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出了月子好带么……难道我带了个假宝宝……哈哈……
开玩笑的,这个好带要看跟什么时候比。
如果是对比两,三个月的宝宝,那肯定是两三个月的宝宝相对来说好带一点。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是很缺乏安全感的,喜欢要人抱着,对白天,夜晚也没有概念,吃的少,饿的快,一饿就哭,隔两小时就要吃,自然会把妈妈折磨的睡眠不足。
而出了月子后,宝宝吃的也多了些,没那么容易饿了,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可以分得清白天,黑夜了。相对来说,妈妈的睡眠质量也可以提高很多。也不用总抱着,放在床上也能哄睡了。
但如果你以为孩子会越大越好带,那我可以告诉你,你想多了。
等到宝宝会爬之后,才是父母真正挑战的开始。如果是宝宝会走了,你就会体验到自己体力的极限在哪了。也会明白自己脾气的极限在哪里。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要去配眼镜了(最后忠告带眼镜的父母,远离宝宝,珍爱眼镜。)带孩子确实是出了月子以后比较好带一点了,当然这个只是相对于刚生孩子的时候来说,出了月子好带一点了,要说的确切一点,我觉得应该是三个月之后的宝宝更好带一点了。
作为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我觉得相对来说月子里的宝宝比较容易难带一点。
因为宝宝刚出子宫对外界还不适应的,对外界环境很陌生。所以就极容易哭闹,因为种种不适应,所以就比较难带。
等宝宝满月之后对适应了周边的环境,也熟悉了妈妈的声音和味道,相比月子里会好带些。
而且月子里刚生完孩子,自己身体还没恢复好,所以自己精神上和肉体上都会感觉劳累,所以自然而然心理也会产生比较吃力觉得难带的想法!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月子里的宝宝难带,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不熟练
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说,虽然怀孕的时候会观察大量护理视频、书籍、参加培训班等,在心里已经打了预防针,也做好准备应战”。可是真到宝宝出生后才发现,理论到实践会产生诸多问题,是理论没有告诉你的原来这么这么累,这么磨人。
2,屎尿多,睡眠周期短,熬夜到崩溃
月子里的宝宝基本嘴里吃着,屁股就拉着,肠子不打弯,拉完又饿了,又重新喂,重新擦pp,换戒子等。白天还好,晚上很熬人,有了孩子后经常都是白天不够睡,晚上睡不成”的状态。
3,月子里各种小毛病也很多
几乎每个宝宝在月子里都有淹脖子、红pp、湿疹等诸多小问题,虽然回过头来看都不是个事,但是新晋妈妈是玻璃心,一碰就碎,情绪很崩溃。
4,断崖式的激素下降
研究发现,产妇生完孩子后,身体内的激素呈现断崖式的下降(就像华山似的垂直断崖),这事如果发生在男人身上,男人会受不了,去自杀的。激素下降导致内分泌失调,情绪波动比较大,稍不如意就想哭,感觉特别不被理解。
5,隔代育儿+生活琐事=崩溃
婆媳问题,育儿问题,生活琐事,产妇更加觉得月子难熬,瞬间感觉孩子都不会带了。
出了月子,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还不如月子里躺在这,大人可以不用随时抱着这个甜蜜的负重。越往后越会发现,一手抱娃一手做饭等是常态。
###小孩子出了月子,当然相对来说比较好带一些,一般孩子难带,出月子的话,应该也会好在一些,因为他会比较适应新的环境。
确实出了月子的宝宝比较好带一点,因为刚出生的宝宝缺少安全感,所以会把白天当晚上,晚上当白天!
他的视线会慢慢的越看越远,耳朵听力也越听越好,然后慢慢的你就可以跟他沟通!
###月子里的宝宝难带,是因为孕妇刚刚升级做妈妈,对于如何护理宝宝,如何喂养宝宝都没有经验,而且宝宝刚刚出生,各方面都比较娇嫩,所以这样说,等过一段时间,妈妈会逐渐积累经验,和宝宝之间也有了默契,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