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鸡血宝宝斗智斗勇,累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我们给孩子学习任务,孩子想尽办法找对策逃避。你变,他变。一天到晚斗智斗勇。
13郎现在政策和严厉”共用。平时给政策,给任务,给鼓励。不行的,谈不好的,乱世用重典,不过肯定不打的。
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管”。。现在就是按这个循环来鸡血的。
我每天都想什么时候?怎样?才可以从父母陪学完美过度到孩子自学。
目前我家学习的源动力分析下来有几点:
1,孩子找到了一起学习游戏的小伙伴,几个孩子之间互相交流日常生活的经历,学习内容,进度。--俗称邻家孩子效应。举个例子,小伙伴学会单脚跳了,我家就会在羡慕憧憬中开始埋头苦练。这点不是父母拿别人家孩子的事情对自己孩子进行说教,而是小朋友之间自发的相互交流。
2,幼儿园有考核,有奖励,激励制度存在,竞争的环境造就了孩子要求进步的心。
3,父母成年累日,循序渐进的引导。
4,孩子对自我的要求
几方面的共同影响作用对孩子的影响力是绝对超越了父母单方面的鸡血”,或许你可以考虑一下如何借用外力,激发孩子自我学习的欲望。
鸡血和亲密
动力娃上一年级后,回家除了功课外不太愿意鸡血奥数和英文。现在已经影响到动力娃和13郎的关系:
动力娃语录:
爸爸,我可以出去玩吗?,我可以玩一下吗?”
爸爸,你不像以前宝贝我了。每天只是鸡血,鸡血,和鸡血,不像以前会讲故事和跟我玩。”
爸爸,你不送我寄宿,是因为想每天都见我呢,还是每天想跟我学习呢?”
学习,学习,还要学习。除了学习还有什么?”
昨天我就放他一个晚上,一个下午。。。他每次说这些话,13郎都很心疼。
适当的激励机制。我们现在是规定2个小时的时间,题目1个半小时做完,半个小时洗澡+看电视或者自由支配。这样做题速度和洗澡时间都加快了。
小孩和大人一样,如果光干活不给休息不给奖金,这样长久下去人要毛掉的,当然在你们学校的孩子,回家要5点了,学校作业做完,吃吃弄弄都8点了,真心没有什么时间干别的。
每个家长的观念不一样,有放羊的,有拼命鸡血的。
我的观点是:1. 适当鸡血;2.合理安排鸡血;3.不跟着机构口号鸡血。
如果哪个学科孩子流露出痛苦,那么就要当心了,后遗症很大的。
无良机构总是抬高行市,囤积居奇。
在奥数上他宣扬没有得奖是没有好学校去的,这个是第一扯淡,在英语上他又说小学读了新2要新3,把家长都弄的心急火燎。
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奥数教程认真读完,也就入个围,侥幸的搞个小三。1万多奥娃里200-500个是有天赋潜质的,其他人奥死了也只是扫扫盲而已。但是都在1年级开奥,13郎说不少娃1年级都奥三了,偶听也听听。因为没有那资质硬上的,是木有用的。有那资质的三年级起跑还是后来居上的,因为你那1,2年级的奥数,牛的孩子2升3一个暑假干掉了。
1-3年级去刷刷刷,超超超,至少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
大家说要得奖就必须超超和刷刷,没错,确实如此,不过不是每个家长都心很平的。
孩子内心不是特别喜欢的东西,一般学学就可以。
我是相信天赋论,也主张刻苦的小学阶段对孩子没有天赋或者兴趣的科目一般学习不要很功利,暂时落后也没有关系当然如果你说娃奥一般,英不肯背默语文口语,作文也一般,都不行的话那我也木话说了。
这个问题,我现在的方法是内外兼治:
1、内—校内。学校内、班级内的学风浓厚、考风凛冽,老师每天至少洗脑一遍。所以孩子每天忙于应付校内功课 ,暂时还没想到这么深层的问题。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说明她没思想、没深度,以后写作文要累的。现在的作文已经不像我们小时候,最后一句点题就好。
2、外—校外。学习是她生活的主旋律,这个她已化为条件反射和潜意识了。如果我们,不在学校上课,就在家里操练。不在校外补习,就是在去补习的路上。我们因为其中1个奥数和2个英语,都是私教。一起私教的有几个是同班同学,所以一起上课+作业+课间休息,家长之间也很融洽,经常轮流买东西一起分享。或买一大堆进口原版书一起分享看。有几个同学一起同甘共苦,孩子的受苦感会好很多。她觉得大家都是这样的,我也要这样。
开始学习一样东西之前,作为爸爸,得绞尽脑汁给小萌娃说明学习这样东西的意义。关于奥数:
1.本质:奥数只是脑力体操,没有实际用途,但就像体育锻炼一样,可以把脑子里类比肌肉的部分锻炼得更发达,脑力就会更强;
2.择校:每当他为学校大量低难度作业苦恼时,就要灌输择校和奥数的关系,以及作业难度和平均学生水平个关系;
3.荣誉感:小娃娃很有集体荣誉感,所以给他经常看看各种奥数得奖学校排名版,告诉他参加奥数竞赛能给学校争光,两个眼睛就放光了。
就这样,也只能保证三年级后每天20分钟左右安静刷题时间。

奥数真的需要超吗?
