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和惩罚的使用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定。奖励或表扬适用于表扬孩子的优点,引导他们改正缺点。赞扬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独立性、自觉性、自信心等好的个性品质。但如果奖励使用不当,超出其适用范围,会使孩子产生自满、自负、自觉性与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惩罚或批评比较适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抑制其不良行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视具体情况来灵活地选择奖惩手段。每个做父母的,如果能用心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相信都能正确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正确、适度地使用奖惩手段,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方法一:奖惩要有理有据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奖惩随意性很大,今天高兴了,就奖励一番;明天不痛快,就批评孩子一顿,这种毫无标准可依的奖惩是无效的。家长在实施奖惩时,应向孩子讲明奖励的是什么,惩罚的是什么,才能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产生制约作用。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的缺点就大发雷霆,不讲明道理,就责备孩子一通。孩子常会慑于父母的威严而表示改正,但却不知错在哪里。奖赏和惩罚的目的不是宣泄父母的感情,而是为了孩子能更健康、向上地成长。奖励和惩罚是两种相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父母对孩子奖罚要以奖为主,孩子有进步就应该得到父母的奖励。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惩罚,罚得口服心服,这样才能起到抑制孩子不良行为的效果。为了孩子日后不再犯错,惩罚过后家长应向孩子讲清道理。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将有什么后果。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
方法二:明确奖惩的各自适用范围奖惩不能随意使用,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其适用性依各自的功能而定。 奖励或表扬适用于表扬孩子的优点,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奖励要有助于使孩子建立起独立性、自觉性、自信心等好的个性品质。但如果表扬使用不当,超出其适用范围,会使孩子产生自满、自负、自觉性与自律性差、抗挫折力弱等不良品质。惩罚则比较适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抑制其不良行为。有些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就会使孩子不能明辨是非,没有是非观。这种缺陷教育会导致孩子形成人格缺陷。同样,惩罚使用过度则会使孩子自卑,遇事懦弱退缩。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视具体情况来灵活地选择奖惩手段。
方法三:惩罚孩子要及时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给予相应的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此理。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方法四:惩罚应只对事不对人惩罚孩子应对事不对人,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在惩罚孩子前,家长要向孩子解释受到惩罚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他为什么会受到惩罚,并告诉他正确的行为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是非观念。惩罚后还要适当安抚,告诉孩子父母真心爱他,希望他能改好。如果孩子已经改过,应该立即表扬,让他感受到家长的爱,这样的惩罚才有意义和效果:
方法五:正确处理好孩子的第一次犯错家长应采取认真而严肃的态度,尽量处理好孩子的第一次犯错。孩子第一次犯错的时候,一般都具有恐惧和后悔的心理,家长不要再加重孩子的恐惧感,询问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冷静,使他们从家长的言语、行动中感受到虽然自己做错了事,家长还是能原谅自己、关心自己,这就抓住了孩子的后悔心理,能促使他进一步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同时,批评孩子也是需要的。批评孩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心平气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另外,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也要像对待生病的孩子那样关心、理解他,鼓励他树立信心去改正错误。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商量改正错误的措施,使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这会让他们从内心里产生一种自觉改正错误的力量,并付诸行动。
方法六:学会倾听孩子的争辩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孩子有时会与你争辩,家长要学会倾听并与孩子辩理:孩子争辩一方面说明家长批评孩子的话,他听进去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家长说的话也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或没能更好地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其实,孩子不服气很好,不服气就让他把话说出来,要欢迎孩子反驳你对他的批评,要把批评变为时论,最终服从一个理。在争辩时,家长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讲述。你批评孩子,你要孩子倾听,那么孩子反驳的时候,你也要倾听。只有互相倾听,彼此的心才可能在相互尊重中贴近,而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心贴心了,道理才可能畅通。同时,家长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想一想,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是不是由于过分干涉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是不是自己宽严不当造成孩子不知该如何做等。明智的家长通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通于情而达于理。
方法7:运用多种奖惩的方式在实施奖惩时,家长应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家长常用的奖励方式有:表情和言语的奖励,包括称赞、欣赏的话语,拥抱和爱的表现,注意、嘉许的表情、微笑、动作等;活动或特别的待遇,如去公园或可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具体的礼物,如食品、玩具、书等。在奖励孩子时,要多种奖励方式并用。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惩罚并不见得就是训斥、罚站、关房间等,还可以惩罚孩子收拾盘子、自己洗袜子、打扫房间等等。把这些他们平时不去做或不喜欢做的事情作为惩罚方式,也可以起到警告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