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

1

前一阵子,儿子练钢琴十分懒散

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首曲子练十遍,他定会和我讨价还价,只练一遍

在我让他坚持练和他不想练的纷争中,大吵起来

他哭着鼻子,数落我是坏妈妈我也不甘示弱地怒视着他

僵持好一阵,我说:如果你可以养活自己了,妈妈就不逼着你练琴

他问我:什么是养活自己?

我说:就是有一份工作,可以帮助你买吃的穿的用的,保证自己不被饿着,还能保持身体健康

他说:我没有工作

我说:你可以自己创造呀但是妈妈觉得有必要告诉你,你才5岁半,企业是不可以招童工的,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捡垃圾,把可回收垃圾换成钱

我陪着他,兴致勃勃地出门了

在火热的太阳底下,翻遍了小区的垃圾桶,暴晒两个多小时,挣到了5毛钱然后,饥肠辘辘地回到家

在饭桌上,儿子恍然大悟般地对我说:妈妈,练钢琴比捡垃圾容易多了

懒,其实是人的本性

克雷洛夫说: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

让儿子去经受一些皮肉之苦,是想他在尝试以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生活有甜,但是也有苦,当前社会,没有谁可以不努力就拥有一切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2

很早之前看过一部6分多钟的无声动画离家

短片的开头,理查德面对一块需要抹酱料的面包,不知所措正在忙家务的妈妈发现了,拿过查理德的餐盘,帮他涂好面包酱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看报纸的父亲,将一切看在眼里,做出一个决定,给查理德一份礼物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礼物打开,里面是一个行囊就此,查理德踏上了离家之路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但出行之路并不顺利

第一次出行,查理德遇到了大风,风的力量很大,查理德被风吹回了家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妈妈心疼查理德,就把他留在了家

但是呢?查理德依旧无法面包抹果酱,很自然地让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帮忙

爸爸一看,很生气,第二次要求查理德离开家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查理德这次出门,遇到了大浪,查理德被大浪冲回了家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接下来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查理德遇到大雾,遇到下坡的台阶,被房子追赶......

视频里的查理德每一次回到家,妈妈对他都百般呵护关怀体贴,

而爸爸却在母亲的这种包办式教育中,愈发愁眉不展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后面查理德开始主动出行,过程也不顺利,不管怎么走,都离不了家,出现在橱柜水缸书架灶台......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爸爸开始坐立难安了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这时,意外发生母亲心脏病突发,离世

母亲离世后,查理德却学会了自己系领带,涂面包酱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父亲见此,喜出望外,又一次鼓励他出行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影片最后,在父亲期待而又落寞的眼神里,看到查理德这一次是离家成功了

视频真实感人

在育儿路上,孩子最不需要的教育是过度保护!

有太多的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用无穷无尽的爱,滋长孩子的自私和霸道,最终让孩子失去生活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选择

父母不放手让孩子吃苦,孩子让父母的生活越来越苦

3

去年北青网就报道了一个极端事例

丁阿婆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大儿子是海归,拥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从小他就是母亲的骄傲

80多岁的丁阿婆,本应该安享晚年,现在却遭遇,48岁的大儿子啃老7年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2012年到她状告前期,大儿子再也没有出去工作,每天生活就是,晚上打电脑,白天就睡觉

丁阿婆是又气又担心,和儿子聊天,儿子说都怪她,是她毁了自己的前途

儿子将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都推到了母亲的身上

丁阿婆自己也承认:我教育不对,样样自己包办,他就样样都是现成的,依赖惯了

丁阿婆的行为,也导致女儿和小儿子的不满

女儿认为母亲偏心,明明没有被好好赡养,却还要贴钱

远在日本的小儿子也很气愤,他寄给母亲的钱都等于给了大哥用,小儿子干脆也不再寄钱了

卢梭在爱弥儿写道: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一个孩子,他习惯了索取,就会忘记感恩;习惯了生活被照顾,就会懒于思考和进取;习惯了家里唯他独尊,就会蛮横无理

这样培养孩子,不只是毁掉孩子,更是毁掉自己的晚年


不让孩子吃苦”,孩子就会让你吃苦”


4

任何时候,任何时代养孩子,都需要瞻前顾后,高瞻远瞩

因为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

养孩子,父母要舍得用,更要舍得放手,让孩子吃一吃生活的苦,让高飞的翅膀变硬

罗曼·罗兰说:通过痛苦,得到欢乐

人获得某一项高级才能,本来就要走一段很辛苦的路而孩子刚开始坚持做一件事,所得一定比花费更多

比如学习,至少要12年(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积累经验知识的过程,就是滚雪球,由小变大,过程肯定很辛苦

付出这辛苦的意义就在于,一是养成好的习惯,二是养成好的思维既能增强忍耐性,又能增加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

拥有好生活的高级策略,是不偷生活的懒

吃苦不可怕,劳动最光荣

爱是给孩子自由的空气,也需要父母放手的勇气!

【转载自网络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