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阿妙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都很爱在 朋友圈 分享育儿经历,这也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记录。团长闲来看书(其实不闲,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禁遥想若是古代人物的妈妈们有朋友圈,她们将会分享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孟母三迁、彩衣娱亲、画荻教子……这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古代妈妈们的朋友圈呢?且看下文。
孔子约三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生活十分清苦,孔母靠教授5个孩子勉强度日。孔子不到6岁就开始跟班学习,由于孔母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小孔丘还不到10岁,已经学会全部发蒙功课。
孔母这一段家教生涯,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孔母颜征在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孟母为了孟子的成长,真是蛮拼的,孤儿寡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因为她深知这个道理: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不过我只想问问孟子妈妈,前面那两套房子还在吗?
孟母早年丧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养育孟子。刚开始她和孟子住在丈夫的陵墓附近,为的是便于随时祭拜,可年幼的孟子竟常和附近的小孩一起模仿大人跪拜、痛哭,玩起办理丧礼的游戏。孟母便把家搬到了集市,孟子又学着小贩商人们的样子做起了吆喝买卖,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了子思书院。
书院里聚集着大批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气韵高雅,学识渊博,出口成章,令孟子惊奇。从此,孟子就跟着书院里的士子开始变得有礼貌起来,而且开始遵守秩序、热爱读书。孟母看到这种情况非常高兴,认为这才是孟子能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对此非常满意。
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孩子,二十四孝里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彩衣娱亲”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讨父母的欢心,使他们健康长寿。
他70岁时父母还健在,为了不让父母见他有白发而伤感,他做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穿在身上,走路时装成小儿跳舞的样子,进屋假摔模仿孩子啼哭,使父母高兴,以尽孝道。
有的妈妈是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有的妈妈却为了大义慷慨捐躯。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曹营,此举却使深明大义的徐母痛极自尽。傻儿子就不能问清楚再来吗!投敌前先发个微信问问啊!
三国时期的徐庶(字元直)是有名的谋士,在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在数月内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这让曹操非常头疼。
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徐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识破了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陶侃妈妈是历史上著名的单亲妈妈,她不仅对儿子教育严格,还深知要在等级森严豪门把持的官场混,让儿子这个寒门士子广交朋友多结人脉,总是没坏处的。
陶侃是东晋名将,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将军,封长沙郡公,曾孙是陶渊明。他有一个坚强又深明大义的母亲,因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立志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这种环境下,她对陶侃管教很严,并通过自己纺织资助儿子去结交朋友。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的。于是她把长发剪下,换成酒菜,陶侃也斫诸屋柱”为薪柴,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
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岳母刺字”的故事成了千古绝唱,而精忠报国”的四个大字则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间。但各位妈妈请不要轻易效仿才是。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线,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母却和一般母亲不同。
她大义凛然,主动鼓励儿子从戎,精忠报国,并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母亲的积极鼓励,岳飞投军后,奋勇杀敌,屡建奇功,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所敬仰。
父母不需要万贯家财,但却要有对知识、对文化有向往之心。欧阳修的母亲郑氏,看到屋前的荻草,就以此教孩子认字……如果你也看到屋前的荻草,请答应我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好吗?
欧阳修之母郑氏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肯吃苦的母亲。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郑氏独自辛苦将他抚养长大。
欧阳修五岁时,他母亲便教他读书识字、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当时家里穷,没钱买笔墨纸砚,郑氏只好用芦苇杆代替,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饱尝百般世态后,愈发觉得亲情之可贵。公元801年,孟郊被任命为江南溧阳大区督导,他打算把母亲接回来,夜里昏黄的灯光,他想起了母亲临行前为自己缝制衣物,于是,默默地写了首诗寄给母亲。
王祥,晋朝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性至孝,其母早亡,继母为朱氏。朱氏偏爱亲生儿子王览,常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饭。但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照顾,汤药必先尝后进。
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
▽
还想看更多古代老母亲的朋友圈和群聊吗?点击 留言 告诉我们吧~
排版丨Jiay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