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对于家庭教育,现状是什么以及对策

"

文/哆啦A梦育儿

狭义的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子女从出生到入学前(即从零岁到六七岁)这一段时间内由家长对他们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也称作学前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子女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成人,一生所受到的家长对他们实施的全部教育和影响,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一般称作终身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中的成人标准化”问题

用要求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无意识中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孩子吃饭、穿衣的问题,做作业的问题。在孩子刚出生到会说话走路之前,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在学会走路后,特别是在上学以后,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家长们于是感叹孩子变了,其实并不是孩子在改变,而是家长的心态问题。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应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指责只会使情况更糟糕,要换一种平和的心态。

家庭教育中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虽持有积极的态度,但他们读过的教育类书籍很少,有的只是从报刊或杂志中零星获得,这造成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很盲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要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

家庭教育中的不一致”现象

这种情况很普遍。父母之间,父母和祖辈之间,祖辈之间都可能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主要反映在:管教方法和孩子花钱的问题上。家长的教育不一致,一方面可能造成孩子不知谁说得对,应听谁的;一方面会造成孩子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听从,是非不分。因此,家庭内部协调一致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薄弱

如今的学生不珍惜劳动果实,对劳动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主要是因为长辈们以前吃苦受累,生活条件差,所以宁可自己多劳动,也不愿再让他们受苦受累,想尽可能满足他们,导致他们动手能力差,有的根本就不愿劳动。其实这并不是爱孩子,不管现在生活条件多好,也应该让孩子多参加劳动,一方面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孩子体格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的重智轻德忽略了其品德教育。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最好的,其他的都不重要,进行品德教育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做对孩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最终将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良好的操行品德会使一个人受用终生。所以,家长不但要重视学习,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孩子的德行。

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一位专家讲到:家长要注意,孩子是人,是未成年的人,是将要独立的人。这位专家不但指出了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问题,而且提出了孩子与成年人的区别,这种尊重应与孩子的发展联系起来,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实施教育。

遵循孩子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在实施家庭教育时要遵循孩子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孩子发展的每个阶段采取适于其成长的不同方法,同时,又要注意儿童发展阶段上的连续性问题。

家庭教育的渗透性

在环境、交往与活动中进行家庭教育,避免单一的说教,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渗透性。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交往与沟通,多与孩子接触,多与孩子共同活动。在共同活动中,自然地发挥教育的影响。

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科学性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要讲求科学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孩子一出生,自然就会懂教育了。但实际上,家长还是应该在孩子出生前就多了解教育学的知识,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2、计划性

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其实,在教育孩子时要戒骄戒躁。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运用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实行计划性原则,要制订教育计划。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会进步的需求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帮助孩子不断地进步成长。

3、系统性和综合性

学校是一个专门施教的场所,对学生的教育要讲求系统性和综合性。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常常忘记这一点,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无意识中造成了孩子的片面发展。家长在进行教育时,要力求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不要把视线只放在分数上。

4、特殊性

教育是一种艺术,它象其它任何艺术作品一样,不能容忍教条和刻板的规定。在家庭教育中,要考虑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应考虑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要因人而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修订合理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计划。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5、教育组织的协调性

任何家庭既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也是由教育者”组成的,原则上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教育集体。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长辈们的意见首先要协调统一,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这一点很关键。否则,会造成孩子是非难辨,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好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赏识教育

即家长对人、对事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注重自我成长,用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宽容、提醒对待孩子。这种方法能够使孩子充满自信,在快乐中不断地成长进步。

疏导教育

即说服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孩子辨别是非。这种方法不仅使孩子易于接受,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身教教育

身教胜于言教,子女往往是听父母所言,观父母所行,因此,在家庭里,父母在子女面前

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给孩子做出榜样。

(本文由哆啦A梦育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