现在的行情中,超的比例有多少?即在已经奥的基数上,超奥的比例多少?超奥,是+1普超,还是+1超超?
我的理解:1年级2年级奥也好,超奥也好,还比较简单,因为真正的奥都是3年级开始;3年级往后,还能继续超奥就不是一般的娃了,如能超超奥(超1年的超班)应该就是奔一等奖的主了,我无法再想象下去了。所以基本上在奥的道路上,有普奥的;有超常班奥的;有超常班+超1年普奥的;有超1年超常班奥的。如果开奥就算鸡血的话,那么超超奥的那不是要加那个什么3鸡了吗?
请大家解惑:如果以择校为目的(分1线和1.5线为主),以现在的行情,是否一定需要超前奥?获各奖比例和是否超前奥有何关系?
奥参的年级划分,和培训班的年级分班已经有了差异了,培训班的平奥都已经是+1+2的奥参了。
所以其实我的问题的基础是以外面培训班为标准的。
超奥首先看娃的妈妈是理妈还是韩妈,一般资质的平奥能奥好就不错了,要知道现在的平奥都是五年级奥六,五寒要奥七的。超奥你可想而知。要得奖的哪个不超奥,奥数得奖肯定会伤那两门,或者放掉多少兴趣等等,现在风向转掉了。奥数和语文英语几乎是同样重要的位置。所以三门拉平是第一重要的。高考改革之后大家在初预都按6小门菜单备考,英语是高一考,那么多老虎等着了,你说有必要超伐。
在我们学校,奥数不超前一点学是不行的。学校每周发的周周练,里面有奥数题。上几周的题目已经有中等难的排队问题(奥1课程),数字找规律。现在只是刚开学,看来考试时可能找点精讲C部题目过瘾过瘾。不超前学点,连学校考试都赶不上。
动力娃看到这些题目手起刀落,因为我们已经把奥1在暑假学会了。现在只是刷题。
到底要超多少?在一二年级,我想大概超一年比较保险。
昨天我家猪宝在饭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语文数学一课一练, 课外日有所诵背了一课, 然后下楼玩了会,前提是晚上读书的时候态度好。下午估计是玩的尽兴的, 所以晚上一个小时效率相当的高。
语文1-6课单字认真写好, 拼音拼读好,数学50题100以内口算, 很简单那的奥数2题,英语NEC 第50课单词默好。最讨厌的口算很顺利的过完,还能自己检查好。
所以, 还是要有收有放, 每天给小朋友玩一会儿。 以上是公小党的放学生活, 最关键是我们3点就到家了。

如何鸡血?
鸡血新常态(1)-学校的魔法
今年开学后动力娃有了惊人的变化,13郎非常敬佩我们学校的老师。
今年回家功课少了,确实的讲是动力娃在家做功课复习的时间大为减少。如果4:30到家的话,吃饭前肯定能把作业和复习搞定,好运的连一课一练都做好。吃好饭6:45开工,鸡血英文到8:45 收工。
奇怪的是,动力娃給我们看的功课也没少很多。卷子,作文,作句,什么周周练,一样不落。问动力娃,他说在学校都做好了。复习好了。
更奇怪的是,动力娃在家鸡血效率翻了四倍:时间翻了一翻,强度翻了一翻。1.5-2 小时鸡血是新常态,学习时很少磨洋工。一分神,13郎一叫,立刻回来。举个例子吧,就昨天,动力娃先学了10个运动单词,默写好。然后和13郎背默一课新概念,最后开了新的一课,背好,睡觉。13郎对默有要求,一个错了和不会了,抄写20遍。昨天数了一下,写了10个单词,200个字。那些字都挺长的,volleyball, badminton,...
