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言传身教的“礼貌”从叫醒孩子开始

在一次旁听小学生礼仪课时,老师问孩子们什么是礼仪”?孩子们大多摇头表示不知道,有一位同学想了想说:礼仪就是懂礼貌”。

这样的回答虽不完整,但礼貌”的确是礼仪”形成前的基础。

礼貌

礼貌,是指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当中,表示尊敬和友好的行为,它体现着人的文化层次和文明修养,通过仪表、仪容、仪态及言谈举止来体现。

从孩子们咿呀学语开始,家长们就有意无意地将有礼貌”这个概念灌输给孩子了,但是由于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不同,因此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有所差异。一个简单的有礼貌”包罗万象,只有家长身体力行的做到,才能够言传身教影响到孩子。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如何让孩子在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家长如何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

清晨,礼貌地让孩子睁开眼睛

国庆节长假期间老友聚会,我们几个从上学时就要好的女生如今都已为人母。在聊起每天叫孩子起床这件事上,可以说方法五花八门。

邹妍,我的初中同学,本是朝九晚五上班族,孩子上学前班后,她毅然决然地辞去稳定的工作以全身心精力照顾孩子。

儿子乐乐从幼儿园升到学前班,由于到校时间有了明确的规定,比起幼儿园的作息更加严格,早起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据邹妍自己爆料”:每天伴随闹钟铃声一响,我就开始手动”叫乐乐起床,不然他根本听不到闹钟铃,睡得特别沉。

邹妍手动”叫早的方法分以下几种:

1、拉开窗帘、掀开被子

2、摇动孩子的身体

3、在孩子脸上滴水

4、扶还没睡醒的孩子坐起

当闹钟铃叫不起孩子的时候,采取手动”方式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一定要掌握方法。邹妍的几个手动”方法,或许能够达到目的把孩子弄”醒,但是她忽略了熟睡中孩子的感受。

孩子感受到早起是被粗鲁”地叫醒,心中就会对于早起有一种抵触,越是接近起床的时间就睡得越沉,更有甚者将头埋在被子里拒绝早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礼貌地”将孩子叫醒呢?

闹钟的设置

首先,将闹钟铃设置为间隔响铃,首次铃声的设置可以选用清晨鸟鸣”、潺潺流水”等比较轻柔且短暂的循环铃声。孩子的大脑还在睡眠中,有了轻柔的叫早声,最先把耳朵叫醒”。

第二次响铃在间隔6分钟左右,铃声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歌曲。这时候响铃,就开始唤醒孩子的大脑。

手动叫早

当闹钟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人为地叫孩子起床。切忌第一时间拉开窗帘,这样做会惊醒睡梦中的孩子,从柔暗的环境瞬间跳向光线强烈的环境,会产生非常强烈的不适感。

正确的方法是:

1、将窗帘打开一部分,透进少许光线。

2、将闹钟的音量调小,同时轻吻孩子的额头、轻柔地呼唤孩子的名字。一定要声音温柔,不要大声呵斥。

3、试着建立对话:宝宝,新的一天开始啦,小朋友们要排队进学校啦,再不起床咱们就要迟到咯?”——让孩子脑海里产生画面感,促进起床行为积极性。

4、轻轻为孩子进行骨骼松弛。有时候由于夜间睡眠姿势没有掌握好,睡醒一觉后胳膊、腿等部位会感到麻木,孩子也不例外。因此还可以为孩子轻轻按摩身体,既能够使骨骼舒展,又能加速唤醒熟睡的孩子。

日常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家长们忽略了很多生活中细小的问题,就如给孩子叫早,很多家长都是无意识的选择直接的叫醒方式,疏忽了孩子的心理感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家长们以一种礼貌的方式”把孩子从睡梦中唤醒,让孩子一睁开眼睛就感受到爱和尊重。这样既能够让孩子慢慢培养成按时早起的习惯,又能够使孩子积极地面对新的一天!

礼貌”,不是做作的客套,不仅仅是说好听的敬语,不只是教育孩子的一门课程,它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礼貌”不分老幼,不分阶级,是每个人都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浇灌至心灵中善意的根本。用言语告知孩子要懂礼貌”,不如从清晨开始,用礼貌的言行给孩子上一堂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