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前几天,几个同事在一起吃饭,无意间就说起了自己家的孩子。圆圆妈说:昨天,我抱着我家孩子在小区里散步,碰见了一个朋友,朋友想和孩子打招呼,结果圆圆一直躲着,钻到怀里不肯出来,弄得我有点尴尬。孩子已经八个月了,之前怎么没有发现她会这样。”

然后小刚妈也说起自己孩子:我家孩子已经九个多月了,弄得我更尴尬,本来他自己在那玩。我表姐第一次来家里玩,刚弯下身子给孩子打招呼,孩子就瞪起了眼,然后躲到我身后哭了起来。当时我也真想躲起来。”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很多父母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其实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都会经历认生期”,一般在孩子成长中会逐渐消失,但有一些孩子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三岁。在这个阶段,孩子有可能会一反常态,变得特别抗拒陌生人。

来自德国曼海姆大学的教育学专家 Christiane博士,通过观察发现:宝宝的认生期随着她的成长而自然产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认生期就到来了”。

大部分孩子的认生期都是从八月份开始的,因此人们把这个认生期称为八月恐惧期”。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宝宝进入八月恐惧期”,各阶段的表现

当宝宝进入八月恐惧期”后,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属于孩子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

1、0-8个月:在这个时期,对宝宝来说,并没有生人和熟人,还未进入八月恐惧期”。虽然可以通过声音和气味来辨别妈妈,但是只要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有人照顾就可以了,一般不会有特别大的反应。

2、8-12个月:这个时期宝宝进入了联系期”,孩子开始与人建立起联系,想要与经常照顾自己的人产生联系,这个人是当他害怕或者或者饿了的时候能一直照顾自己的人。八月恐惧期”也就从这时开始了。孩子与身边的人建立起信任,当有陌生人出现时,孩子可能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产生抵触心理,进而通过躲藏,哭闹来表达自己。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3、12个月以后:这一时期有些孩子可能会从认生这个阶段走出来,逐渐开始不再害怕陌生人。当孩子和身边的人建立起信任之后,开始相信妈妈会及时帮助自己。当有陌生人出现时,妈妈也会及时回到他的身边,这种认生的反应也就开始逐渐消失。

当然,孩子的认生反应都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孩子认生的时候会躲闪,有些孩子则会哭闹等等,这也是孩子的性格有关的,并且认生期也有一定的差异。

进入八月恐惧期”,产生陌生人焦虑”,并不是坏事

孩子进入八月恐惧期”,是因为产生了陌生人焦虑”。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陌生人焦虑就是儿童由于陌生人的突然出现而产生的某种程度上的恐惧、紧张或不安的情绪。其通常发生在儿童出生后6个月左右,8~12个月达到高峰,15个月后逐渐消失。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采用陌生情景技术发现,陌生人焦虑有不同表现形式:婴儿或者啼哭,或者紧紧抱住父母,拒绝陌生人的接触,或者只将目光从陌生人脸上移开。这些反应形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陌生人焦虑是儿童自我保护、辨别父母与陌生人的标志。一些认知发展相对落后的儿童,陌生人焦虑出现较晚,约在11~12个月。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陌生人焦虑”,因此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而且孩子产生陌生人焦虑”还有很多好处:

1、心理发展的里程碑,认知能力得到新发展

孩子对于陌生人已经能够进行区分,认知能力已经到了新的阶段,对于熟人和陌生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小敏妈妈带她去大姨家,小敏一路上活蹦乱跳的,一会儿问这,问那的。一会儿到了大姨家,小敏一直牵着妈妈的手。见到大姨之后,小敏妈妈便和大姨寒暄起来,大姨看小敏很可爱,说:敏敏,来让大姨抱一抱,大姨带你去吃好吃的。”小敏一直往后妈妈的身后躲,小敏妈说:敏敏,这是大姨呀,不怕不怕。”小敏就是不说话。当处于陌生的环境以及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孩子都会产生害怕的心理,就像是敏敏躲闪,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孩子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的表现,并且此时孩子开始拥有较为长时间的记忆。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2、生物性的自我保护

