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阳妈妈原创文章,欢迎评论转发

朋友过生日,点了份糖醋排骨,被孩子霸占着,不让大家吃,朋友尴尬得不知所措,突然觉得自己的教育特别的失败。
我们经常感叹:我们把所有好的都给了孩子,孩子还是这么自私。
殊不知,养一个自私的孩子,是从好吃的只给他一人开始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刷暴朋友圈:
一个奶奶带着孙子到一家牛肉面馆吃面,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奶奶在端面的时候,直接把所有牛肉都夹到了孙子碗里,才把面端到孙子面前。
孙子盯着奶奶的碗,皱了皱眉头,奶奶,你今天怎么没将牛肉给我?”
奶奶说自己的牛肉已经在端来前都给他了,但孙子不信,大喊大叫,说奶奶把牛肉藏起来了,把筷子伸进奶奶碗里乱扒一通后,没找到肉,就生气地把面打在地上,奶奶想再买一碗面时,店主拒绝了他们。
店主不愿意再卖第三碗面给他们,是希望奶奶不要溺爱孩子,但是,孩子的父亲气呼呼地来了,要了三碗面,将其中两碗面的牛肉全部夹到了孩子面前。
恶狠狠地对老板说:我给钱买的面,我爱给我儿子吃就给我儿子吃,现在我们还不想吃你的面了!”
说完,往每个碗里吐了口水,甩下100元,拉着孩子走了。
这位父亲,震惊了无数家长,但这位奶奶,也警醒了我们。
曾几何时,我们不想溺爱孩子,也知道溺爱孩子的后果。
但又曾几何时,我们却在不知不觉地溺爱着孩子。
或许,我们不会像那位父亲那样故意溺爱孩子,但我们却常常一有好的,就习经为常地全部留给孩子了,就像那位奶奶把牛肉都给孙子那样。
这种情多了,孩子当然习惯性地想到的是自己,也就养成了自私的品格。
细思极恐,我们不知不觉地正在走我们厌恶的路,正在以爱的名义,地把我们的孩子推向自私的深渊。
我们用我们无私的爱,正在养一个自私的孩子。


我们这一届的父母,为了孩子,先不说辅导班、学区房那种人生大事,就是吃穿用度,那也是拼得不要不要的。
50一斤的大草莓,孩子看得流口水,网上的文章也说了,要满足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要不长大了都觉得自己配不上拥有好东西。
网上还说了,一斤买不起,那就买一两,哪怕就一两个,给孩子偿偿也好,让孩子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本来还犹豫要不要买,也拒绝了孩子的谗,看完这样的文章,果断买半斤,八九个,三十多块钱。
自己舍不得吃,全给孩子,看着孩子嘴角流出来粉粉红红的汁,都恨不得扑上去吸溜着舔干净。
然后,100一斤的车厘子又出来了。
不等孩子要,为了那句你值得拥有这世上最好的”,看看钱包,也不是穷得100都没有,买了整整一斤。
这么贵的车厘子,自己硬是不舍得吃一颗,老公忍不住偷吃了一颗,你急得大吼给孩子的,你怎么这么谗”。
于是,老公低着头,红着脸,好像愧对了孩子。
孩子有他妈这句话,得意地看了老爸一眼,吸溜声儿更大了。
再然后, 60一斤的红提,真甜,孩子爱吃,买半斤,洗的时候不小心掉一颗到水池。惊喜无数,总算有个理由偿偿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捡起来塞进嘴里。
但是还是被眼尖的老公看见了,不是说孩子的吗,不让我吃,你自己偷吃”。
自从有了娃,水果买得比以前多,比以前贵,但我们却基本不吃水果了。
带皮的,我们吃皮,带核的,我们啃核,不带皮不带核的,我们吃孩子吃不下的,孩子吃不够的,我们吃孩子掉地上的。
习惯了大草莓、大樱桃都自己一人吃的孩子,
我们偶尔吃一颗,被他发现了,他嗷嗷叫着这是他的,不能吃他的。
后来,只要我们买好吃的,在孩子眼里,都视为是他自己的,谁也不让吃。
牛肉面男孩,就这样被我们一不小心养成了,我们却全然不知。


我们是不给孩子买百八十一斤的樱桃了吗?
当然可以买,同样,网上的文章说得也没错,买不起一斤,那就买一两,不过,这一两,不是全给孩子吃,而是分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
三五颗大樱桃,一人一颗,或孩子多一两颗也可以,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所有的吃的,是全家人的,不是他一个人的。
哪怕就一颗草莓,也先给爸爸妈妈来一小口,然后再自己吃。
不要觉得这么贵的东西,不舍得吃,便拒绝了孩子的分享。
孩子分享的时候,不管多少,不管多贵,请我们都高兴地接受,并赞扬他的乐于分享。
同事小李虽然家景不富裕,孩子想吃那些贵的水果,小李也豪不犹豫地买一点,每次买十来元的,数量不多,或许一两个草莓,或许三五颗大樱桃。
小李爱孩子,但却从不让孩子吃独食,一两个草莓,也是让孩子先给爸爸妈妈分一点,然后再自己吃。
一次,和小李带着孩子一起吃饭,孩子的菜先上来,他自己偿了一口,说很好吃,要妈妈先吃一口,自己才肯吃。
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涂上什么样的色彩,纸上就开什么样的花。
付出爱的时候,记得教孩子怎样去爱人,怎样去回应你的爱。
孔融让梨,流传千古,既是我们对会分享的孩子的肯定,也是新世纪的孩子们一样需要学习的精神。
不要揣摩孔融是不是发自内心地让梨,也不要觉得孔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就是吃亏。
那些把分享内化了的人,每一次发自内心的分享,收获的不只是别人的喜爱和尊重,更多的是内心的愉悦。
无心养一个自私的孩子,就要有心不让孩子从小吃独食。
分享,从食物开始,从家人开始,一个懂得分享的孩子,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如果,你是那个把好吃的都给孩子一个人吃的家长,
如果,你在给孩子开小灶,
如果,你把碗里的肉都夹到了孩子的碗里
我们都是无心溺爱孩子的家长,只不过,我们习惯地把好吃的都给了孩子。
现在,就请我们停下手中的筷子,把好吃的让孩子先给其他人分一点,告诉孩子,家里的吃的,是我们每一个成员的。
长大了,他们才知道感恩父母,乐意与他人分享,才不会伸手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便大打出手。
心理学家钱志亮说: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懂得自私自利。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用无私的爱,给了他们理所当然,坐享其成的错觉。
"喵阳妈妈,每年100+本重度阅读者,热爱生活,记录家庭、育儿路上的喜怒哀乐,分享育儿好方法,好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