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妈加油站小编原创

北京几家草根幼儿园在探索,在尊重幼儿天性和个性的基础上让教育回归教育目的本身,教化育人”,探索而不是产业化地制造”流水线儿童。
妈妈,看!火车头!”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小沙河村的日日新学堂(以下简称日日新)童萌班,三岁半男孩添添从教室搬出一个玩具,兴奋地对妈妈说。
半小时前,刚踏入日日新的添添还怯生生地缩在父母双腿边,一步也不愿意挪开。看到孩子在很短时间内露出了笑脸,爸爸妈妈当场就决定给添添转学,告别之前那所体罚过孩子的幼儿园。
和日日新学堂一样,位于城北的芭学园、四海孔子书院、春之谷幼儿园同样在这个春季学期迎来不少转学者。
他们有的来自公立幼儿园,有的来自其他私立幼儿园。”日日新学堂负责人大车说,大多数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有所反思,想为孩子找条新的路。”
0~6岁是幼儿成长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的教育得当,将为之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心智体能基础。用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的说法,这一时期要注意养性”,尽量不要破坏孩子的天性。但反观现实,众多学前教育乃至早期教育机构充斥着制造小机器人”的规范场景。
幼教创新路在何方?
十多年来,上述三个或更多的全国各地幼儿园都在积极探索。他们的目的是,在尊重幼儿天性和个性的基础上让教育回归教育目的本身,教化育人”,而不是产业化地制造”流水线儿童。
《说文解字》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到,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可见幼教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找回孩子的灵气
忆及十年甚至更早前创办幼儿园的初衷,几位园长都印象深刻。
银川画家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1995年,37岁的李跃儿开始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她很认真地教孩子们画鸡蛋,画素描,从基本功开始一点点练习。然而当她 把孩子们从6岁教到16岁准备考中央美院时,却郁闷地发现,正是她孜孜不倦教给孩子们的画画技术,把孩子们天赐的灵气赶得踪影全无。
有一天,李跃儿发现每个学生进出画室都两臂紧夹,胳膊死沉。她不解:为什么老师兢兢业业去教,学生反而成这样?为什么孩子们尿裤子了还能继续画画?为什么画不出有灵气的作品?孩子们的心怎么了?教育怎么了?什么样的教育能够帮到孩子?
李跃儿反复琢磨这些问题,并疯狂阅读中外教育名著。她开始明白,孩子成长是有规律的,比如0~3岁是大脑成长的黄金期,孩子需要通过嘴巴来感受和学习, 要手抓到,嘴啃到,刺激大脑相应凹槽发生反应,人才能学到。不给他用嘴去探索各种东西,他就只好吃手,这好比干咽唾沫,没有营养进去。”
那时候,李跃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要给孩子提供工作环境和场所,通过工作体验来学习和发展创造力;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生命,这一点与考试成绩无关;如果在大脑还没发展出工作能力时就强行塞知识,孩子只会消化不良。
我亲自到澳洲和加拿大去考察国外的学前教育,发现他们更多是带领孩子进行生活探索和体验。我们中国家长和老师,反而硬要往黑窟窿里钻,生怕孩子少学什么。”李跃儿说。
2003年,李跃儿到了北京,原本想到北京学教育,谁知道全国都这样。”眼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李跃儿只有自己办理想中的幼儿园。
日日新学堂是2006年媒体工作者大车和作大学老师的夫人张冬青邀请其他三个家长一起操办起来的。大车回忆,小女儿在普通幼儿园并不快乐,老是莫名其妙害怕,不自信,对幼儿园有所恐惧,他们就决定找几个家长一起办学校,让孩子在家上学。
最开始我们有四个孩子,从学前班开始做,让大家有一年的缓冲期,觉得好就接着做。”
大车说,四个发起人的教育理念很简单,让孩子身心健康,充分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至于未来干什么倒是其次。”
春之谷幼儿园在北京开园是2011年。这所幼儿园由华德福学校的郁宁远等人发起。他们说: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华德福教育认为,我们当下的教育实践距离真正的教育不是更近而是更遥远”。
在游戏中工作成长
受上述理念指导,四个幼儿园有着迥异于一般幼儿园的园区环境和课程设计。
大车在昌平区小沙河村租了几亩地,方便孩子们疯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这里游戏学习都是完全放松自然的状态。”
春之谷幼儿园建在凤凰岭山脚下的凤凰公社农园,可供孩子们进行农耕等户外学习。
芭学园的内墙是粉嫩的鹅黄色或浅粉色,有助于幼儿视力的保护。每个教室有专门的手工台供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主题装饰,布偶、木玩、手工,各式编织工艺具足。
春之谷强调玩具取材于大自然,如木头、石头、丝绸、羊毛和棉布等,大部分玩具由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
无一例外,几个幼儿园课程设计都摒弃了单纯的知识性学习。日日新不开设拼音课,四海孔子书院即便有拼音、数学等课程,但讲解过程中亦要求老师将分享、孝道、师道等精神穿插其中。
四个幼儿园比起普通幼儿园更注重主题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调动身体器官来感受和学习。我们的主题课有春天、诗歌、阳光等场景模式;也有家庭、医院等情景剧学习。”大车介绍,孩子们在5岁以后会有武术、二胡等课程学习。
在芭学园,李跃儿和老师们设计了春夏秋冬四季主题课,将人类生活的场景缩微打包到各个功能区供孩子们模拟学习。在春季,他们会带领孩子春耕,体会水利、木 工、建筑、养殖等活动;在夏天,利用春季课程中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系统课程学习;秋天是大型建造,将学到的知识变成生活中有用的物品或场景,如搭桥、建 房子等;冬季则是提供环境让孩子们自由整理之前学到的知识。孩子不是等待大人来填满的容器,而是天生具有学习能力的学习者,父母应该做一个冷静的旁观 者,使孩子通过玩耍、工作来获取经验,使精神内核得到成长。”李跃儿说。

