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园三百伙食费一天才十五块,孩子能吃到啥?老师一张图:真香

"

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全攻略”。跟宝宝重回幼儿园,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睿睿妈妈是位全职太太,孩子一出生妈妈就辞掉了工作一心在家照顾睿睿。

睿睿从小也没离开过妈妈,妈妈把睿睿照顾得白白胖胖的身体个子也很不错。

眼看睿睿到了三岁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睿睿妈妈焦虑急了。和所以家长焦虑的一样,担心孩子在园受欺负,操心孩子在园吃不好。而睿睿妈妈,最焦虑的就是睿睿在幼儿园的伙食质量与孩子的用餐情况。

在家里面,睿睿妈妈就是个挑剔的厨师,从购买食材到烹饪佳肴每道工序睿睿妈妈都追求极致。为了给孩子吃最好的最安全的最营养的,睿睿妈妈每天起很早给孩子到市场买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到超市买最放心的肉类和海鲜。

对于睿睿妈妈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入孩子口的一定要是最好的!在家里面每天光是食材的购买睿睿妈妈就要用掉不少的开支。

可睿睿妈妈想着孩子上了幼儿园,幼儿园就在小区里面,每个月的生活费就300块,一天算下来只有15块,量餐两点,孩子能吃到啥?

实在是想不通想不明白,睿睿妈妈找到了孩子幼儿园班主任问了下,老师一张图,变真香!”睿睿妈妈豁然开朗。

幼儿园三百伙食费一天才十五块,孩子能吃到啥?老师一张图:真香

按睿睿妈妈的逻辑,幼儿园一个月的伙食费三百块,在园二十天,一天只有十五块,十五块孩子在园要吃两餐两点,算下来一餐花费不到四块钱?四块钱,成人的确吃不到啥,更吃不饱,但在幼儿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班主任发来的伙食照片是幼儿园中午的正餐,虽然只有一荤一素一汤,但是无论颜色搭配还是荤素搭配都挺符合孩子的口味和进食欲望的。

睿睿的班主任还告知妈妈,每天幼儿园放学的时候,还会把孩子今日入口的食材在幼儿园的大门口进行实物的留样展示。同时相应的留样还会保存在厨房的专属冷藏冰箱里,留样48小时,以供相关单位的检查和预防食品中毒安全问题。

听了睿睿班主任老师的解释,看到了孩子在园用餐的照片,睿睿妈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相信和睿睿妈妈同样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很理解也很正常,毕竟现在曝光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太多太多了!那咱们家长怎样看幼儿园的伙食和厨房,到底怎么样呢?您交的伙食费,孩子又究竟吃了多少呢?家长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看一看。

幼儿园三百伙食费一天才十五块,孩子能吃到啥?老师一张图:真香

几个方面看幼儿园伙食

一看幼儿在园用餐是几餐几点

通常幼儿园是三餐两点,及早中晚餐,和上下午点心。有些幼儿园只有两餐两点,或一餐两点。餐数越少,收费越贵的话,那孩子用餐质量不能说不好,但肯定园所在伙食投入这块就不多,难以满足孩子在园一日所需能量和营养。

二看幼儿在园用餐时几荤几素

食材越丰富,孩子能获得的各方面维生素和蛋白质就越多。好的幼儿园,孩子的正餐会有两荤一素一汤,甚至两荤两素一汤。孩子吃不了多少,但每样都能吃一点,获得的营养也就更丰富。早餐品质较好的幼儿园,还会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选择,有稀饭或粥,还有包子或馒头,同时鸡蛋是必须的。最后好的幼儿园,在上下午点心时间,提供给孩子的水果一定是当季的新鲜的多样的,而不是天天苹果梨子。

相反较差的幼儿园,一荤一素,一来可以减少食材购买,二来减轻厨房工作压力,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伙食费有剩余,园所有盈利。但孩子的伙食费,应该是全部投入到孩子的用餐中。

幼儿园三百伙食费一天才十五块,孩子能吃到啥?老师一张图:真香

三看幼儿园每日食材留言展示

伙食做得好的幼儿园,一定会把每天孩子的用餐伙食情况,进行公开展示。孩子每日的用餐会实物留样在父母接孩子的时候看到展示,家长要仔细查看并与幼儿园所公布的食谱对照看是否相对应。有的饭菜好不好吃品质好不好,其实看一眼也都知道了。

四看幼儿园每月伙食费收支情况

幼儿园收取的伙食费,按教委规定每月结束,是需要跟幼儿园的家长公布伙食费收支情况的。意味着,幼儿园收的伙食费是物价局所批准和制订,幼儿伙食的支出应该大于或等于收取的伙食费的。如果有较大剩余,是不符合所定伙食费标准的。

幼儿园三百伙食费一天才十五块,孩子能吃到啥?老师一张图:真香

孩子在园的伙食安全,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现在的家长们,对幼儿园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希望孩子在园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所以希望咱们所有的幼儿园们,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做教育要用良心,做食品更要用良心。

祝福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在幼儿园里吃得健康、干净、安全、营养!让咱们所有的家长安心不操心。

今日话题:你孩子幼儿园的伙食费一个月多少钱?几餐几点?吃得怎样?欢迎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关注;不忘初心,感谢点赞评论。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师,致力于帮助更多的宝妈们!

幼儿园三百伙食费一天才十五块,孩子能吃到啥?老师一张图:真香

你认为幼儿园三百伙食费够孩子吃吗? (单选) 0人 0% 够了 0人 0% 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