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当街耍赖哭闹,该不该训斥? 孩子耍赖哭闹该不该哄

"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爸爸向我提问:孩子当街耍赖哭闹,应该怎么办?

儿子在逛商场时经常都会坚持要一个物品,有时候是玩具有时候是零食,也有其他一些东西,如果不给买孩子就大哭大闹,而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孩子耍赖哭闹该不该哄

我的处理方式就是不能全买,不能完全惯着他,他哭,打滚儿我就假装走掉,找个地方躲起来,暗中观察孩子的情况,等孩子不哭了,也不要东西了,我才出现,吓一吓孩子就好了;

孩子耍赖哭闹该不该哄

而我老婆的处理方式就是拧不过孩子,怕孩子哭出问题,还觉得被周围走过的人异样的眼光盯着很难受,只好从了。

这位爸爸问过之后,我反问:那孩子这种情况是不是越演越烈呢?”

孩子耍赖哭闹该不该哄

爸爸说:是的,所以很苦恼。”

这个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此类情况,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错误处理方式示范

然后多数家庭的处理方式都会呈现两种极端——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应该得到无条件”的爱,所以应该得到满足,等孩子长大自然就懂事了;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从小就惯坏了,长大不得了,所以从小一点一滴都要管着,不能太纵容。

我的答案肯定是这两种都不建议,这两种方式都是各有各的问题存在,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无所适从,然后用更激烈和极端的方式来试控底线”。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每次发生之后的对待方式;二是如何避免再发生。



每次发生之后的对待方式

一个方面,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得不到的难过心情以及以哭闹的方式来威胁”成人。

那在这个立场上,我们就需要理解孩子难过的情绪,但我们又不能让孩子形成凡事只要一哭一闹就能解决”的心理状态。

所以成人只需要做到三点即可:

1告诉孩子因为不能买想要的东西,所以你现在有点难过或是遗憾(帮助孩子去感受和定义当下的感觉对应情绪的状态)


2孩子通过哭闹来发泄情绪是需要被满足的,所以成人静静的陪着孩子就好。

成人一定要保持情绪的平和,不能跟孩子对着干。

大吼大叫,这只会让孩子更加的难受,一个人发脾气时的实际心理状态是对自己的情绪无能为力,所以孩子已经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种情绪了,成人如果也发脾气,孩子会接受到的信息是,大人也不会处理,这会让孩子更加崩溃。

此外,遇事训斥的方式,会让孩子学会以这样的模式去处理自己遇到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3等孩子情绪平复以后,要及时表达对孩子的爱:抱抱,亲亲等平日里表达的形式都可以。

这三步下来,即坚持了原则,又让孩子学会一种情绪的认知,还让孩子感受到规则”,这为下一次的事件”打好了基础。




如何避免再发生?


对于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我们就继续从规则”来讲。

当街耍赖哭闹,一般的前提一定是没有满足孩子当下的某种需求,比如喜爱的物品,要成人抱或是类似其他情况。

例如:一家人一起外出逛街,一定会遇到很多很多孩子喜欢的地方或物品。

所以,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成人就应该预计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就需要提前跟孩子沟通——接下来我们会去哪里,做什么,那里有什么人或事,我们需要提前说明规则”。

比如,今天我们去某商场,我们可以买玩具,而且我们约定好今天就只能买一个(年龄稍大,还可以控制在某个金额范围内),跟孩子一起达成共识;

其次,真的按照约定来执行,如果遇到遇到孩子当街耍赖哭闹,就参照第一条的三步,只要坚持这种处理方式几次,孩子就能意识到这个规则,并且很乐意去遵守。

以上,就是我基于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做出的解答。

孩子的秩序感应该从小开始培养,成人需要提供相应的环境,并遵守原则和履行规则,给孩子好的参照标准,如此利于孩子形成正确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