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匠
寒假来临之前,一些家长拿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看到了自己孩子与其他成绩优秀的孩子的差距。便向我征询孩子比别人落后的原因。经过我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很多都喜欢阅读的习惯。语文的学习,主要是考察字词句的内容,而阅读,能增加识字量,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读的多,孩子自然能比别人多走在前面几步。
当我说利用假期多让孩子看看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很有帮助”时,一些家长却摇头叹气:老师啊,没用啊,书没少买,可是孩子都不看,或者说,一看书,就犯困打瞌睡,一个月都看不完一本书,看完了又不记得了,我都没辙了。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哭笑不得,的确,要让孩子爱上读书,方法很重要,可是那时,我只用一句话回应了家长:慢慢来,不用急。因为,我还不知道哪些阅读方法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直至我看了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我才知道,阅读有术,可成达人。印南敦史,是日本自由作家,书评人以及编辑。从曾经的1页读5分钟,到现在的每年读700本书,他以如此的惊人阅读量而享负盛名。他写的《快速阅读术》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利用流水式阅读”的阅读方法,实现快速阅读。
流水式阅读”指的是这样一种读书方法: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这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最合理并且可以避免堆积”的阅读方式。掌握了这种阅读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提高阅读量,并且能让所读知识得到最大可能的吸收,成为一个阅读达人。那如何成为一个阅读达人呢?
1.养成阅读习惯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让孩子完成阅读习惯,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一步。把一件事坚持下去,渐渐形成习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如梁文道所说:曾经很多人问我,你好像每天都在坚持读书?但是对我而言,我没坚持,是我只能这么做。我喜欢读书,每天不读够那么多,我会不舒服。”梁文道先生因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天不读,他就浑身不舒服,这就是习惯所带来的力量。如何培养阅读习惯,印南敦史给出了几个建议:
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任何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都是在每天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就好像我每天都有睡午觉的习惯,一到点,就犯困了,是同一个道理。每天在同一时间反复做,形成习惯,时间一到,就开启了我们意识的闹钟机制”。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可以让孩子自由挑选喜欢的书籍,定下每天阅读十分钟的目标,这样不单有利于孩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同时,简单的目标有利于孩子读书规律的形成。当形成习惯后,孩子自然会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时间他们就不再需要家长去强制限定了,甚至他们会自由设置阅读时间的长短。
首选孩子感兴趣的书
孩子的年龄尚小,吸收能力有限,而且他们的做事动力很大一部分受兴趣动机的影响。如果家长给孩子买的书都是文字类型的书籍,一方面孩子读不懂,另一方面,孩子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往往会适得其反,效果不佳。如果买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书,能够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并产生兴趣,肯定比你苦口婆心地劝说强的多。主动接受永远比被动接受要好,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学校,课室有一个图书角,每个学年,校长都会要求我们查看下书,看下是否适合所在班级学生阅读,如果不适合,必须去图书室换。每次阅读课前,孩子都争先恐后提前去霸占”好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课时,看着他们聚精会神安安静静地看书,内心倍感欣慰。有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很多问题都会变得简单。
随身带两本不一样的书
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享受阅读过程,最好在包里放上两本不一样的书,因为一直长时间看同一本书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带上两本书,能让孩子交替来看,保持阅读的积极性。在我的电子书架上,我的阅读记录里,永远都会显示至少有两本显示在读”,因为知道自己可能在阅读上会遇到看不下去某本书的障碍,所以会用交替阅读的方法来避免它,让自己保持对阅读的好感。当同事朋友跟我抱怨某本书看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他:先停一停,看下别的书,再来看这本书,可能会有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只有养成了阅读习惯,孩子才能更主动的多读书,当阅读,成为了孩子生活的必备,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多读书,孩子才能获取更大的知识面,走在别人的前面。但是,读完书后,不记得书本的内容,也是白忙活,就像我们吃饭一样,肠胃不吸收不会长肉,是同样的道理。那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吸收阅读的食粮呢?学会评价,可以防止忘记。
2.手写阅读体验
人的思想是主观的,对待一件事情或一个观点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除了享受阅读,还要学会思考,这才有利于我们对所读的书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印象,防止无效阅读。在思考的过程中,把我们的阅读体验写下来有以下三个步骤:
一行采集:摘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动的抄写整个段落,而是尽量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一边读书,一边积累,简短摘录。摘录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一行精华:在一行采集当中摘抄下来的阅读记录,找到自己一眼相中的最钟爱的一行,并做好标记。邂逅那一行”的过程,能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读书不是测量,把它当作探宝行动,寻宝的过程会使人非常快乐。
一行评论:写下对那一行”产生共鸣的原因。如果想要尽快的完阅读,并高效的从中提取必要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因为我们记忆书籍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做到的,那我们可以通过这一行的评论,唤醒我们对整本书的记忆。同时将产生共鸣的原因写下来,也是为了防止摘抄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遗忘而失去意义。
3.有选择地阅读
要想让孩子成为阅读达人,除了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懂得思考,还要大量阅读。那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才能大量阅读呢?唯有快速阅读!
记得有人说过一本书里只有20%是有效内容,其他80%都是修饰部分。那么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掌握了这20%就可以了。有针对性的阅读,我们才能快速阅读。那如何实现快速阅读?——跳读,这能让我们看一本书,节省很多的时间。
跳读讲究方法,要学会即使是跳读,也能看懂它们之间的联系。
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众所周知,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撰写的目的和概要等,了解一本书的问题,写作意图,把握全貌,阅读序言至关重要。
掌握标题结构和利用关键词,决定跳到单位
一般来说,一本书的内容都会分为大标题小标题,从标题结构找到自己觉得有需要的部分进行阅读,学会取舍,才能更有效的快速阅读。在读之前就要明确阅读的目的,然后通过关键词搜索阅读法,把包含关键词的部分细读一遍,基本就能把握大致内容。这个跳读的方法让我想到了,我们在高中做阅读题的时候,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两篇有点难度的阅读,就必须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边读边把带有问题中关键词的语句画出来,跳读文章,节省时间,当读完时,问题的答案大概也就出来了。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整体结构等也能理清楚。
随时换挡,调整阅读节奏。
在开始阅读的时候,让孩子找到自己读书时最舒适的阅读节奏很重要,这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的读下去。但是如果阅读久了,还一直使用一成不变的节奏来读书,就必然会有阅读感受过于单调之感,而陷入茫然拖沓的刷字阅读状态。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调整阅读节奏,使之缓急有度。
制定阅读计划
印南敦史说什么时候都能读,其实意味着什么时候也读不了”。虽然我在前面说到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但是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很多,导致每个人每天的阅读量会有所不一样,那读完一本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有时候孩子们总觉得今天读不完,明天还可以继续读。这样的想法会阻碍他们快速阅读。制定阅读计划,这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计划包括日阅读计划,周阅读计划,月阅读计划,年阅读计划。制定了阅读计划能够促使孩子们有计划的安排阅读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量。制定阅读计划前,选好要读的书籍,哪些喜欢读,哪些要尝试读,进行选择和安排,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快速阅读。
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读书就是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当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和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的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阅读,可以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向标,在书中不断认识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通过阅读做自己和父母的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