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对每一位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阅读培养七步法吧!

一、越早越好
在好子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是越早培养越好。
至于到底是多早?从宝宝小小的身体可以坐了,就可以开始培养了。最开始的时候,读书对宝宝来说,根本不是阅读,而是一种游戏。摸一摸,拍一拍,啃一啃,摔一摔,就这样,宝宝慢慢地开始认识了书本。
我的小外甥,今年三岁,现在每天晚上都会读画报半小时,然后才睡觉。每周,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和妈妈一起去买书。无论是看见什么书都会停下来翻一翻。现在已经成了一枚十足的小书迷。

二、随处见书
家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书籍,这样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书的存在。让孩子知道,书是他世界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孩子习惯了有书的世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无聊了,就能信手捏来一本可以解闷的书翻一翻。有一天走到一个没有书的地方,肯定是万分不习惯的,这时书也就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三、舒适环境
刚开始家里藏书还不太多,可以为孩子建造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将书都放在这里,把孩子吸引过来。
当孩子享受着这里的舒适,看着自己喜欢的绘本,说不定就可以打发一下午的时光。有什么能比这种日子更向往的呢?
同时,舒适而惬意的阅读环境,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从而喜欢上阅读。

四、营造氛围
不管家长是喜欢读书,还是不喜欢读书,或者只喜欢某一类书籍,也请您坚持阅读。因为这不仅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读给孩子看。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职业原因,我的读书时间比较多。一天,我在家带小外甥,却不小心看书看得入了迷,忘了孩子的事情,当我自责地想把他找出来的时候,发现他小小的身子趴在床沿上,正翻着一本我的书。
我的书籍全都是文字,对他来说本应该是全无兴趣才对。但他看得那么认真,于是我开始仔细观察他,发现他一页一页仔细地翻着,翻完以后,又把书合上,目光落在了书的封面上痴痴地看了一会儿,然后又开始重复地翻了一遍,最后把目光又落回了封面。
我看他看得那么专注,不忍心打断,但还是抵不住好奇心,悄悄走了过去,发现他在看一本叫《儿童心理学》的书,这本书的封面是几个孩子围成一圈,抬头望着天空。封面很平淡,却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终于发现了我的靠近,于是用他那稚嫩的声音问我:姨,他们是在玩什么游戏啊?”
哦,原来他在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就是在找寻这个答案啊。我接话道:他们在玩一个猜猜天上有什么的游戏。”
所以阅读氛围对孩子真的非常必要,如果我是在玩手机,或者家里很难找到一本书,孩子走过会是拿起一本书吗?肯定不会。
有的家长,天天督促孩子要多看书,自己却捧着手机不撒手,满心满眼的都是电视剧或者游戏,孩子怎么可能会有看书的心情呢?就算孩子勉强拿本书在手里,心里的声音却是:凭什么要我看书,你却在玩游戏?”

五、兴趣出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有兴趣去做一件事情了,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长久。阅读也一样,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开始。
如果天天让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阅读三国、水浒,这能叫培养兴趣吗?这简直就是扼杀!
所以,开始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要让孩子找到兴趣点。比如三岁的孩子,喜欢小汽车,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他挑选小汽车的书、交通信号灯的书,甚至是一家人开车出去旅行的书,只要和车有关,孩子就会很喜欢。
而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兴趣面也会增加和转移,这时家长就要实时根据他的爱好年龄为他挑选匹配的书籍。

六、常逛书店
家长要定时带孩子去逛书店,书店里有无穷无尽的书籍也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影响,孩子会觉得,原来可以阅读的书籍有那么多,我还有那么多的书没有读过,可以引发孩子无尽的好奇心。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以买书,但是一定要限量。
有的家长觉得难得带孩子去一次,就一次买十本,书买回来之后,孩子就不知道先读哪一本了,最后一本也没有认真读完。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阅读的速度,制定一个一次可以买几本书的方案,最好是在之前买的书都读完了的基础上再买新书,确保每一本书的价值。

七、进行讨论
针对大一点的孩子,家人可以挑选一本大家都读过的书,然后针对书中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人物进行讨论,用讨论的方式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给孩子充分发言的空间,大胆地去表达,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支持孩子的表达。如果你觉得观点不对,也要在给足孩子掌声鼓励之后,再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检阅孩子对书本的了解,又能锻炼孩子的表达和输出能力,将书中的内容,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同时,这样一场家庭讨论会,还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增进,培养好的家庭氛围。这是每个家庭都值得去做的事情,从而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