孩子产生陌生人焦虑”,也说明他和主要养育者建立起较为亲密的依恋关系,孩子更爱粘人,亲近主要养育的人。在日常生活的相处中,主要养育者能够一直陪伴自己,并且满足他的需求,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建立起了信任感,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孩子认为除了主要养育者外,其他人都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当见到陌生人时,如果觉得对方会对自己造成影响,便会以躲避或者哭闹的形式来进行自我保护,或者让自己信任的人能够保护自己。

3、焦虑成就社交达人

一项纵向追踪研究显示,儿时有持久陌生人焦虑体验的孩子成人以后更容易发展出高超的社交技巧,更健康的亲密关系。

因为有过陌生人焦虑”,孩子会对熟悉的人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安全感依恋,并且这种依恋能够让孩子更有自信,在人际交往中也会表现得更为有技巧,更容易建立起较为健康的亲密关系。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一阶段,孩子可能会难以对身边人产生信任,更别说与以后交往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因此此时的焦虑,能够让孩子以后更好地成长。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克服陌生人焦虑”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增加熟悉感

有心理学实验证明,如果把10个月龄的婴儿领进一间陌生的屋子后,只过一分钟,陌生人就和他们接触,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产生恐惧;但如果让他们花费十分钟的时间熟悉环境,就只有大约一半的孩子对陌生人做出消极反应。

因此要让孩子克服陌生人焦虑”,家长就是要增加孩子的熟悉感,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去逐渐减少陌生感。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1、家长引导孩子增加熟悉感

当家里要来陌生人的时候,或者去到陌生人的家里的时候,这里是对于孩子来说。首先家长可以提前让孩子了解陌生人的情况,和孩子说一说要见到的人是什么关系,长什么模样,会在什么地方见到等。

其次,家长要陪在孩子的身边。当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起来迎接客人。告诉孩子是谁之后,怎么称呼,然后牵起孩子的手,一起来迎接客人。比如当有人来做客时,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一会儿,姑姑要来,我们一起来迎接她吧。你可以说,姑姑好,欢迎来家里玩。”家长一定要表现出很欢迎客人的感觉,然后让孩子觉得这个人是爸妈熟悉的人,进而减少陌生感。

最后,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学会做好榜样,给孩子积极的示范。在客人进门之后,家长可以介绍孩子给客人认识,并且态度一定要友好。让孩子感觉到爸妈和客人很熟悉,并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爸爸妈妈喜欢这个人,不可怕,进而降低孩子的陌生焦虑。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2、对陌生人进行友好提醒

很多客人来访或者家长带孩子去做客的时候,亲戚朋友对孩子都没有任何抵抗力,忍不住去接近孩子,但是孩子没见过,可能会被吓到。因此家长需要对于陌生人进行友好的提醒。

首先提醒陌生人与孩子先保持安全距离。当朋友见到孩子说:来抱一抱,孩子怎么这么害羞!”此时家长可以说:孩子第一次见到你,还不是很熟悉,先熟悉一下。”距离产生美,这样说,相信朋友还是能理解的。

其次,家长可以告诉朋友笑容是不可或缺的,蹲下身子和孩子进行沟通,更容易与孩子缩短距离。可以先和孩子熟悉一下,让孩子觉得是友好的,慢慢地就会熟悉起来了。

然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玩具,并且让朋友一起加入,在玩的过程中,逐渐可以建立起熟悉感。之前到哥哥家去的时候,他家的孩子刚开始一句话也不和我说,就是看着我。然后哥哥之后拿出了孩子喜欢玩的玩具,让我也加入其中,最后就变成我和孩子玩了。后来,这孩子总是缠着我和他玩游戏。玩具或者游戏都会让人和孩子更加亲近,家长不妨一试。

孩子到八月恐惧期”,陌生人焦虑”咋克服?增加熟悉感是关键

3、让孩子提前知晓陌生的环境

当带孩子出门到一个较为陌生的地方时,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交代一下即将要去的地方的情况。比如当孩子要去打针的时候,可以提前到医院,让孩子对这个环境提前适应一下,然后让孩子了解整个流程是怎样进行的,告诉孩子虽然打针会疼,但是会有爸爸妈妈陪着,并且会一直在他身边的。让孩子提前有心理准备,在打针的时候不必受到过多的惊吓。

孩子的陌生人焦虑”是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不妨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能够慢慢进行了解,相信在家长耐心的引导下,孩子最后可以从陌生到熟悉,逐渐克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