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处理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烦心事? 最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什么问题

最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什么问题

最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什么问题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孩子的事情比天大,而每一对父母就是孩子的天。尤其面临新的入园季,很多家长都为此担心忧虑,四处奔走,唯愿给孩子选一所理想中的幼儿园。

一位朋友,曾经费了很大力气把孩子送到一所有名的一级一类公立幼儿园,发现孩子每天都不开心,下午放学经常裤子尿湿了,问为什么,孩子说:老师拖了地,就不让我们去尿尿,妈妈,我实在憋不住了......冬天,孩子会感冒,但却不会吐痰,孩子说:老师不让我们吐......

朋友经过与其他家长私下交流,孩子们反映情况基本一致,朋友果断地把孩子转到一个规模不大但很有特色的私立幼儿园,孩子度过了儿童期开心美好的时光,到现在,孩子还时时念叨当年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

最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你会想到什么?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无条件的关注?

还是,就你家孩事多,别人家的孩子都没事?

当孩子在幼儿园出现这些你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我想,考验的还是亲子关系和家庭养育观念,这是孩子能面对挫折和风浪的基石。

如果能做到第一种,说明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良好,你能从内心真正关注孩子,把TA当作一个独立于你、并不附属于你的独特生命个体,尊重TA,帮助TA。你了解孩子的特长和优势,能创设条件,使孩在其个性特点基础上,良好的发展。

如果持第二种态度,就要看你的孩子是什么类型,如恰好就是天性不敏感、相对顺从、适应性较强的孩子,那对于家长来说,的确很省心。但如果你的孩子就是一个敏感、细腻或活泼好动的孩子,或者身体素质又不是那么强壮的孩子,那家长就要接纳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钱可以回避很多风险,但却无法绝对避免,一旦遭遇不理想的外部环境,这类的孩子一定是受伤害最重的。

父母的爱心和关注,才是孩子真正的保护伞。

父母才是孩子的天。

朋友说,当时也有其他家长去找老师甚至校长反映情况的。朋友的判断是,如果只是老师疏漏是可以沟通的,但如果老师仅怕把地弄脏而不让孩子们走动,不让尿尿,不让吐痰等等,这种主观故意就较难沟通。

朋友说,的确每年都有一批孩子从那所一级一类的公立幼儿园毕业,也的确有同班的家长与老师沟通未果甚至关系变差的。朋友说,孩子个性和习惯都可以引导和调适,但不想以牺牲基本的生理及心理安全感为代价。即便是当初想尽办法入到那所幼儿园,最后还是选择果断给孩子转园。看到孩子如今的阳光、自信和独立,朋友到现在都很庆幸当初的决定。

我们知道,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当低一级的需要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

而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幼儿情绪体验。低自尊的孩子容易情绪不良,容易产生压抑、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高自尊儿童父母教养的特点有四个:

一是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热心参与孩的游戏活动;

二是严格要求,要求明确,但不采取强制性管束;

三是民主,对有关孩子事情的决策,给孩子表达观点的自由,耐心听取他的意见;

四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

而每个孩子无论从心理到生理

都是有个体差异的。

有的很敏感,有的则迟缓;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积极探索,有的则显得消极被动等。有的比较合群,乐于分享;有的则表现孤独,顾自己;有的儿童自信、勇敢,有的则自卑、懦弱等。

那么,你如此爱孩子,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作为父母,是要削足适履地让孩子一味去适应,还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作为父母,你能否清晰地判断,孩子在哪些问题上需要适应环境,在哪些方面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

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孩子,你又对自己有多深的觉察呢?这些也关乎父母自己的成长。所有家长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但在具体事情的把握上,却又常常陷入混沌。对孩子,该坚持的个性没有帮助其保留,需要锻炼的地方却又给予宠溺。

了解孩子,并对自己的深度觉察,

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