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家长对孩子大喊大叫,导致孩子产生更多行为及纪律问题。你知道在停止高声喝骂之后,孩子才会认真听你的说话吗?这是真的,高声喝骂之后,孩子不单开始听你说话,也会更尊重你,彼此创建更紧密的关系,才能有效管教。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是很难保持冷静,当你终于忍不住爆发起来,触发点虽然是眼前之事,当中潜藏了多少日积月累的问题?没有收拾玩具?鞋放了在哪里?问完又问?根据研究显示,2岁的家长有90%曾在过去12个月内对孩子咆哮。孩子到了五岁的时候,比例已经升至98%。家长压力上升,准备提高声量发出咆哮之前,是有一段短暂的空窗时间,如能注意一些迹象,便可帮助家长避免核爆,减少高声喝骂,并且控制情况。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及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合作完成一项研究,关于高声喝骂如何影响孩子行为。研究对象共976名青少年,年龄介乎13-14岁的中学生,他们是从十间不同的学校中挑选出来,全部均与父母同住,并观察了他们两年的成长情况。
研究发现,父母(母亲或父亲)在孩子13岁时大喊大叫、咆哮的程度越高,孩子在一年之后,即14岁时就越有机会出现如抑郁等各种问题。
即使孩子感到父母的爱,但是大喊大叫的负面影响更加强烈,冲走了爱的感觉。一些难听的词语,如懒惰、废青,或是父母的刺耳的叫声,容易令到孩子感到毫无存在价值和不安。
「正向教育」建议各位家长试用以下方法,有助降低怒火,减少使用咆哮、高声喝骂,改善彼此沟通:1. 有样学样
家长大叫,孩子也会大叫。
如果你想孩子保持冷静,像成年人那样面对问题,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保持冷静,然后开始沟通。
2. 吹口哨
原来十分有用,当孩子开始大声说话时,不想提高声量回应的时候,便会突然吹口哨,这个奇怪举动有性能够停止任何事情,让每个人平静下来,然后真正地聆听到你说的话。
3. 后果自负
如果没有收拾玩具而丢失或损坏,请勿更换。如果没做家务便不准外出。
规则是双方订立的,家长或小孩都要遵守。
4. 他们只是个孩子
记住自己是小孩的时候,总有坏的决定。现在到了你面对孩子,谨记这是最好的学习时机。
5. 不要与人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的,不要与人比较,有助减低家长的怒火。
6. 与孩子认真交谈
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好事情,就是坐下与他们交谈,克制大喊大叫,尝试对的孩子类似的说话:* 你表现令我非常伤心?
*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会这样做?
* 如果再次发生我应该怎办?
* 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女孩),我无法想像你会故意伤害他?
* 能否成为一个好的男孩/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