不止是英文,奥数也一样。以前要1个小时讲一课蓝皮书,现在一个小时能讲能做好题。一个早上能讲好做好2课,比去上课效率翻了四倍。这些在开学前都不可想像的。
13郎以为,动力娃的学习习惯和效率在开学后大大提升。做的又快又好,不磨洋工不跑神,持久力大增。这些都是13郎培养不出来的,是靠学校老师的魔法训练出来的。老师怎么做今天我也搞不懂,我只是看到动力娃每天进步像A股一样,天天进步,越来越快。
很多人问,我们学校的教材和公办的差不多(也确实如此),不像其他民办加教材或用更难的教材(比如WTE),为什么还要考我们学校呢?好友们,你们只看到表面。孩子学习效率和习惯的培养才是最关键,也是老师一天到晚都强调。
效率上去了,什么都好:学校的学习好,家里的鸡血好。这比给一大堆作业,给一大堆教材,最后每天晚上干到9点10点来的强。
虽然我们只是普娃,在学校排中等,不过孩子学习很开心,我也心足了。问孩子喜欢上学嘛?很喜欢!喜欢老师嘛?很喜欢!
真幸运能在这样的学校受教育!!!
鸡血新常态(2)-决定成败的关键
学校的魔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但在全民鸡血,人人报班”的新常态下,学校的培养只是成功的一半。另外的一半,在家里。
从回家到晚饭前,是学校功课和复习的时间,这个倒很公平的,每个孩子都一样。晚饭后的3个小时,是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是孩子们差异化的开始:
第一,时间和强度:家长能每天陪孩子学习2-3个小时吗?孩子能愿意每天跟家长学习吗?家长愿意和有能力給孩子心理辅导,要孩子配合这学习的强度吗?
第二,教育质量:家长能自己教吗?家长英文和奥数的水平能比的上老师吗?家长自己能按孩子的程度,給孩子作出最合适的教育计划吗?家长能自己找好教材,把短期目标(竞赛)和长期目标都优化好?
第一点比较好办,只要家长有一个全职就可以了。第二个也不难,家长本身是爬藤的,北清复交的毕业生在上海多的去。但同时要做到这两点,一个全职的北清复交爸爸妈妈,就不太容易了。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至少在学校上)能超越自己,但事实是残酷的。用英文做例子吧,一个有牛英父母的孩子比没有牛英父母的学的好。为什么?因为英文不好的父母,不懂什么才是好英文,更不懂要学什么才能学好英文。只能按照网上机构上的安排死硬铁血跟上去,学习效率肯定比有合理安排的孩子差一半。在新常态下,鸡血的时间都一样,效率定胜负。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说为孩子前途做一点牺牲很愿意的。我觉得他们还没搞清楚牺牲是什么:把自己前途无限的事业放弃了,收入减少了,本来每年可以去一次欧美马尔代夫等度假一周放弃了,把每周两次外面吃饭都放弃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到:要考进北清复交是多么难啊,一下子除了孩子什么都没有了,心里服气吗?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把大家鸡血起来?大家鸡血我不怕的,我们俩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自己为孩子的牺牲有信心。光看人家不鸡血不行,鸡血付出和成绩,但不知其法或不愿意付出,只会增加自己的焦虑。看多了,时间长了,焦虑过度了步伐就乱。如果加上是单亲鸡血的(另一半不鸡血,或反对鸡血),很容易放弃。
鸡血王昨天叫我给班里做学习习惯的调查,我觉得这是人傻爱折腾的表现。干嘛把自己班鸡血起来,有毛病啊!万一每个同学问动力娃家里如何鸡血的,用怎么教材的,动力娃拍拍脑袋就就把13郎的心血都爆了,那就亏大呢。万一教了别人,人家五年级比动力娃棒,把动力娃的学位都抢走了,那不SB吗?
