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人家孩子”成“起跑线”标准|孩子一直输在父母的攀比心上

"别人家孩子”成起跑线”标准|孩子一直输在父母的攀比心上

01 别人家的孩子”逐渐成了起跑线”的标准

中国新闻网在微博上针对快去学习”,看看别人家孩子”,真没用”,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这几句父母经常教育孩子的话开展了投票活动,选出大家最讨厌的一句话。

27.6万人中,有12.7万人都将最讨厌的一票投给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不少父母总是拿别人家孩子”作为对比,在韩国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此类语言其实已经归纳到精神虐待中了。

它给孩子带来的不是鼓励,而是压抑。

梁素素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刚出生就被妈妈拿来跟别的孩子比谁先会走路、谁先会说话。

另外为了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刚上小学,妈妈又逼着素素吃各种脑保健品。

初高中梁素素也从未有过完整的周末,所有的假期时间几乎都在疯狂补课。,只为了妈妈那句不输在起跑线上”。

最终梁素素因难以忍受父母的逼迫和控制,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

不仅仅是梁素素,还有很多小朋友也逐渐迷失在别人家孩子” 里。

别人家的孩子”本应该是让孩子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却逐渐成了父母们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标准,何其可悲!

父母们都在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孩子真的是输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上吗?

别人家孩子”成起跑线”标准|孩子一直输在父母的攀比心上

02 孩子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父母的攀比心上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考试结束后最害怕什么?

有人说是考试成绩下来的那一刻,但更多的人说是害怕考试完开家长会。

为什么?

因为一个班级中优秀的孩子只是少数,大多数家长在开完家长会之后总是以别人家的孩子”为对象,指责自家孩子这里那里不行。

所以一到开家长会,许多孩子都战战兢兢的。

其实孩子并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父母的攀比心”中。

父母不甘心提起自家孩子没有拿得出手的,于是盲目跟风,看见别人家孩子报什么就给自家孩子报什么。

也不管自家孩子能不能接受,感不感兴趣。

我曾经就接触过这样一位宝妈,她说同学聚会的时候,别人家一提就是钢琴,画画等等,自己家孩子什么也拿不出手,所以她回去之后一咬牙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班。

什么钢琴课,画画课,主持课,模特课,舞蹈班等等,只要是别人家孩子提到的,她就给自家孩子报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后来,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舞蹈课没有兴趣,主持课也被老师委婉劝退,到现在也只剩下画画课孩子还能坚持。

我愣住了,只问她一句:是因为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是说不想在朋友面前提不起面子?

她没有回复。

很多父母给孩子报课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炫耀。

曾经看到新闻:6个月大大婴儿到早教课学爬”;6岁孩子同时上6个培训班;7岁孩子报10个兴趣班等等,现在的教育怎么了?

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别人家孩子”成起跑线”标准|孩子一直输在父母的攀比心上

03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董卿说过:你想要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成为什么样的人。”

之前看过这样一个场景:父母希望孩子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于是拍着孩子教育他去把地上垃圾扔进垃圾桶,而父亲这时却转身朝地上吐了一口痰。

父母理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自身教育孩子,而不是一边教育孩子,一边自己失了行为。

《银河补习班》中,邓超爸爸坚决不让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而是选择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儿子当榜样,用陪伴和爱引导了宇航员的诞生。

父母教孩子用什么样的方式看待世界,未来,孩子就会用什么方式来看待自己。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别人家孩子”成起跑线”标准|孩子一直输在父母的攀比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