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对妈妈说“为什么妈妈你想买什么就可以买,我想买什么就不行?”你怎么回答?

我也被孩子问过类似问题,我家经济条件不好,没钱”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大人生活简朴,孩子也朴素简单,尽管很多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孩子,但从不在孩子面前显露,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孩子看到家庭开支

我们家每月都做下月预算,超出预算的东西,只要不是迫在眉睫,就要延迟到下月预算中购买。

做预算都当着孩子的面,我和老公讨论下月需要购买的东西,并列在账本上。

孩子三岁后,也加入预算会议”,她想要什么东西,我们也记在账本上,她需要说出购买理由,我和老公投票决定是否同意。

让孩子知道,家不是以她为中心的,也不是以任何人为中心。

她每月只有100块钱开支预算,毕竟吃喝拉撒穿父母已经提供了,哈哈。

我们每个星期给孩子5块钱,供她自由支配,购买个糖果、贴纸什么的。还给她准备了储蓄罐,花不完放可以放进去。

这种生活什么方式下,孩子还没有出现过对某样东西要立刻得到”的现象。


二、让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工作挣钱的

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银行,就是印钞机。

孩子再大些,我们常带她到我们干活的地方去,看我们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怎样做才能拿到钱。

这个方法能让孩子直观的明白,钱不是风刮来的,而是爸妈辛苦挣来的。

我老公总是爱说爸爸这麽辛苦都是为了你”、爸爸不挣钱你怎么买裙子?怎么买玩具?”

我对此特别反对,总要在后面补充我们挣钱是为了自己,把你养大是我们责任。”

我从小就在父母的都是为了你”的言论中长大,感受特别差。


三、让孩子去挣钱

节假日带孩子去打工”。

我们这里是农村,很多活都可以挣钱,我带她摘过葡萄、拾过棉花…有时赶集,也会准备些东西让她卖。

每次挣的钱都由她自己支配,通常她都放到储蓄罐里。

这麽做,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钱,才能自由支配,别人,包括父母,都没有义务给你钱用。

###

我的宝宝也四岁多,之前正好经历过一段时间每天想要买玩具的阶段。只要一看到商店或者一到超市门口,各种撒泼耍赖,一定要我给他买一个玩具。

我是采用延迟满足的观点来解决孩子必须买玩具的事情的。真好最近孩子喜欢上了一款大型的桌游,我就跟他讲,要在生日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买礼物。如果能够克制住平时不买玩具,等到过生日的时候,我就给他买那一款桌游。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的这个办法,没想要效果特别好。每次遇到商店的时候,他蠢蠢欲动想要买玩具,刚说完话,马上就自己反驳自己,不对,我不买玩具,等生日的时候要买大玩具。

谢谢邀请,我的孩子也问我过我同样的问题我觉得在这一方面不能给孩子灌输说你挣钱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这样孩子以后看见东西喜欢的嗯他自己也会想我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啊我不买了,以后嗯时间长了会给孩子的思想有一个节约他自己不乱花钱,时间长了性格容易养成一个抠门的习惯,嗯在另一方面来说呀就是给孩子说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不该买嗯也不能把她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总体来说给他说一个必须买的东西的价值观
对于孩子说:为什么妈妈你想买什么就可以买,我想买什么就不行?”


我觉得可以直接用三个思维步骤回复孩子

一、只买生活必须品,不是随意乱买的

妈妈不是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妈妈买的都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是我们一家人一定会用得上的物品,妈妈才会买。

二、有付出才有收获,要努力工作赚钱才能用钱去买。

妈妈可以随时需要就去买了,也是因为妈妈努力赚了钱,有了钱才能去买的,你现在还小,还不能够赚钱,所以你的衣服,你每天吃的东西,你学习的费用才让爸爸妈妈帮你出。

三、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没有义务照顾自己一辈子,以后自己有钱也不是乱花的。

以后你长大了,能够赚钱了,你就要负责你自己的生活,买你自己的必须品。就算是你自己的钱也不能随便想什么就买什么,要买就买我们在生活上一定需要用到的物品。

谢邀。
我孩子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一到玩具店就走不动,这也想买,那也想买。

  • 这时,我会引入一个概念,就是我需要”和我想要”,帮他区分哪些是必需品,哪些不是。

比如,开学了,你需要一个书包上学,只要你喜欢,价格能接受,妈妈就会给你买。但是,像玩具车,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你并不需要它,只是想要,那就没有必要浪费钱。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跟孩子分析这是需要,还是想要,身体力行地把这个观念传达给孩子,从而他也慢慢地把这个观念内化成了自己的,买东西之前都会想想,是我需要”,还是我想要”。

  • 其次,我会告诉他,妈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是因为,妈妈在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如果你很想要,也可以和妈妈一样,培养他的理财观念。

比如,如果条件允许,每天给孩子相应数额的零花钱,这笔钱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他想要什么,可以从这笔钱里进行支出,如果不够,就攒钱。这样,既能让孩子有独立的支配感,也能让他从一些小额消费中对金钱有更真实的理解。

  • 如果孩子做足了戏码,让我们不得不满足孩子的一些消费需求,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鼓励他等待,让他学会延迟满足。

比如,你想要,那就把这个加在生日愿望单上,等到生日的时候买。
这样,既能让孩子觉得被重视,也能够接受现在不买的事实。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分享,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我是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在育儿的道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

孩子提出这个问题很好,说明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也说明孩子是个爱思考的人。

面对孩子提出这个问题,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一次消费观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

