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做事习惯等。

【1】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孩子童年时期还是一个朦胧的年纪,对新事物都很好奇,读书会增长孩子的知识和见识,扩大孩子的视野,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有助于孩子形成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而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实惠影响孩子的一生的。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人生始终是需要他自己去闯的,父母不可能永远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这样孩子自己在学校也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父母也不用那么担心了。孩子也会有责任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不要等别人去替你完成。
【3】 学会取舍和选择。
很多孩子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但是每次去超市或者出去玩,都会吵着要买玩具,而且要这个还要那个,但是父母又不想都买给她,因为有的玩具家里已经有了。这时就应该跟孩子讲只能选择最想要的那个,把其他的放回去,告诉他不是所有的东西想要就能得到的,你在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让他自己做选择。这样得到的玩具他就会更加珍惜。
【4】 养成作息规律的习惯。
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成长有好处,而且对他长大以后做事的规划性和统筹安排性都是有极大好处的。坚持早起早睡,每天都会精力充沛,活力十足,长大后这样的习惯也会影响到他的做事方法,有计划地把事情做好。在长大后,有计划并能坚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5】 今日事今日毕。
这个习惯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有的,孩子更要从小培养。现在好多孩子放学回到家就会打开电视看动画片,或者玩父母的手机,等到吃过饭该睡觉了才想起还有作业没做完,就会赶紧补作业或者弥天早起再写,这就影响了孩子的正常休息,。对此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先把今天作业做完,在做其他的事情,今日事今日毕,不要养成拖拉的坏习惯,这样孩子长大后也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不拖拉,才能有效率。

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这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艾本谢谢大家的阅读和关注,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请尽情的留言和私信,艾本不但会努力的改进,同时也会将一如既往的和伙伴们保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