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我家孩子做题的时候怎么老是粗心大意,如何克服呢?

"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学习粗心,经常出现诸如抄错题目、看错要求、漏答试题等低层次错误,很多孩子也常常将自己考试成绩不佳归结为粗心,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下次不会再犯,可是下次依然如故。小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小可今年上六年级,写作业时经常粗心,几乎天天有错题。上个星期他们进行了单元测试,老师让家长签字。妈妈看了一下上面的错题,问他是不是都不会做。小可说:这些题我都会,就是粗心做错的!我审题不认真,虽然方法正确,可是数字抄错了,因此整道题都错了,真倒霉呀!”妈妈让他认真一些,小可答应说:好的。”

可是,第二天小可又犯错误了。数学课上,老师让小可到黑板上去做应用题。这道应用题分两步做。第一步得出的结果是620,接着还要再除以另一个数。可是小可在进行第二步计算的时候,偏偏把620写成了600,怎么除也除不尽。

老师提醒了他,说:老毛病又犯在黑板上了啊,小可!”老师这句话刚说完,只听哈哈哈哈”的一阵阵笑声传来,同学们都乐了。小可一阵脸红,简直是无地自容!

其实,小可的粗心不仅体现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很粗心。衣服刚放进洗衣机里,便开始洗涤衣物,忘了还要加点洗衣粉!真是粗心大意呀!

不可否认,对于小学生来说,粗心大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考试结束后有些孩子拿到试卷的时候,发现自己失分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做,而是因为自己要么是题目没有看清楚,要么是答案直接写错了,或者是考完试后就急急忙忙交卷,没有仔细地再去看一下。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如果考试的时候,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做题目,是不会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的。

要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让孩子丢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首先就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事实证明,通过日常一点点的积累,孩子就能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为了帮助孩子克服掉这种粗心的坏毛病,家长可以尝试一下下面的几种方法:

1.积极寻找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

做题目的时候,孩子之所以会粗心,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看清题目。试想一下,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清,如何能做对题目。

一般来说,做题认真的孩子都会在看清楚题目要求后再下笔。如果孩子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变得粗心大意的,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以后再做这样的题,要先让自己停一下,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写,这样就不容易错了。”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面对孩子的粗心,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记录下来。

有些孩子由于粗心,经常会写错别字,为了克服这种坏毛病,家长可以让孩子将作业里的错别字做整理。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经常写错的字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家长要让孩子准备一个小本,把整理出来的错别字写在这个本子里,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字写错的原因,把这些也写进本子里。

其实,只要对粗心”问题进行详细的整理,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纠正。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孩子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3.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多鼓励。

一旦发现孩子粗心,有些家长就会抱怨、批评,可是事实证明,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如果家长能够转换一下思维,对孩子多一些观察,多发现孩子的细心之处,然后给予表扬,反而更能激励孩子认真做事。

家长可以在墙壁上贴一张细心表,孩子每细心一次,就给他画一个红色五角星;当五角星满五个时,就给他一个奖励,比如:带他出去旅游一次……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孩子的细心点就会越来越多,粗心的毛病就会越来越少。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比如: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如果家长能够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鼓励,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