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自从孔子开始,"礼"字便在华夏流传,并且成为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讲礼貌的人一般都非常受欢迎,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为了培养好孩子的性格,所以大家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导孩子要讲礼貌。不过学礼貌固然重要,下面这三种礼貌,千万不要压着孩子学。
因为孩子小时候判断力还不完全,常常会曲解意思,造成错误的判断,养成不良的性格。
举个例子吧,孔融让梨是自古以来的美谈。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要求大一点的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邻居家就有两个孩子,邻居也是常常压着大的,让着小的。
本来没啥事,但是时间一长就不好了,孩子都还小。大点的孩子觉得母亲偏爱弟弟,什么事情都让着他,于是就就觉得自己的母亲不要自己了,便开始了离家出走。
家长非常着急,找了一天一晚才找到,幸好没有被别人拐了去。从这个例子来看,有的礼貌,还真的不能让小孩子学,尤其是下面三种。
1、 利用年龄压制孩子
上面已经和大家讲过了,孩子小时候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如果你强制着他让小的,那么孩子还有可能觉得你不爱他。
所以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的话,一定要公平对待两人,这样子两个孩子才能在家庭当中健康成长。只有比较公平,才能不会让两个孩子尊重对方,不会彼此交恶,兄弟团结,姐妹齐心。
2、 强迫孩子和别人交流
见长辈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仪。如果孩子比较外向,那么让他打招呼也没有什么事情,不过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外向的。
有的孩子就是怕生,即使是自己的长辈,自己也不愿意喊。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强迫的话,会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在孩子叛逆期的话,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厌恶心里。
小时候孩子不打招呼其实也没什么事情,毕竟还是个孩子,亲人也不会说什么,等到孩子长大之后,自然就懂得这些礼俗了,所以不必强迫孩子打招呼。
3、 谦虚面对别人的夸奖
谦虚客套东西,自古就流传了下来。既可以说它是一种礼貌,同时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病根。举个礼貌吧,比如说自己孩子非常乖。
但是等到别人家长前来夸赞的时候,做家长的肯定不能说自家孩子乖,一般都是客套说:"没,他淘气着呢"。
这句话如果被孩子听到的话,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会导致孩子直接变的淘气。虽然我国是礼仪之邦,但是在教孩子礼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看场合,看自己孩子的性格。
如果强压着孩子学习这三种"中国式礼貌"的话,不仅不会让他变得礼貌,可能还会相反。其实学习礼貌不必着急,在孩子上了社会,经历过风雨之后,自然就会懂得这些礼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