新加坡鸡血的历史已经很久了,程度相当发达。他们家长间是不会交流鸡血信息的。报什么班,学什么课,都是保密,生怕别人知道。因为大家都知道,对手就在身边,决定成败的关键是家长鸡血的较量。我看上海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没办法,人太多,都太优秀。

论学校的功用(1)-早放学早自学?!
13郎常常听到一个不太明白的理论:上某个小学就行了,早放学,多点时间回家鸡血。反正大家都要自己学奥数新概念,我们比其他孩子多点时间学,考证竞赛肯定更好。”
想问赞同上面理论的网友:请问孩子去学校干什么的?为什么不只是挂个学籍,以后不上学,在家鸡血不就行了嘛?
你也真别说,动力娃在幼儿园时就有几个同学这么干,最后啊考进某名民办。我们没这样干。
动力娃每天3:45下课,最早4:30 到家。4:45 开工到6:00 吃饭。当然会比那些早放学的孩子少点自学时间。不过,13郎觉得学校时间很必要。老师的课讲得非常好,又懂孩子心理,课堂上学的好又能把孩子心理积极起来,回家卷子有精炼。知识点和态度两个大跃进”。如果有谁提议早放学,13郎打死不同意。
虽然你看别13郎因为时间不够用有点烦,那只是代表13郎再想鸡血点,更上一楼。学校安排的功课,13郎觉得非常合理(动力娃写字确实有点慢),只是想在家学更多。给多少时间13郎都会觉得不够的。
还有一点不明白的:是教材。有网友觉得教材都一样,那学校之间有什么分别。这种用教材比较学校,13郎不理解,尤其在低年级里。虽然书是一样的,但学习扎实而否,习惯培养,学习积极性等是不能用教材来定义的。而低年级就不是学这些嘛?
总的来说,13郎不了解早放学,用同一(或拔高)教材,就行了”的心态。
早放学,要组好规矩,学校作业抓紧做。
实际上我们家只要我休息在家,3:40到家
17:10学校作业结束,看20分钟神剧,
17:30先手可以奥或者英起来半小时,18:00吃饭休息
19:00下半场准时开球。
但是偶要上班的,换老人或者我老伴在家他们都不会鸡血,基本这个早的优势就木有了。
因此某珠老师说:要全职一个家长在家不是木有道理的。
当然一般情况下,晚饭吃好再做学校作业的时光真心我们不多的,这个是公小韩的普娃能则则校的基本前提.
说说我的感受吧!
我们家对口汇师,走过去10分的路程,去qw要30分的路。之所以放弃家门口,是因为我比较注重英语,而我自己不会教,觉得外语是细水长流的事,每天学一点肯定比外面一星期一次强几倍了。
事实证明,外语学校出来的孩子发音都很纯正,老师肯定比机构负责的多,盯的紧,每星期都要考试不是假的。所以外语我们学得最省心,拿的奖也最多。四年级开始,英语的难度明显上去,外语学校学得好的,3E裸考没问题。而且我们的学费并不贵,6000多一学期,你到外面报班估计也少不了多少。
这是英语的优势,如果说到奥数,刷题的时间确实没公立学校的时间多,但应该数学功底比公立打的牢固吧。平时有天天练、周周练,如果都不学奥数,私立的孩子肯定强。
在说一下学校的活动吧,私立活动多,开的眼界肯定比公立的多。平时各项查资料什么的,常识问题知道的也就多,所以孩子很喜欢做学而思考的语文卷,这次除去最后一题阅读分析来不及做,其他常识题做的不错。
另外学习的氛围,你总感到有人在追赶着你,你永远要跑着,不然就要落后。
最最重要的是小升初的平台。从名校毕业的孩子初中学校还是比较青睐的,同样程度的孩子,人家可能要民办的,这是因为孩子的眼界的不同——这是六年前,我家的亲戚襄阳毕业后告诉我的,他们后悔没去民办,幼儿园同水平的去名办的后来到了名初中起点不一样,排名位置不一样。他家孩子(外面也报读了好多班,六年前希望杯有过三等奖,三口三笔)是开后门进了名初中,他告诉我投的简历,人家看公办,就把简历先丢了一旁,后来托人看了简历,才觉得他们各个条件也不错才收到某育。就是听了他的话,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民办。
当然常常羡慕公办的大把课余时间!公办的好好利用这个优势,父母上心一点,孩子也有作为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脱颖而出,父母花的精力和孩子的努力绝不比私立的少。