一、妈妈是劳动者,钱是妈妈挣的,当然,妈妈有支配权,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了,而孩子是消费者,不可以乱花钱,该买的可以买,不该买的就不能买,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挣钱不容易,每一分钱都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二、孩子你买东西还没有计划性,特别是买玩具,很多都是重复购买,这样没有必要买的当然就不能给你买了,小孩子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给孩子买食品也不能乱买,有些东西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如果孩子看见了想吃,也不能买的,因为这样会吃坏肚子或对身体健康不利,当然妈妈是会拒绝孩子的购买要求。

总之,当孩子提出了这样类似的问题时,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讲道理,不要断然拒绝孩子的消费欲望,如果屡次拒绝,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只有孩子懂得了哪些东西该买,哪些东西不该买,才能使孩子成熟起来,懂事了。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我家孩子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经常索要玩具,为了不让他乱买,培养好的消费观,我是这样跟他交流的。

首先,我会跟他解释,说类似的玩具家里已经有了,你还没有玩破,什么时候不能玩了,我们再买新的。这个方法比较管用。

因为我没有直接拒绝他的要求,而是跟他解释为什么现在不能买。同时告诉他是可以买的,前提是什么。所以,他接收到的信号是:能买,只不过不是现在。每次在超市这样跟他说,他都愉快地接受了。

其次,我会给他制造惊喜”。不定时主动买点他最近心心念的玩具。

有一次,他想买一个大型的翼龙。家里的各种恐龙实在太多了,他想买的理由是没有他想要的这款。我说,等六一儿童节吧,妈妈当做礼物送给你好吧?他同意了,六一那天,我遵守承诺,早早在他床头送上这个玩具。信任很重要,千万不能哄骗孩子。

最后,给他主动买的机会。

不定时给他自己买的权利,你会发现,孩子不可能买很多东西。

一包饼干、一根棒棒糖、一个小玩具就能让他很满足的离开。我觉得这种自己做主的满足感很重要。如果,孩子越要什么,你越是不给,他会要的更猛烈。有的时候,孩子不时单纯为了买东西,而是想知道你爱不爱他。

给足了爱,便会少很多教育困惑,不信,你试试。

###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孩子也问过我,但类似的问题也问过不少,比如:为什么你可以熊我,而我不能熊你呢?为什么大人可以看手机,而我不能呢?其实这些问题千变万化,回答的时候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你小啊!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直白,需要把问题答案引到我们需要她认可的方向。

1.我想让她以后努力学习,就会告诉她,你现在学到的知识太少了,无法分辨是非对错,很多观点没法说服我,所以你只能听我的;而且玩具种类千千万,你无法知道哪一个是你最爱的,哪一个是和以前雷同的,需要妈妈帮你决断哪个需要买,哪个需要不买,而妈妈懂得知识多,所以知道应该买哪些东西。

2.我如果不想拒绝她,但是又觉得买了她很快就不喜欢的时候,我会告诉她,让她把她想要的玩具记在本子上,等到六一啊、生日啊、元旦的时候送,但前提是到那时候她的愿望还没有变。但一般情况下到送礼物的时候她的愿望就又变了。

从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的压岁钱我就由她处置,但是她好像一直对钱不敏感。钱包里的钱她爸爸都帮她花完了,她都不知道。暂时这些方法对她还有效,但是等她到了金钱觉醒期,我估计这些招就不好使了。

###

父母用自己的钱买东西,看孩子看来他们觉得,父母是买鞋买什么就买什么。

他们不知道,其实父母是有经过思考的。

既然孩子有这样的思想,那干脆就给他上一课关于理财的课。

首先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没错。

第二,买东西之前是有经过思考的。

第三,买的东西一定要有用。

告诉孩子,买东西是要付出代价的。买东西要考虑一个问题,是你想要的,还是需要他。比如说玩具,可有可无,家里没有的情况,可以适当买一些,但是不能全部买。

告诉孩子,你看中的玩具,家里没有,妈妈钱包够的情况 ,可以考虑,但是只能一件。

有些孩子到了超市像脱僵的野马,货架上全要,左手右手,购物车,一直塞,还想要,尽管家里已经很多类似的,还是要,反正新的就行,这个时候就要阻止了,这样的行为不行。

作为家长,我觉得没有必要每次有求必应,不然哪天你薪水少了,或者家里开支大了。再来缩减他的预算,难了。

###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孩子对这个问题有个错误的认知,妈妈并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不过妈妈没有告诉他:自己想买却没买的东西。你可以举个真实的例子,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比如,上次妈妈看中一条很漂亮的裙子,原本打算买的,但是,当时考虑给你报辅导班,所以,妈妈当时就放弃了买裙子,而是选择给你报辅导班,因为妈妈觉得教育更重要。

用一个真实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原来妈妈和我一样, 也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


其次,虽然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他观察到的现象是,经常是妈妈在做决定,买什么菜,买什么水果等等。那妈妈为什么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妈妈花钱是有规划的,每个月水费、电费、买米买菜、房贷、车贷;这些开支,都是妈妈合理规划过的,根据家庭收入,控制好各项开支比例。对于孩子来说 ,还不具备这样的金钱驾驭能力。当他长大了,具备这样的驾驭能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原则,合理支配这些消费。


另外,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自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比如,每个星期固定给他多少零花钱,可以让他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书本。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做个引导,这样也是锻炼孩子财商”的过程。有的孩子一拿到零花钱,他会想着一下子全买了玩具。在这个星期的第一天,就想着把钱全花完。这时,父母就可以提醒孩子:你今天一下子把零花钱,全花光了,那么这个星期就没有零花钱了,你有没有考虑好这个问题呢?给孩子制定好规则:你可以选择一次性把零花钱用掉,但是,同时要承担这个选择的结果,这个星期,爸爸妈妈不会再给你零花钱。通过这种实践,让孩子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在这个实践过程中, 他也会慢慢理解妈妈的消费行为。


关于消费观念,要让孩子明白一个基本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