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于是很多家长信奉这样的育儿法则。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有些苦女孩子吃多了反倒不是一件好事。
育儿专家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农村女孩家里条件一般,但是她却有很多事情要做,既要照顾家里,还要时不时去外边干活,从小吃尽了各种苦,长大后去了大城市谋生,本想着出来好好赚钱,却被外边世界的灯红酒绿迷了心,开始嫉妒别人的好,一步步变得唯利是图和虚荣。
那么,女孩子不应该吃哪些苦呢?
1. 性别歧视的苦
大清都亡了,但重男轻女的思想在社会中还是普遍存在。
江苏南通的老太太张爱芬是一个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的人,因为儿媳第一胎是女孩,迅速鼓动其生二胎,一心盼着抱孙子。没想到二胎还是女孩,这下老太太怒了,竟然将出生仅4天的孙女多次踩踏致死。但更令人心寒的是,案发后,儿子、儿媳以及亲家人都对她的行为表示谅解,并向法院联名请求对她从宽处罚。
我们无法阻止他人的做法,只能为去世的孩子心痛。
生活中,虽然大部分人不会这么极端,但女孩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本就是一种灾难”,会被家人看不起,甚至极度嫌弃,认为是家里多余的人,这都会让孩子走向极端,童年的阴影更是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2. 物质贫穷
物质生活说起来是挺俗气的,却是我们总也绕不开的话题。
其他小朋友高兴地买零食,而她只能一脸羡慕地看着,甚至还要礼貌性的挤出一个微笑,被朋友问道你怎么不买呀!”,她也只能违心的回答我爸妈不让我吃零食,对身体不好”。看似表面平静的她,其实心已经碎了一地,哪是什么吃零食对身体不好,只不过是自己穷罢了~
童年时期因为物质缺乏,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敏感的情绪。而女孩子在感情中,则会因为别人的一点小恩小惠,而委曲求全。现实中,金钱的诱惑无处不在,物质上贫穷的女孩子更是难以把控自己,从而走上不归路。
当然,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不一样,那些经济上相对贫穷的家庭,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积极引导,让孩子明白经济上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
养育孩子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女孩子家长更应该多费心思,物质上稍稍放纵,但精神上则要更严格才行,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才能让她终身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