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儿黄金计划(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眼看着到了晚上放学的时间了,妈妈正忙着给欣欣和丈夫做晚餐,望着这一桌子丰盛的佳肴,妈妈脸上不禁浮现出了满意的神情。
而当妈妈正沉浸于此的时候,客厅那边传来了开门的声音,同时还伴随着阵阵的哭声,妈妈一听这是欣欣的声音,就急忙赶去客厅。
妈妈……”欣欣一边喊着妈妈,一边伤心地流着眼泪,样子可怜极了。
怎么了,宝贝?”妈妈见欣欣这番模样,心疼得不行,急忙抱住了孩子。
妈妈,我,我……”欣欣的情绪特别激动,说话都一顿一顿的,妈妈安抚了好久,终于在妈妈的耐心安抚下,欣欣的情绪变得平静,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妈妈,今天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和我同桌昊昊开了个小玩笑,他就和我生气了,说‘再也不和我玩了,因为我就是个讨厌鬼’,气死我了……”
妈妈一听这话就立马火大了,对方竟然这样说自己的孩子,让欣欣这么难过。
于是立马和孩子说宝宝,妈妈知道你受了很大的委屈,都是昊昊的错,咱们现在就去找昊昊的家长理论去!”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珍宝,见不得孩子受一丝一毫的委屈。有很多家长一见到孩子受了委屈,也不问清楚原由,就立马去找别人家长或是学校理论,长此以往,会让孩子的心中建立起受害者”形象,认不出自己身上是否有错。
都是别人的错?别把孩子包装成一个受害者”很多家长紧张自己的孩子,每当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就感觉自己的孩子受了滔天的委屈,别人都是主导者,唯有自己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受害者。
然后在没弄清事情的基础上,把错误全都归结到别人的身上,把自己的孩子择得干干净净,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把孩子包装成受害者”的行为。
虽然这种行为看起来是父爱或者是母爱的表现,但是实际上,这种行为是一种逐渐毁掉孩子的行为。家长长时间的包庇和纵容,会给孩子赋予了一种受害者”心态。
那么,何为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即是指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并且同时认为自己在生活中一直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有这种受害者”心态的人,虽然时常感到命运不公,却不愿付出一点儿气力去改变,只是怨天尤人,独自慨叹。
就像刚才提到的欣欣和欣欣妈妈,其实孩子得到这种貌似不公”的待遇,不可能和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但是大多数家长直接忽略了自己孩子的问题,也不搞清楚原因,直接就去兴师问罪,让自己的孩子感觉到自己确实受了天大的委屈。
而孩子一旦接触到这种心理,并且持续不断地被家长置于此种处境的话,就会自然而然地习惯了这种状态,即永远把自己当成最无辜、最可怜的人,使孩子积极健康的心态备受腐蚀。
这个心态的形成是漫长的,家长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使孩子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会自然而然地扮演起受害者”的角色,无论责任是否在他。

娟娟晚上带孩子出去散步,当领着孩子上台阶时,孩子一不注意,绊倒在了坚硬的石阶上,不过好在只是稍微磕破皮了而已。但是娟娟太心疼孩子,看着孩子这样可怜的模样,竟忍不住啪嗒啪嗒”掉下了眼泪,还一直在询问孩子像宝贝,你是不是很疼啊?”这一类话。孩子看到妈妈这么凝重的表情,好像也觉得自己经历了什么人间至大的苦难一样,觉得自己特别委屈,特别可怜,于是就随着妈妈一起痛哭起来。哭了一会儿,妈妈就把怒气转移到了石阶上,好像要为孩子出口恶气一样,牵着孩子的手,指着脚底下这层石阶,满腔怒火地说就是你这破石阶,把我孩子绊倒了,他那么小看不清楚,你就不能长点眼睛吗?就怨你!”随后还带着孩子一起踩这层石阶……
不得不说,娟娟的所言所行确实太过于夸张了些。
娟娟的行为,把本来很小的事情不断扩大,使孩子在妈妈的成功熏陶”下,懂得了如何放大自己的痛苦,如何转移责任,如何抱怨等一系列的不好行为,而这些负面影响,会不断误导并吞噬孩子的健康心理,让孩子变得悲观,易迁怒他人,丧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把对孩子的爱演化成这样一种形式,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积极正向的行为帮助孩子真正、客观地面对与他人之间的问题。

01.教会孩子以正面的心态应对
当孩子经历到一些不愉快、不顺利的事情时,心中一定会有所失落,而这个时候我们要杜绝孩子这种受害人”的心理的发作,因为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孩子就会自此陷入无穷无尽的幽怨和责怪。
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孩子没有一个阳光、正面的心态,因此我们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以正面的心态应对事情,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例如:
家长可以通过以身作则来让孩子学会积极应对,遇到问题不要被轻易击垮,不要动不动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情绪是会传染的。
在以身作则的同时,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去帮助建立一个积极的心态,并多去鼓励孩子,赞扬孩子。
02.教会孩子如何正面的处理问题
受害人”的心态就是埋怨他人,挖苦自己,逃避责任。
因此我们第二步要教会孩子的就是学会正面地处理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他人,自己就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开启自哀自叹的模式。
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保持淡然处之的心态,然后帮助他们回顾事件的经过,反思一下自己身上的问题,家长再做侧面烘托,适时地进行提醒和建议,让孩子内心有一个基本的衡量之后,再给予孩子勇气,让孩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就像是和同学闹别扭了,先别急着埋怨人家,而要让孩子想想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有欠妥当的地方。
而后如果感觉到自己确实是有地方做的不好时,果断的把问题拎出来进行反思,然后和对方去交流探讨,那么事情的走向也会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同时孩子还可以形成一套自己待人接物的体系。

因此,家长一定要从自己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即正确地面对悲观情绪,通过具体行动将孩子的的负面心理逐渐缩小,而不是无限的放大,这才是我们身为家长真正应该做到的事情,尽到的责任。
今日互动:你有什么帮助孩子树立正面心态的好方法?欢迎留言讨论。
————————
新手爸妈们,看我的文章,分享点赞,和我一起制定育儿黄金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