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其实孩子的世界又何尝都是欢声笑语!相比大人,孩子的内心更加敏感。
《小狗钱钱》一书中12岁的小女孩吉娅,她不自信、胆怯、遇事总往消极面想、有自己的小愿望、想帮爸妈改变财务状况,梦想着有一只自己的狗,但是在她们租住的房子里,房东禁止养狗。好不容易等到爸爸妈妈买了一栋带花园的房子,可从爸妈布满愁云的脸上,她隐约地感觉到家里的钱变得紧张了,她只好先把自己养狗的愿望藏在肚子里。

直到遇见小狗钱钱,一切都转变了。她学会如何赚钱、如何理财、甚至突破自己尝试做一些具有挑战的事情。她遇见了许多新的朋友,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
虽说一个人的故事难以在另一个人身上精彩再现,但道理是相通的,不妨将吉娅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让孩子学会与钱相处。
有正确的消费观 学会储蓄一个人能否安排好自己的花费,是在他人生的早期就决定了的。”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零用钱,吉娅也不例外。有一天吉娅想用自己零用钱买一张最喜欢的乐队新出的CD时,她听到一个声音,你是不是真的买得起这张CD!”,这个声音引起了吉娅的注意。
这个声音来自小狗钱钱,钱钱的前主人很擅长理财,耳濡目染钱钱在理财方面也颇有心得。看到吉娅不合理的消费后,钱钱不禁开始与吉娅有关消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对话。在与钱钱的交流中,吉娅意识到,如果不改变自己错误的消费方式,长此以往必将会向爸爸妈妈一样陷入债务危机。

在钱钱与钱钱前主人金先生的引导下,吉娅开始分配自己的零花钱,每有一笔收入,钱钱会将其分成三部分,50%用来储蓄、40%用来放入梦想储蓄罐,10%用来花。
吉娅对钱的分配方式我特别认可。等我有钱了,我再储蓄”相信这句话是不少人的口头禅,但是支出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等工资涨了之后会发现钱依然不够用。台湾定投女神萧碧燕认为收入-储蓄=支出”而不是收入-支出=储蓄” ,也就是每赚到一笔钱要强迫自己储蓄,再来分配支出。
建立自信,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我生命中出现了最美好的东西,是因为我做了原本不敢做的事”。最初吉娅是个特别没有自信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到。但经过写 成功日记”并且不断翻看后,吉娅突破了自己,做了许多之前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在许多人面前演讲。

曾经吉娅身上的不自信也是其他一些小朋友身上可能会有的不自信。课堂上想回答问题不敢举手,作业不会做不敢向老师咨询……而克服不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写成功日记。成功日记”就是每天记录自己做的好的事情,平常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看,遇到自己当下觉得困难不敢前进的事情更要拿出来翻看。因为面对当下没勇气做的事情时,看着自己的成功日记,会给自己无限的勇气。
而吉娅也通过写成功日记,为自己存下不少资金,进而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小愿望。
寻找自己的理财良师生命中总会出现那么几个人,影响了你,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其实,理财路上也需要大胆链接自己的理财良师,帮自己做出更好的理财规划。吉娅意识到自己需要想出一个赚钱的好方法后,积极思考身边是否有同龄人靠自己赚钱,想到堂兄马塞尔一直很有钱后,吉娅马上给马塞尔打电话,即使吉娅觉得堂兄很讨厌,平常都不和堂兄在一起玩。
这通电话确实很值得,帮助吉娅打开了赚钱的大门。随后吉娅又认识了汉内坎普先生、钱钱的主人金先生、陶穆太太,这些人在吉娅与钱打交道的道路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内坎普先生教会吉娅变得更勇敢;金先生教会吉娅学会选择、学会控制风险、甚至提议与吉娅合伙开教孩子们赚钱的公司;陶穆太太教会吉娅选择基金。

最珍贵的礼物,往往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吉娅主动去链接那些财务状况很好的人,久而久之,她的理财能力不逊于大人。
小时候,总喜欢问我妈,咱家有多少存款,我妈总是避而不谈,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后来我也就不问了。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他家孩子看到他买基金赚了不少钱,也想拿自己的压岁钱买基金。朋友没有将孩子的话略过,而是很认真的打基金公司电话咨询,小孩还没有成年能否开户买基金。
如果你的孩子也对理财有一点点兴趣,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兴趣,在理财路上给他一点引导,说不定,他的理财能力比你还要好。
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并且点赞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