你的感受来自QW,所以是单方面的~
1)QW比公办的英语好,显然,是花了比公办更多的课时~所以,公办的课余时间多~
2)QW平时有天天练、周周练,如果公办不练,那在做什么呢?教简单的?~~所以,公办的基础也一定很扎实吧(我是这么认为)~~(公办抓基础中的基础,拔高的事回家做,公办里就当时复习了)
3)私立活动多,开的眼界肯定比公立的多?这就未必了吧?难道公办天天看动画片了~~~就过去,我对毕业了的公立幼儿园非常满意,就目前的小学,很多活动还不是要我们家长参与?正嫌烦呢~
4)关于眼界,最好换个词,见多识广~~既然是同等程度的孩子,凭啥眼界就低了呢?公办的孩子,只要好学,一样的见多识广~~
关于老师,是我们所不能把握的~~这世界有的是看人低”的人,我们不能为了迎合他们,把自己打扮成贵族~
低年级抓英语、打好基础,尤显重要。
但是体制内的情况要拼奥,显然英语学习和这个在时间上必然产生冲突,所以每一次的选择或每个人的选择,有时也真的很难说,全部好或不好、哪个好或哪个不好。学奥必须花大量的时间。
所以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读外语类小学的,后来读了外语类的初中、高中、大学,因为外语”性质和优势导致了只有这样走才更优势——拼别的不一定拼得过。
万物归一,能量守恒,哪多哪少,最终轨迹、结果都会显露。
在孩子面前一定是让他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了,也是培养他守规矩、尊重老师的基本。但是我们放了学之后,告诉他,尽快做完学校作业,然后还要学课外的。让他明白,学校的放第一,如果学校的做不好,那不可能再去学别的。
效率,再好的效率,也不能忽视基本时间原则——该花的时间还得花,该休息还得休息。
我是听个别外面的报班的家长真有抱怨过(他们家小孩是私立外语类学校)早知道读公立了,省出大把时间学奥数。现在学校作业多得不得了。”我还跟他说你这些话不能在孩子面前说,不然她会以为读了个不好学校。

奥数不是一天两天鸡血就行的。。。
昨晚和动力娃做综合测评,除了那条8XX8XX 的题目外(动力娃一看就投降了),其他都还行。当然,是在13郎不停的:你脑子进水了?,”眼睛看哪里去呢?, 你脑子华特了?”。。。中做的。动力娃的操心大意,也不怪他,晚上七点开始做,都一天鸡血了,人会累的。。。哎,看来只要在寒假多刷题。。不过我们表扬了动力娃的进步,半年前他老人家只有19分,回家后怎么讲也讲不懂。。。
看到有网友说开始学奥数的烦恼,说孩子不想听。。我觉得,其实是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孩子如果之前没听过奥数,怎么可能第一次就听的懂?你要他做题,他怎么可能想做?这些都是家长对奥数学习的不了解,以为:今天想自己教了,明天孩子懂了爱听了,后天题目自己会做(主动,又兴趣,开心的),下个月去竞赛进决赛,下半年拿一等奖。。。
学奥数需要很长时间。开始时孩子听只是給个概念,做点简单的题。第二次学孩子才开始听懂了,但做题还会至少错一半。第三次听了,孩子在课堂上会回答,开始有自信和听的懂难的概念,但是做题还是只能对60%-70%。最后一次听才会把知识巩固,做题准确率上去了,也开始会思考难的题。
一次就学会和能启发孩子的兴趣;然后孩子自己主动会做题。。。”。这是奥数暴发户的心态。。当暴发户失败后,就投诉N个理由,然后就说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爱孩子,”等n个鸡口把鸡血放慢了。。其实就说家长傲,懒。
学习需要家长很有耐心和坚持。动力娃说的对:我努力了,那爸爸呢?”。 那些说学习是孩子的工作和责任”的家长暴发户,真的也别怪孩子学的不好,作为父母的责任都做不好,凭什么骂孩子呢?
我记得我们当年1,2年级是练速度,练题量计算卷堆积如山,尤其是乘除法出来后。
来源:微信公众号 鸡娃家长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