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眼里,学生就应该学习,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尤其作为父母,更是将学习作为孩子的头等大事。然而,现实中厌学的孩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无非以下五点,看看你中招了吗?
一、认识不到位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为谁而学?搞清楚这些问题,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然而,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在孩子看来,答案却是模糊的,甚至认为是为父母学习,从而失去了原动力。
未成年人认知能力有限,人生经验不足,对这些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属于正常现象。作为父母,不可一味说教,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应通过多种生动实例逐渐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问题。三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应多点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二、学习环境恶劣
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包括硬件环境,更多的是指方法、感情、情绪等软环境。有些孩子在严厉的环境里状态很差,而有些孩子则需要严加约束。有些孩子容易分心,而家长却不能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甚至人为打扰。有些家长无休止的给孩子分配任务,不但不进行适当沟通,连孩子申辩的机会都不给。久而久之,这些恶劣的学习环境必然造成孩子厌学情绪。
作为父母,给孩子讲道理的同时也听听孩子的想法,从而找到平衡点。只要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即便是未成年人,很多心结都可以解开。

三、教学方法错误
以填鸭式传统教学和寓教于乐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为例。在我国前者是主流,而西方国家更多的是后者。曾亲眼所见外籍教师教学时语言幽默、表情活泼、肢体动作丰富,将知识放在游戏中,孩子们快乐不已。
其实两种方式并无优劣之分,前者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大,但吸收率低;后者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小,但吸收率高。每个孩子各有差异,关键是你的孩子是否能接受,是否需要调整。

四、畏难
孩子觉得学习难,会产生退缩进而厌学的情绪。之所以觉得难,有多种因素。有些家长目标设定过高,要求过多,已经超越了你的孩子的能力范围。有些孩子因为学习方法错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前期欠账太多,致使不能跟上教学要求,越学越觉得难。还有些孩子,意志力薄弱,怕吃苦,天生畏难。
面对不同情况,父母首先要找准原因,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五、叛逆
叛逆并非青春期所特有,孩子在意识形成过程中,叛逆心理也逐渐形成。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孩子故意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家长越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就越不愿意学习。
之所以叛逆,很大程度上与家长平日的做法有关。建议家长们好好反思一下,平时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如何沟通的?如何对待孩子的想法?处理问题的态度是什么?

万事皆有因果,家长们看看你中招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