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科
在学习上,我们害怕孩子因偏科而出现尾巴课”,怕的是孩子有个拖后腿的尾巴,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以致不能成才。其实,孩子能否改变学习状况,父母的态度很关键。
父母是孩子行为最深的影响者,孩子常常通过观察父母的态度来对一些事情做出判断。当孩子出现尾巴课的时候,如果父母态度消极,困难就会被放大,使得孩子更加没有信心。如果父母让孩子看到希望,那么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符彩霞咬着笔半天也没写出一句像样的话,真想采用同桌教给的高招,从作文书上抄一篇下来。虽然符彩霞作文常常不及格,但是,符彩霞还不想把自己的觉悟降低到班级最差学生的档次。
不过,这作文也真是太难写了。符彩霞忍不住问爸爸:"爸爸,那些好的文章和句子是怎么写出来的?”爸爸笑笑说:思考着写出来的呗!就像你取得数学竞赛冠军一个道理!”
符彩霞皱眉:我什么时候写作文像做数学题一样轻松,我就开心死了!”爸爸笑了:只要你努力,一定能!”
爸爸给符彩霞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笔记本的扉页上要求符彩霞每天坚持读书一个小时,读过一篇文章就要把读后感写下来,把好的句子和段落抄下来。
半个月后,爸爸检查符彩霞的作业本,一共写了3篇读后感。爸爸要符彩霞给个解释。符彩霞说:我看了就成了呗!为什么一定要写?太麻烦了!”爸爸说:你每天写作业怎么不嫌麻烦?这个和写作业一个道理!写的时候能够学习人家的文笔,掌握住好词、好句、好段落、好结构,把别人的优点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提高文学素养!”
符彩霞调整情绪重新按着阅读——吸收——思考”这个过程去做。不到半年,就觉得笔下有可写的东西了。而且,连说话都变得有声有色了。
由此看来,只要方法得当,孩子的尾巴课”是可以转换成优势学科的。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按着孩子的优势智能培养更利于孩子成才。不过,各个学科的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在学习阶段过早偏科就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人的知识结构有一个科学的构成成分,其中的某一部分过分偏低,另一部分也容易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做才能避免让尾巴课”拖了孩子学习的后腿呢?
1、不要认同偏科的出现
如果孩子不够自信,某一科连续3次不及格,或者成绩不理想,他就会觉得自己不擅长这一科,或者对这一科失去兴趣。此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能让孩子产生对偏科的认同心理。
如果出现某一学科作业较慢、错误较多、成绩校差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不要呵斥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孩子,你写作业的时候很认真,就是慢了点!要不要先温习一下课本再做作业?”出错误不要紧,只要好好思考,理解了,就能够写出正确答案!”只要多下工夫,就能优秀!”
心理学专家提示,要鼓励孩子在弱势学科上的点滴进步,如课堂上勇敢发言,做了读书笔记等。孩子具有天生的求胜心理,父母不打击孩子,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如果父母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就不会认为有什么困难可以拦住自己。
2、 一点点提高"尾巴课”
如果某一科长期落后,就会形成尾巴课”。当孩子对尾巴课”建立起了一定要学好的信心后,就会急于把成绩赶上去。这个时候,父母要给孩子灭灭火,告诉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把丢下的学科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