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0-3岁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最关键时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成长,更是一个人各方面能力(运动、语言、认知、思维、个性等等)发展的关键期。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是很多的妈妈都知道的一句育儿老话,这是老一辈人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关于宝宝发育的一条规律。虽然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句育儿老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它基本能反映出婴儿的生长规律,给许多新手妈妈一些指导,让她们在育儿道路上有一个参照。
(一)初生:动作不协调,无规律,充满活力,哭声大而有力,大部分时间在睡眠中。
(二)一个月: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对光开始有反应,对突如其来的声响会感到惊恐不安,脸部开始开始有笑和哭的表情。
(三)两个月:在直抱与俯卧时能抬头,喜欢转向光亮或色彩鲜艳的地方,眼睛能追逐运动的物体,头会转向有声音的方向,如大人用呃”啊”之声与他人谈笑,它也会发出呃”啊”的声音。
(四)三个月:俯卧时能自行抬头,对周围环境发生了兴趣,特别喜欢与他亲近的人,喜欢与大人逗乐逗他时,伴随着微笑,会发出声音,表示欢乐情绪。
(五)四个月:俯卧时能用前臂把身体撑起来,能扶着坐在成人膝盖上。动作比较灵活,安静时也会看着自己的小手,说着咿”唔”这样别人听不懂的话。
(六)五个月:能伸手去抓东西,拿着东西会往嘴里放。能靠着椅子坐一会儿,扶着他的胳膊能站立一下,能长时间的发出唱歌似的单调音节,并开始认人。
(七)六个月:能有俯卧翻身到仰卧,眼、手开始协调,会将玩具从右手换到左手,表情更丰富,能发出比较复杂的声音,好像要讲话,以表示饥饿,疼痛等,还能理解成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语言,对成人的行动开始注意,懂得成人在逗他玩,表情会随成人的感情变化而变化。
(八)七个月:经过成人的帮助能爬行,扶着他开始有移步的动作,会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同时会拍手、再见、伸手要抱的动作。
(九)八个月:会自己坐起来躺下去,能扶着栏杆站起来,开始能用动作表示自己的要求,如玩具掉了会面向玩具的方向,拾起来给他时会感到高兴,能辨别成人的脸色和声调,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当别人和他说话时会做出回答性的动作,开始会重复某一音节。
(十)九个月:能独立站起来,或摸着床栏杆行走。能用碗喝水,会从打开的抽屉中取出玩具,开始懂得简单的语义,可做简单的动作,如说再见”,他知道摆摆手,给他不喜欢的东西,他知道摇摇头。
(十一)十个月:逐渐学会蹲下又起来,对成人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会模仿成人的举动。不愉快时,有不满意的表情;叫他时,回答的表情。
(十二)十一个月:开始学习迈步独立行走,扶着椅子或推着车子,能向前走,语言和表情会结合起来,如他不要那个东西时,他会连说带摇头。
(十三)一周岁:能独立行走,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棒上。懂得选择玩具,表示爱和憎和执行简单的任务,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能指出手、眼等身体部位,知道许多日常用品的名称。如灯”碗”等。
(十四)一岁半:会爬台阶,也会跑和跳。见成人就追赶,会有目标的拍皮球,喜欢做游戏,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如再见”给我”不要”等国。已认识身体各部分,会表示大小便,成人告诉他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懂得。对他说你坐好,给你玩具”他就会赶快坐的端端正正,等着给他玩具。
(十五)两岁:会双脚离地跳,能熟练的使用筷子,说话用词一般可达100个左右,会说自己的姓名和年龄,愿意成人学唱歌歌谣,有同情和帮助别人的愿望。看了图会指着说这是狗,那是小白兔”开始会提问题。
(十六)三岁:说话用词句达一千个左右,已经说较长的句子,并能用语言叙述自己的见闻印象,已懂得幼儿间要互相关心,对成人要有礼貌,能区别主要颜色,会唱短的歌谣,跳简单的舞,数三个数。会解开扣上衣服纽扣,穿脱袜子,洗手、洗脸,越来越贪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