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洋娃娃的课堂”就是指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一时段
幼儿教育上称之为幼小衔接期”,其时间跨度大致可以从幼儿园
续到小学低年级。有一部分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
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规则意识等种种不适应症状
为此家长们大感苦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并非仅仅是
升学这么简单,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要面对很多对于他们来说甚至稍
显痛苦的改变”
一、关系人和行为规范的改变
幼儿园教师和小学老师的角色定位是不同的,相对于被称为第
二父母”的幼儿园老师而言,小学教师对孩子要求更严格、学习期望
更高。因此,孩子进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
他们以往的感性要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这种关系人和行为规范父母那点微沟通
的变换,对孩子的压力和负担是不言而喻的。
二、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幼儿园中,老师更注重培养孩子情感及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
将娱乐融入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达成教学目的。进入小学以后
孩子们将脱离以往那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转而进人相对索然无
味”的学科课程。孩子面对比幼儿园更重的压力,如果家长和老师这
时忽视孩子的心理及生理问题,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诸多问题。
三、社会结构的改变
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
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如果孩子在这
方面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出现自卑、胆小、厌恶交际等心理问题
由于上述原因,有些孩子们开始出现不适症状,为了寻求心理上
的平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重拾幼儿园乐趣”,继续将玩”
当成自己的主要任务。一部分人会对学校及老师产生抵触心理;面对
打击,部分孩子会对自己表现出极大的不自信。
所以我们家长要做好引导孩子习惯没有洋娃娃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