在四海孔子书院,孩子们通过传统文化使心灵得到滋养,心智得以开启。从3~13岁诵读弟子规、四书、道德经等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经典,是书院教育的主线。
将人文艺术类教育内容引入课程,为这些幼儿园所共同看重。日日新学堂和四海孔子书院则引入了《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朗读,培养孩子们对文字的美感和感受力。
不过,几位园长并不同意幼儿园的主题就是玩”。是有建构的‘工作’,把知识建构在点点滴滴中变成幼儿园的空气,孩子在忘我的‘工作’中得到成长。这区别于过于严厉的传统教育,也区别于一些过于宽松的现代教育放养。”李跃儿说。
学生成长的欣慰
四个幼儿园无一例外都不喜欢体罚,两三岁就关小黑屋,罚站,恐吓别人不理他,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他们面对孩子的错误表现得很坦然。孩子就是要犯错误的阿,没有错误,他能够成长么?”李跃儿问。
在日日新,越是调皮的孩子越对他没有要求。他不喜欢听课,那就自己出去玩吧。让他把积怨统统释放了,回头再说。”大车认为,特别调皮的孩子一定是有问题 的,但不能仅仅从孩子身上找问题,而是要回归到孩子的家庭,通过家长老师的深聊和细致观察,找到孩子犯错的原因,让孩子恢复到正常。
在四海孔子书院,冯哲同样不主张老师对孩子过份严厉。他直言,声色俱厉的老师往往疏忽孩子的情感和感觉体验。只有让孩子感觉到温暖,教育才有前提。
每次到班级检查,冯哲不关心孩子背书是否达标,更关心老师在你身边你开心么,快乐么”。冯哲说,好的班级闻闻味道就知道,氛围一定是祥和和安稳的。
不体罚并不代表无节制。几位园长无一例外地提到,不体罚的前提是老师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并且在孩子犯错时控制情绪,理性引导。
李跃儿曾提到一个细节。一个孩子将瓶子中的豆子倒出来,洒得满地都是,见没人看到就越撒越多,越撒越广。她并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告诉孩子该把豆子收起来了。她重复了好几遍,直到最后孩子终于收起来,她抱起了孩子。
这些处理方式,不是真爱孩子的老师显然做不来。
很相似的是,几个幼儿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都是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孩子可爱,你爱他,这不难;孩子不断挑战你的底限,你仍然爱他,不伤害他,这确实不容易。”大车说。
目前,四个幼儿园都有了不错的口碑,有的家长从外地甚至海外送孩子来上学。
李跃儿很欣慰地看到孩子们从芭学园学到的问题解决方式。她提到,有一个芭学园的毕业生到了公立学校上小学,第一天迟到了,老师当众批评了她,她说,老 师,你不要说我,我明天可以不迟到。”第二天该学生又迟到了,老师继续说她,她很镇定地说,老师不要说我,我下课后可以跟你去办公室解决问题。”
在四海孔子书院,一个孩子的家长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暑假和孩子一起出门,坐大巴车的时候,先上车的他们本打算坐到前面,但孩子说,我们坐到后面去吧,把方便留给别人。”大人很受感动。
在日日新,大车很欣慰地看到幼时受到普通幼儿园体罚毒害”的小女儿已渐渐恢复正常,现在已进入日日新的初中班就读。

(李跃儿和孩子们)
儿时的阴影对一个人影响太大,想起来很可怕,你看多少年才慢慢缓过来。”大车说。
到目前四个幼儿园都推出了小学部,有的还推出了初中部,一切看起来按部就班。几位园长并不焦虑孩子们未来与传统教育的对接。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养成了学习能力,学什么都会很快。
我们不提倡考试,但我们的孩子去考试肯定都没有问题。”大车说。
文/正希 辑/田甜 《社会创业家》本文系宝妈加油站小编 2014-07-02 给《社会创业家》的投稿