常穿姐姐的衣服出门,会被别人误认为是个女孩,然后说这个小妹妹长得好漂亮,长期如此,对二宝的性别认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实很多孩子成长的路上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是性别身份识别障碍”,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症状时,父母首先应该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不要在孩子身上找客观原因,只要教育得到,孩子也能及时纠正自己的认知,孩子也不必承受性别认知错误带来的不必要伤害。
今日话题: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你觉得有道理吗?
关于孩子成长的知识和经验,我会每天更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欢迎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