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这些习惯?8个清华学生必备,北大却没有

"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当我们用语言去给孩子解释一个概念或阐述一个过程时,并没有那么容易说清楚,但是换作图形来表示就能变得直接易懂。

比如,在和孩子聊到一个植物的生命周期时,如果我们给孩子传达的仅仅是言语上的先......再......然后......”,想必Ta会一脸懵逼,而且也不愿再听你讲下去。

但如果换成下面的图画形式,相信孩子的接受度会大幅提升。


再比如之前看《妈妈是超人》,黄圣依得知安迪要回幼儿园参加一个演讲活动,便问安迪准备怎么讲,可安迪却是满脸疑惑。

于是黄圣依就拿出纸、笔画了一会儿,简单易懂的图形,再加上少量文字的标注,瞬间让安迪豁然开朗。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是什么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答案就是今天小迈思要与你们聊到的:思维导图。

印象里,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图形思维工具,似乎并不适合孩子来学习。但只要掌握了其中的精髓,它就会变得非常简单,而且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将主题关键字与图像、颜色、文字等建立记忆链接,以帮助理清思路、形成知识体系。

目前,思维导图有两种:

一种是美国教育改革家David Hyerle发明的Thinking Map;

另一种是英国记忆力之父”Tony Buzan发明的Mind Map。

对于刚开始练习思维导图的低龄儿童来说,建议从Thinking Map开始,到9岁左右再学习Mind Map更加合适。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孩子的影响,是整体思维的提升,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从整体到局部全面理解和记忆所学科目的知识体系,更快更牢的领会新知识和复习整合旧知识。

2.孩子们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快速地理解和背诵课文,理清解题思路,列出写作提纲等。

3.除了学习,思维导图还可以应用于孩子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沟通、演讲、规划、回忆、决策等。


总之,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有序、全面且细致的观察、思考、分析理清思维,并学会独立思考。

其实,在国内,思维导图已经不算新鲜事物,相当多的学霸以及教师都会在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

在国外,它更是受到欢迎,比如新加坡教育部已经将思维导图列入小学的必学技能之一,而美国很多老师也将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入平时的幼儿教学当中。


种种迹象表明,思维导图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比拟的。

几岁开始学习思维导图最好


其实,学习思维导图对孩子的年龄并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孩子能拿笔画图就可以。

不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思维导图的重心存在差异:

3-5岁的孩子,最主要是用思维导图帮助他们理解概念,产生联想。比如身边熟悉的人或者事物,比如刚学会的数字、字母等。

而6-7岁的孩子,则更侧重于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比如进行深入阅读,建立时间、次序观念,进行主题分析等。

最适合孩子的思维工具 —— Thinking Map


在文章开头我有提到Thinking map,这里重点来说一下。

它包含了八种类型的思维图,这八种图也是对应了人在思考的时候的八种思维过程,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写作、数学、逻辑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每个图我都举一个例子,看完你们就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了。

1、圆圈图 Circle Map

圆圈图主要用于帮助孩子定义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点子。它有两个圆圈,里面的小圈是主题(关键词),外面的大圈用来记录和主题相关的东西。

这是帮助孩子打好写作大纲的好方法。


比如用圆圈图表示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此整理下来,相信孩子也能侃侃而谈了吧~


2、气泡图 Bubble Map

气泡图通常用于定义事物的属性或相应的联系,这在孩子写作或者表达的时候,能够增加他们对于一个事物描绘的深度和多样性。


比如,可以让孩子用气泡图来描述苹果的特征,而随着词汇量的逐渐丰富,小气泡”也会越来越多。

3、括号图 Brace Map


括号图能帮助孩子理解主题和其属性的联系,它通常用于分析一个事物的结构,可以清晰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是现在很多学生常用来记笔记的方式。

在图的左边写上主题,然后放一个大括号,囊括这个主题的主要部分,之后对每个部分用一个括号再描述细节。


比如一个雪人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4、树形图 Tree Map

如果想学分类,那么树形图无疑是最佳选择,物品可以分门别类地在各个主题列出来。

比如,让孩子用树形图给动物分个类吧。


5、双气泡图 Double Bubble Map

如果你有两个主题,涉及两个主题的关联和比较,那么就需要这个双气泡图了。这样的好处就是,两个主题有什么共性和差异就能一目了然。

比如,对地铁”和公交车”这两种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比较分析:

6、流程图 Flow Map

流程图是平时经常会用到的一类,它描述了一件事情的先后顺序,非常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缜密性。

比如最简单的,对时间的规划:


7、因果图 Multi-Flow Map

这个图的流程一般是先定义引发事件的原因,最后是事情发生的结果。它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一件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让他们思索其中的对错。


比如,长蛀牙的原因是爱吃甜食、刷牙偷懒、不注意口腔卫生,而这些都导致了右边的结果。

如果在生活中也让孩子做这样的分析,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8、桥型图 Bridge Map

桥型图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关系,在图的最左边,描述主题,右边分别列出各个相似主题的名称和描述。桥型图是用来做类比的好帮手。


比如,当孩子问你为什么要给平板电脑充电”时,你就可以画出下面的桥型图,孩子肯定会秒懂的。



上面的8种类型只是一个简单的分享,更重要还是在生活中不断练习,比如当孩子理不清题意时,或者在写作、演讲之前,甚至在平常的亲子共读中,我们都可以试着让孩子多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不仅是孩子的一个学习工具,如果他们能够掌握这样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效率都会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