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育儿:走得太急,孩子的生命就变得短暂

"

多多是我老同学的女儿,现在四岁半,正在幼儿园里上着中班。因为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所以我老同学这爸当得分外用心,整天想的就是怎样才能把女儿培养得更优秀。

有一天,多多爸找到我诉苦,他说:多多不喜欢叫人,不管是家里来人,还是在路上碰到认识的,她基本上都不会主动开口跟人家打招呼,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们家缺少教养,没素质呢。这可怎么办呢?”

多多爸我很了解,夫妇俩都在事业单位上班,待人有礼。在教育孩子上,他俩肯定是称职的,平时也没少花心思。和他约了一个时间,挑了一个晚上,我去了他家作客,也顺便看看多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一进门,多多爸就跟女儿说:多多,爸爸的同学来了,快喊叔叔。”

正如意料之中,多多没有叫我,反而因为我的到来,她明显地往妈妈身我是个靠近。我目光转移到别处,随口轻声地问了一句多多怕生人吗?”多多妈点了点头。

一般说来,家是孩子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在家里遇见生人,跟在外头遇见生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他们在家,并且有爸爸妈妈陪同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像多多这么怕生的。”看着依然腻在妈妈胸怀里面的多多,我跟多多爸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多多爸很直接地问:多多为什么会如此地缺乏安全感呢?照理说,不应该啊。”的确,一般情况下真的不应该。他们家境也算殷实,加上多多奶奶,一家四口人,相处融洽。

我看着多多爸,忽然想到了什么。

我和多多爸相识于高中时代,这家伙一直都是急性子。不管学习还是工作,效率特别高,我想:他在教育多多的时候,是不是也还那么急于求成呢?”

我在他家待的三十分钟里面,多多一直都只是在跟妈妈玩,没有走近爸爸一步。我问:你这当爸的,有没有揍过多多?”

我这边刚说完,多多妈马上把话接了过去。他何止揍过?多多不肯自己吃饭,他还把人和饭一同送进厕所,不吃完还不准出来!而且不止一次!”

我笑着问多多爸:嫂子说的都是真的吗?”

多多爸略带苦笑地说:是真的,是真的。”

我问:你们平时一进家门,多多会主动打招呼吗?”

多多爸说:除了不叫我,她妈和她奶奶都叫,而且跟她俩很是热乎,一进家门就跑到跟前,又抱大腿又拿鞋子。”

我问:多多是怎么评价你这个爸爸的?”

多多爸说:她说奶奶妈妈都是好人,我是坏人;她也会说爸爸好凶;还有爸爸你太恶心了。”

我停顿了一会儿,说:那你现在知道多多为什么不叫你了吧?”

多多爸说:这个我大概知道,因为我打过她。可她为什么也不叫别人呢?即使幼儿园那些熟悉的老师,和别的小朋友相比,她也不敢完全放开地去问好。 ”

我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与性格,很明显,多多身上更多的是属于粘液质,这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家长要有区别地对待孩子,也要有区别地要求孩子。或许在你看来,张开嘴巴跟人问好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但对现在的多多而言,却说一件为难之事。”

我继续问多多爸:在你心里,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女儿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胆小的孩子?”

多多爸很肯定地点头,说:是啊,根本不应该。物质上的东西,她从来不缺。你看,那是七百多块的电动玩具车;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我老婆在专卖店买的;平时上的兴趣班,也是咱们这地方最好的那种;我们也常带她出去玩,朋友聚餐也会把她带上。”

我说:是的,即使拥有这么好的条件,但多多仍然怕生。多多缺乏安全感,目前看来,你这当爸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多多这孩子。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前,你们给多多提供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会让多多变得更有自信。”

和其他物种比起来,我们人类的生命真的特别脆弱。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甚至还不如一头小猪。因此,很多人,尤其是幼童,普遍安全感不足。自降临人世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努力地寻找安全感。看不见妈妈的时候,哭;黑暗来临,我们就要寻找光亮;离家太久了,我们就会想着回到自己那个温暖的小窝。性别的不同,对安全感的依赖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女孩子更需要家人的保护,疼爱。

多多爸很明显就是一位虎爸”型的家长,他也太过急功近利。在他看来,他的女儿必须是优秀的,因为她能拥有的东西,比一般孩子都要好,所以,她理应比一般孩子都要优秀。

很明显,多多爸尊重的只是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多多,更不是多多的生命。我们说,为人父母者,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固然应该提供多种条件,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但是,这些条件是促进”还是促退”,很大程度上还得看和条件的接收者——孩子本身的成长是否匹配。

我把上述的观点告诉了多多爸知道,我还告诉他:你病”了,更具体地说,是你的情绪,还有你的育儿观有病”,它们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急。情绪急了,你便等不及多多的自然成长,当她没有按照你的设想,给予你反应的时候,你就忍不住想揍她;育儿观急了,你就变得功利;把多多送到各种兴趣班,初衷也是让她掌握一些外在的技能,而不是因为适合,然后才送去。成长,急不来啊!走得太急,生命就变得短暂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