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70后VS80后成长记 80后老将vs10后小将

  70后妈妈育儿新思想

  70后的妞妈说,从小就觉得跟妈妈在一起不自由,羞于跟妈妈交流,也不想让她知道我的心事。所以,我现在极其注意自己的每一个举动和对女儿说的每一句话。我从来不打击她,因为怕伤害她。我对她没有要求,所以她没有压力,很快乐。孩子有绝对的自由,我让她自己选择喜欢做的事情,让她尽情地玩。每个人都想要快乐,我自己小时候没能很好的体验,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孩子快乐每一天。

  “我的妈妈不理解我。我小时侯喜欢唱歌,每次上完音乐课回到家里,都兴冲冲地唱给妈妈听,可是她们老开玩笑似地说我唱歌跑调,那时侯她们不会意识到幼小的孩子自尊心其实是很强的,我从此不再唱歌了。现在,我对孩子就不这样,有些事情哪怕他真的做得不好,我也会鼓励他继续努力。”妞妈说道。

  80后妈妈时尚育儿观

“70后VS80后成长记“

  科学胜过经验。陈太太参加了育婴师培训,和其他计划将来成为职业育婴师的学员不同的是,她只是想学会做一个合格妈妈。

  投资情商胜过智商。陆先生小时候,父母重视的自然是学习成绩,对于个人性格发展和社交能力是不太在意的。而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以及情商远比考试成绩和智商来得重要,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合群,善于融入群体,社交能力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

  独乐不如众乐:希希5个月的时候,希希妈就开始在育儿博客网上连载“希希的精彩生活”了,希希妈觉得,对自己来说,育儿博客的写作过程也是年轻父母不断成长的过程。在网上,提出的问题总是会得到其他热心父母的解答。孩子生病了,要买新衣服了,要上幼儿园了……总会有过来人指点,网络能轻易地拉近妈妈们的距离。

  80后的育儿观念更为时尚。新媒体、专业书籍、长辈传授经验,成为独生妈妈们育儿的三大法宝。

  70后家长过度溺爱,强势补偿,80后家长条件优越,有求必应

  70后的童年,物质相对贫乏。这种童年的苦涩记忆造成70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强烈的“补偿”心理,将自己不能享受的各方面条件,完全转移到孩子身上。但是,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物质条件的日益充裕,也带来了许多家长的过度溺爱。

  李嘉欣500万为儿子打造童话百日宴,贝克汉姆夫妇花上万英镑为女儿建微型幼儿园,吴宗宪豪掷1.5亿台币为儿子买“学位房”。虽然平常人家对孩子的溺爱比不上明星的奢华,但现在许多家长也是对孩子过度顺从,为了孩子毫不吝惜一切。

  如果说70后家长的溺爱尚可以理解,80后家长的溺爱便令人瞠目结舌了。作为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人,80后本身便是备受呵护的一代。时光流逝,80后也从孩子变成了家长。由于他们自身成长条件不错,于是到了他们的孩子这一代,各项条件更加优越,80后家长对孩子也是有求必应。

  有的人在孩子还没出生,便开始享受各项高级消费。怀孕,有各种名目纷繁、价格不菲的胎教、孕检、产检;一出生,就有医院的VIP天价产房,生个宝宝7天可以花掉18万;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有千金一掷的天价早教班;奉行“穷养儿,富养女”,80后父亲陪4岁女儿7天花3万,对女儿有求必应;为了给孩子开阔眼界,假期几万块钱送孩子去国外游学。

  用Ipad做早教成80后时尚

  由于图像变换速度快、屏幕较小(Ipad、手机)、光线刺眼,孩子视线长时间的聚焦在某点,过度专注,使得孩子的视力极易疲劳,形成近视或弱视。

  用Ipad等电子产品早教是被动式学习。直接看到结果,孩子没有思考过程,无法起到锻炼思维的效果,未来出现学习障碍的概率较大。

  孩子认识世界应该是立体的,需要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嘴巴尝、皮肤接触完善对这一事物的综合信息。刺激越丰富,大脑发育越完善,而电子产品只能有视觉的部分感受、听觉的部分感受,孩子的认知信息会严重不足。

  人际交往能力差,亲子关系淡漠:只面对电脑,缺乏与人沟通,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能力差,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孩子在青春期沉迷于网络的家庭都存在严重的亲子关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